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客觀而含蓄的推薦,對方一定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且也有助於建立彼此更深厚的友誼,以後你再打高夫爾球,心情一定是格外愉快,說不定由於你的“不否定”對方看法,而能夠進而讓對方“肯定”你的主張;這是因為你替對方預留了一個退路,而對方也能欣然地利用了它。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場麵:一個品行不端的熟人向你借錢,但你心裏明白,把錢借給他後便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一個熟悉的推銷商向你推銷一種你並不太需要的商品,或者照他的價格買下來還會吃虧。諸如此類的事你必定會加以拒絕,可是拒絕之後就會斷了交情,被人誤會,甚至種下仇恨的因素。
要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就需要運用理智,巧妙地加以回絕。
有這樣一個例子:在某大型跨國公司的一次會議上,公司董事長拿出一個為該公司的一個新產品而設計的形象標誌征求大家意見。該標誌的主題是旭日。董事長說:“這個旭日很像日本的國旗。日本人見了一定會樂於購買我們的產品。”營業部主任和廣告部主任都極力恭維這個設想,但年輕的銷售部主任說:“我不同意這個設想。這個設計與日本國旗很相似,日本人喜歡,然而,我們另一個重要市場是中國廣大的消費者,他們也會聯想到日本的國旗,就不會產生好感,就會不買我們的產品。這不是與本公司要擴展對華貿易營業計劃相抵觸嗎?這顯然是顧此失彼了。”
“天啊!你的話高明極了!”董事長叫了起來。
向有權威的人士表示反對或拒絕,你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還要注意技巧。
以下幾點建議,或許會使你受益於尷尬之時,恰到好處地拒絕別人。
盡可能以最為友好、最熱情的方式加以拒絕。比如別人邀請你參加一項活動,而你實在沒空,抽不開身去,就可以先恭維一番,如“對你的邀請我感到萬分榮幸”,然後講出不能趨身前往的理由,別人就不會有太多的不快了。而你若不加解釋就回絕,別人會對你產生“架子大”的印象,對今後的往來不利。
不要隻針對對方一個人。假設你是供銷科長,麵對其他廠的推銷員上門推銷原料,而你廠已不需要,你若直接回絕就會對今後往來帶來不利。你可以這樣對別人說:“我們廠已與××廠簽訂了長期供應合同,廠裏規定暫不用其他廠的原料。我也應按照規定辦。”因為你講的是任何單位,就不僅僅針對對方一個人了,他也不會埋怨你的。
讓對方明白你是讚同的。某民航售票員麵對大批的定票常常要回絕不少人的請求。她總是帶著非常同情的心情對旅客說:“我知道你們非常需要乘坐飛機,從感情上說我也十分願意為你們效勞,使你們如願以償,但票已訂完了,實在無能為力。歡迎你們下次能乘坐我們的飛機。”這一番話說完,叫旅客們再也提不出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