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性格適合不同的職業
性格影響著一個人對職業的選擇和適應,即一定的性格適應於一定的職業,同時不同的職業對人有著不同的性格要求。
人們常常在與別人交談幾分鍾就可以猜測出對方的職業。類似:“您看起來像位教師”,“您是位工程師吧”這種話在交談中常可以聽到。這通常是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特點來作出判斷的。盡管從事教育、管理、商業、技術工作的人,可能他們的學曆相當,經濟能力相當,但由於所從事的職業不同,可以看出他們具有很不相同的性格特點來。
究竟是人們選擇適合自己性格的職業,還是根據所選擇的職業而養成某種性格,目前對此還很難說清楚。但恐怕兩個方麵的原因都有。具有某種性格特點的人,適合於某種工作,幹這類工作取得的成功幾率大,在從事這類工作中也較容易培養出興趣,於是促使他選擇這類職業。另一方麵,也可能是在長期從事某種工作過程中,這項工作對人的性格特點有一定特殊的要求,便養成了某種性格。無論怎樣,性格與職業是實實在在存在著某種聯係的。而且有專家認為:事業的成功與失敗,性格占有很大一部分因素。還有不少學者認為:甚至性格上的因素比能力更主要些。人的性格特征,確實與職業的成功和失敗有著密切的關係。
當然,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麵的,除性格以外,還有一個人的智力、職業、興趣、機遇等等。在此隻對性格與職業的關係加以詳述。
人們通常把性格分成內向性和外向性,內向性格的典型特征是:安靜穩重,不善交往,善於自我省察,對書的興趣更甚於對人的興趣。除親密的朋友之外,他往往對人有所保留或保持距離。做事之前先訂計劃,瞻前顧後,不經常妄動。待人接物嚴肅,生活有規律,善於控製感情。辦事可靠,偏於保守,非常注重道德價值。
外向性格的典型特征是:愛交際,喜歡參加各種活動,朋友多,需要有人同他談話,不愛一人閱讀或研究,渴望興奮的事,喜歡冒險,尋求刺激,善於捕捉機會,好出風頭,做事總急於求成,好衝動,自我控製性差。
性格的內向與外向各有所長,又各有所短。單就性格來說,是無好壞之分的。但是,由於職業的要求,對於某些職業,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對於另一些職業,性格內向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就。比如,當公關小姐、記者就不能是內向型性格的人。而作為一名考古學家,太偏外向就不容易取得成功。所以,針對具體的職業而言,性格的內外向就有了相對的優劣之分。
1.不同職業對性格的要求
下麵,讓我們看看不同職業對人的性格的不同要求:
(1)行政、法律方麵工作
此類工作要求具有中等以上的語言能力,也要有一定的數理能力。在性格上要內、外向特征都有,偏向哪一邊都不好,要有責任感、誠實。
(2)企業家、商人及實際業務工作
做此類工作,在語言方麵要具有中等水平以上的能力,性格要外向性,爽快、果斷、敏銳,對工作細心、情緒穩定。
(3)旅遊、服務工作
此類工作為涉外性工作,必須有中等偏上的語言能力。要善於交際、富有工作的積極性、精力旺盛、情緒穩定。
(4)新聞界工作
語言能力特別重要,性格稍外向,思維敏捷,反應速度快,感受能力要強,情緒較為穩定。
(5)工業、技術工作
必須有較高的數學方麵的能力和空間能力,語言能力一般即可,要善於深思熟慮,情緒穩定,偏向內向型的較好。
(6)自然、動植物研究工作
必須有較高的數學方麵的能力和空間能力,語言能力一般即可。要善於深思熟慮,情緒穩定,偏向內向型的較好。
(7)醫療、保健衛生工作
稍內向的好,細心、專注、穩重、判斷力較強。
(8)教育、社會福利方麵工作。
要具有中等以上的語言能力,內外向性特征兼具,偏向任何一方都不太好。
(9)服裝設計工作
內向、外向性兼具最好,感受力強、空間能力強。
(10)藝術、藝技方麵工作
當然性格的內向、外向性都需要,稍稍內向的孤獨型更好。要具有中等以上的空間能力、敏感。
(11)金融工作
內、外向兼具最好,要具有較好的數理能力。
不同的職業與性格特點的關係,主要在於職業特點形成的一種工作環境。比如,一個性格較內向,不善言談的人,如果他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那麼,處於教師這個工作環境中,就要求他能夠善於運用語言把頭腦中的知識經驗傳達給別人,即善於表達自己。而且作為教師,要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情況,就得經常與學生交談、交往。那麼,受到教師工作這一特定環境的影響,性格就可能逐漸變得健談、喜歡與人打交道,思考有深度等等。
2.與不同性格相適應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