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打造平和的心態,告別煩惱與憂慮(4)(1 / 3)

4.對自己諸多苛求,毫無生活樂趣;

5.總是發現有些事未臻完美,於是精神總是得不到放鬆,無法休息;

6.對別人也吹毛求疵,人際關係無法協調,得不到別人的合作與幫助。

隻求完美、害怕失敗,長此以往會使人的精神處於癱瘓的境地。如何從追求盡善盡美的誘惑中擺脫出來?這裏給讀者朋友們提供幾點建議:

1.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

既不要估得太高,更不必過於自卑,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你如果事事要求完美,這種心理本身就會成為自己做事的障礙。不要在自己的短處上去與人競爭,而是要在自己長處上培養起自尊、自豪和對工作的興趣。

2.重新認識“失敗”和“瑕疵”

一次乃至多次的失敗並不能說明一個人價值的大小。仔細想一下,如果從不經曆失敗,我們能真正認識生活的真麵目嗎?我們也許一無所知,沾沾自喜於愚蠢的無知中。因為成功僅僅隻能堅定期望的信念,而失敗則給了我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寶貴經驗。人隻有經受住挫折的失意才能達到成功的巔峰,亡羊補牢,尤為未晚。更不必為了一件事沒做到盡善盡美的程度而自怨自艾。

3.為自己確定一個可行的目標

尋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後去把它做好。這樣你自然會輕鬆起來,辦事也會更有信心,同時你的創造力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隨之而來工作成效不就會慢慢浮現出來了嗎?人生有時真的好像一個萬花筒,在你不追求出類拔萃,而隻是希望表現良好時,反而會取得出乎意料的佳績。

正視缺陷,避免自卑自憐

很多人都看過謝爾·希爾弗斯坦畫的一幅名為《缺失的一角》的寓言:

由於缺了一角,它總是不快樂,於是動身去尋找那失落的一角。它唱著歌向前滾動,其間有苦有樂。它因為缺了一角,不能滾得太快,它和小蟲說話,聞花香,蝴蝶還站在它頭上跳舞。它經曆了很多,也碰到很多失落的一角,可是有的太小,有的太大,有的太尖,有的太鈍……終於它找到了恰到好處的一角,太合適了!它高興極了,因為它再也不缺一角了,它滾得很快,快得都不能停下來了,它不能和小蟲說話,也不能聞花香,蝴蝶也站不到它頭上了……它累了,於是把那一角輕輕放下了,從容地向前滾動著……

我們每個人都是缺少了一角的,那缺失的一角,也許不夠可愛,但那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們要正視它的存在。正因為我們缺失了那一角,我們必須去認識、去找尋、去完善,那樣才會豐富多彩。如果我們生下來就很完美,沒有缺失一角,那我們還真的不知道自己怎麼發展,怎麼完善,那一生都不會有什麼太大改變,也就沒有多彩的人生了。

人的缺陷是先天形成的,遺憾則是自我的感受。缺陷是無法改變的,而遺憾卻能更改。所以,我們千萬不能把缺陷當遺憾。因為,一個人如果覺得自己的缺陷是一種遺憾,便會覺得生活沒有希望,導致意誌消沉,沒有鬥誌,於是煩惱也就應運而生了。

人的許多缺陷有的是與生俱來的,譬如相貌、身材、脾氣、秉性、智商、能力等方麵的缺陷;有的是後天改變的,比如車禍、疾病、自然災害等造成的缺陷,一經形成後,就很難改變,甚至根本無法改變。但是,隻要我們以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勇敢地改變它,缺陷也就不成缺陷了。

一個名叫阿雄的男孩出生時兩眼全盲,醫生判斷是先天性白內障。阿雄的父親帶著他四處去求醫,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用哀求的口吻問醫生,能不能治好這種白內障?可是每個醫生都會抱歉地給他同一個答案:“對不起,我們目前還找不到治療的辦法。”

阿雄的父親為此感到特別的沮喪。但是,父母的愛和信心卻使阿雄的童年生活依然過得多彩多姿,完全不覺得自己的殘障。

然而,在阿雄六歲的時候卻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下午,他的小夥伴們約他一起去玩球,正玩得非常高興的時候,一個名叫阿牛的夥伴忘記了阿雄看不見,向他丟過去一個球,並且說:“阿雄,球要打到你了!”

果然,雙目失明的阿雄被球擊中了,雖然他沒有受傷,卻十分不解。他問母親:“為什麼阿牛知道球會打到我,我自己卻不知道?”

母親歎了口氣,知道她擔憂的時刻終於到來了,她默默地握著兒子的小手,數著他的手指頭說道:“一、二、三、四、五。這五根手指就像人的五種感官:聽覺、觸覺、嗅覺、味覺、視覺。這五種感官,會將信息傳達到你的大腦。”

說罷,她把代表“視覺”的手指彎下來對阿雄說道:“你和別人不同。你隻有四種感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但是沒有視覺。”她輕聲說。

忽然,母親嚴厲地對阿雄說道:“阿雄,你站起來!”母親見他站起來後,便把球撿起來,向他輕輕拋去:“準備接球!”阿雄感覺球已碰到手指,便合攏雙手,把球接住了。

“太好了,阿雄!”母親說,“你永遠都不要忘了剛才做的事情。你雖然隻有‘四根’手指,但也一樣能接到球。”

從此以後,阿雄永遠都沒有忘記隻用“四根”手指也一樣能接到球的事實,並且當他因為視覺的殘障受到挫折時,他從來都沒把自己的缺陷當做是一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