每個人身上也都有幾片“逆鱗”存在,唯有小心觀察,不觸及對方的“逆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痛處”,才能保持圓融的人際關係。
英國作家托馬斯·富勒曾經寫道:“失足引起的傷痛很快就可以恢複,然而,失言所導致的嚴重後果,卻可能使你終身遺憾。”
一個人若想和上司、同事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一定要記住:保持適當距離,做事公私分明,尤其要注意,言談之間不要說到別人的痛處。
被擊中痛處,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件不愉快的事。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不去碰觸別人的痛處,不但是待人處事應有的禮儀,更是在都市叢林中左右逢源的關鍵。
有修養的人即使在盛怒之下,也不會擴散憤怒的波紋,但是涵養不夠的人,被激怒了,往往就會麵露凶貌、口出惡言,甚至隨手拿起手邊的東西往地上摔。
某些人暴跳如雷的時候,還會口不擇言,用侮辱性的語言攻擊別人最敏感的隱私,這是相當不智的行為。
一旦你攻擊他人的痛處,修養好的人雖不至於當場發作,與你破口對罵,但心中的疙瘩和怨恨往往難以抹平,如果不幸他是你的上司或客戶的話,你就會變成被“封殺”的對象。
在公司裏,“封殺”意味著調職、冷凍、開除。
如果你是公司負責人,“封殺”就代表著對方拒絕繼續與你往來,或是“凍結彼此的關係”。
中國古代有所謂“逆鱗”的說法,強調即使麵對富有智慧的氣度的蛟龍,也不可掉以輕心。
傳說中,龍的咽喉下方約一尺的部位,長著幾片“逆鱗”,全身隻有這個部位是逆向生長的,萬一不小心觸摸到這些逆鱗,必定會被暴怒的龍吞噬。
至於其他部位,不論你如何撫摸或敲打都沒太大關係,隻有這幾片逆鱗,無論如何也觸摸不得,即使輕輕摸一下也犯了大忌。
其實,每個人身上也都有幾片“逆鱗”存在,即使是人格高尚偉大的人也不例外。唯有小心觀察,不觸及對方的“逆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痛處”,才能保持圓融的人際關係。
誰都希望自己比別人聰明,誰都不願意別人發現自己的失誤。很多人最大的本事就是通過宣揚別人的錯誤來顯示自己的聰明,而這恰恰觸到了別人的心病。所以有意無意地張揚別人的錯誤,是一種損人利己的行為。
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或隱私,在他過去的工作或生活曆程中,他也許曾犯下錯誤,甚至做過不光彩的事情。如果你知道內情,在你的下屬、同事或朋友犯錯誤或和你有不同意見而出言頂撞的時候,你將會怎麼辦呢?是揭人隱私,還隻是就事論事?
一位善於溝通的人,是不會把別人過去的不堪回首之往事一股腦地抖出來的,如果你這樣做,那你就太沒水準、太沒涵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