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餐時應注意吃相。當同桌的幾個人圍坐在餐桌旁準備就餐時,你自己一個人手拿筷子敲打碗盞或者茶杯;主人尚未示意開始,自己一個人就已經狼吞虎咽;不等喜歡的菜肴轉到自己跟前,就伸長胳膊跨過很遠的距離甚至屁股離座挑食菜肴;喝湯時“咕嚕咕嚕”、吃菜時“叭嘰叭嘰”作響;用餐尚未結束,自己的飽嗝已經連連打出等等,這些現象都可看出一個人不拘小節和缺乏修養。當然,在使用筷子上也要有雅致的行為。在長期生活實踐中使用筷子形成了一些禮儀上的忌諱:一忌敲筷子,即在等待就餐時,不能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二忌擲筷子,即在發放筷子時要輕,相距較遠時可以請人遞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上;三忌叉筷,也就是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或一根是大頭,一根是小頭;四忌插筷,即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能把筷子插在菜上或飯碗裏;五忌揮筷,在夾菜時不能把筷子在盤裏翻來攪去,也不能讓兩個人的筷子在空中亂舞或者用筷子指點別人,也就是在說話時不能把筷子作道具,在空中亂舞或者用筷子指點別人。
同時,還有一些其他習慣和細節也是要特別注意的。比如:不要當眾搔癢,要防止發自體內的各種聲響,不要將煙蒂到處亂丟,吐痰務必入盂等等。
一個人如果通曉了這些最基本的禮儀,那麼在生活中就會成為一個儀表堂堂、風度翩翩、舉止嫻雅的受歡迎的人。
(第二節)妙言巧語,培養良好的說話習慣
交談是社交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更是一門藝術。我們平時說話,既要注意談話時的態度、措辭,顧及周圍的環境、場合,更要講究所談的內容。培養良好的說話習慣,能為你贏得好人緣。
言談舉止,交際中談話要注意禮貌
人與人相處,說話實在是一門藝術。當你要向人表達意思時,除了文字、肢體動作外,說話也是一種重要的傳達工具。但是說話不當、不得體,容易在語言上傷害別人,造成人與人相處的不和諧。在交際場合中說起話來彬彬有禮、溫文爾雅,是講文明、懂禮貌的表現,也是一個人有良好品德修養、有較高文化素質的體現。因此,要注重說話的禮儀。
1.初次見麵的問候
人與人的談話一般是由禮貌性的問候開始的。如果認為打招呼隻是一種形式,進而忽略了它,我們就無法進入主題。因此我們和別人初次見麵時,還是應當禮貌地與對方交談,再逐步深入主題,以便讓溝通過程更順暢。
此外,有些人因為天性害羞內向,在聚會或公開場合中不大與他人交談,這時候你應主動和他們說話。也許你認為和他們說話是件很累人的事,往往你說一句,他們才會答一句,所以建議你不妨以對方為談話中心。比如:“聽說你從小就學鋼琴,相信你一定彈得很棒。”或者是“你在學琴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趣事”等等類似的話題。這樣做,能使對方覺得親切,比較容易響應,然後等對方完全放鬆了,自然就能愉快地談論其他話題了。
2.與人交談時的姿勢
在一些高雅的社交場合,你的舉手投足都是你自身修養的體現。手不要弄出聲響,手上不要玩紙筆,也不要擺弄任何東西,因為這樣會顯得很不嚴肅。雖然在場的不同人麵談時采取的禮儀不同,但一個有良好修養的人無論在和什麼身份、什麼地位的人談話時,都會表現出一種讓人賞心悅目的氣質和風度來。
在與人交談的時候盡量不要背對他人。別人在桌上讀書寫字的時候,不要晃動人家的桌子,也不要靠在別人身上。
除非是和自己最親密且對方也不拘小節的人談話,否則一般情況下,都應該正麵對著你的談話人說話。背對他人說話會給不熟悉的人不被尊重的感覺。就其談論的話題來說,背對他人說話往往會導致心不在焉,如果再加上心緒不佳,對於對方提出的問題牛頭不對馬嘴地回答,那就不好了。
有些人和人說話時不是把手搭在別人肩膀上,就是靠在別人身上。這樣的儀態確實很糟糕,即使是穿上再高貴華麗的衣服,也會因為歪歪扭扭的姿態而讓服飾變了形。而且這樣做也很讓別人難為情,不僅覺得身上像多了個累贅似的難受,而且在心理上也會覺得別扭。
所以,如果能做到在和幾乎所有人談話時,都能保持優美的站姿或端莊的坐姿,不僅會贏得別人的尊敬,而且也有利於談話氛圍的適宜愉快。當然,在別人侃侃而談時,要做一個積極的聆聽者是最重要的。聽對方說話時,要時不時點頭,表示自己聽明白了,或正在注意聽。同時也要不時麵帶微笑,當然也不宜笑得過度而導致麵部肌肉僵死,一切順其自然是最好的了。
盡量不要躺在床上,甚至用被子蒙著臉與重要的客人談話,這樣做是極不禮貌的,即使與身份卑微的人講話也不能這樣。
在社交場合與人交談時,請不要將手背在身後,那樣會使你的身體向前弓,看起來毫無英姿。也不要把雙臂緊緊交叉於胸前,身體向前傾,除非你這麼做是要對某人表示防備、疑竇和敵意。你會發現有的人喜歡把兩手置於腦後,十指交叉,摟住後腦,身體稍後仰,但你將發現這種人往往都有著崇高的地位,要麼就是受人尊敬的長者。除非在認真地思考某個問題,否則不要把十指交叉放在眼前,因為這樣別人會以為你很緊張或很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