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 2)

人的愚昧更甚於邪惡。〔蘇〕高爾基:《傳記》笨蛋雖笨,但還有比他更笨的笨蛋為他喝彩。英國格言與其做愚蠢的智人,不如做聰明的愚人。〔英〕莎士比亞:《第十二夜》不要同愚人去商量,他隻知道根據他自己的好惡發表意見。〔英〕喬叟:《喬叟文集》

聖人畏微,而愚人畏明。〔中〕《管子·霸言》喝醉了還能醒過來,而傻瓜卻永遠也不能清醒。〔俄〕車爾尼雪夫斯基:《序幕的序幕》傻瓜說出了許多聰明話,盡管還不及聰明人說的傻話那麼多。〔英〕托馬斯·富勒:《聖地與世俗地》貪婪

貪財是萬惡的根源。《新約全書·提摩大前書》貪婪會吞食掉人的靈魂。《逸經·便西拉智訓》隻要錢到手,管它臭不臭。〔英〕約·哈林頓:《埃傑克斯的變質》每個人對食物的欲望由於人類狹小的胃容量而受到了限製,但是對建築物的設施、裝潢,以及對服飾、化妝品和室內家具的追求卻似乎沒有限度,也沒有界線。〔英〕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研究》自然界的寶藏有其邊緣,易於獲得而幻想的財富卻遠在無垠的天際。〔古希臘〕伊壁鳩魯:《格言集》隻看一個人所獲得的財富的多少,而不看其所希望獲得的財富的數量,要衡量他的幸福就像要表達一個隻有分子而沒有分母的分數一樣,是徒勞無益的。〔德〕叔本華:《論財產》一切財富都是權力,因此權力必定會用種種手段將財富確定無疑地據為己有。〔英〕埃·伯克:《演說集》美德與財富很難集於一人之身。〔意〕馬基雅弗利:《憂鬱症剖析》我從來沒有看到人們的誠實會隨著他們的財富增長。〔美〕傑弗遜:《傑弗遜文選》誠實與聚積大量財富是不可調和的。〔印〕甘地隨著財產的增加,對金錢的迷戀之心也在增強。〔拉丁〕諺語

隨著財富的增加,憂慮和擔心也接踵而來,對財富的渴求也越來越強烈。〔古羅馬〕賀拉斯:《頌歌》巨大的財富與知足的心理很難和睦相處。〔英〕托·富勤:《箴言錄》財富是美德的包袱,我覺得這個比喻再貼切不過了。〔英〕弗·培根:《隨筆·論財富》任何個人財富都不能成為個人最終的生命價值。〔英〕弗·培根:《學識的增長》作為人類最終目的的幸福不可能由財富構築。〔意〕阿奎那:《神學大全》根據已有的經驗來看,財產既不是決定權利的標準,也同樣不是衡量品格的尺度。〔美〕托·潘恩:《論政治的基本原則》隨著社會的前進,用以衡量貴族地位的封建憑證已經消失;然而,現在金錢卻自然地成為一個人地位的標誌……難道這種方法不是更卑下嗎?這是有史以來人們知道的最卑鄙的東西了。〔英〕托·卡萊爾:《法國大革命》出生於富裕家庭的人會把財富看成是這樣一種東西:沒有財富比沒有空氣更不能使他生活。他像保護他的生命一樣保護他的財富。〔德〕叔本華:《論財產》對不正當的獲利的希望,是失利的開始。〔古希臘〕德謨克利特:《古希臘羅馬哲學》強烈渴望金錢結果使人得不到金錢。〔法〕孟德斯鴻:《論法的精方中》正如一隻狗嘴裏銜著一塊骨頭,走過池邊,看見水裏也有一隻狗銜著一塊骨頭。大吼一聲去奪水裏的骨頭,想奪取的沒有奪到,反把嘴裏的骨頭落在水裏。〔阿拉伯〕巴海丹:《白爾才外傳》把自然界中的所有財富都加起來,也滿足不了人的貪欲。〔古羅馬〕塞內加:《奧塔山上的赫拉克勒斯》可詛咒的黃金欲,人心在你的驅使下什麼事幹不出來呢?〔古羅馬〕維吉爾:《埃涅阿斯記》對財富的欲望稱為貪婪。〔英〕托·霍布斯:《利維坦》卑劣的貪欲是文明時代從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動力財富、財富,第三還是財富,——不是社會的財富,而是這個微不足道的單個的個人的財富,這就是文明時代唯一的、具有決定意義的目的。〔德〕恩格斯:《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無論過分放縱哪種欲望,過分發展哪種興趣,都會打亂生活的和諧。〔奧〕阿·阿德勒:《生活的科學》來之不義的東西是不會有好下場的。〔英〕莎士比亞:《亨利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