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俗、魯莽和殘忍,有時也許是智者的惡習。〔法〕拉布呂耶爾:《品格論》
懶惰與勤勉兩種習性,都不能輕易地失掉。而到了年紀大時,想改變懶惰成為勤勉,就很困難了。〔日〕鬆下幸之助:《鬆下談人生》
舊習最害事,吾欲進,彼則止吾之進,吾欲新,彼則淚吾之新,甚可惡,當刮絕之。〔中〕薛瑄:《讀書錄》
習俗是一種神聖的,不可侵犯的,除環境和文化進步之外不屈服於任何權力的東西!一個最放蕩、痼疾最深、敢於嘲笑一切的人,在習俗麵前也得低下頭來,縱然在心裏還是鄙夷不屑。突然地摧毀它們,而不代之以新的,那就等於是摧毀一切支柱,破壞一切社會關係,總之,就是消滅民族。〔俄〕別林斯基:《文學的幻想》
壞的天性養不成好的習慣。〔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習慣是第二天性,並決不亞於第一天性。〔法〕蒙田:《隨筆集》
習慣,自由者的枷鎖。〔美〕比爾斯:《魔鬼詞典》
惡習變成笑柄,就是對惡習重大的致命打擊。〔法〕莫裏哀
小時候嬌生慣養的人們,一輩子都保留一種特殊的痕跡。〔俄〕屠格涅夫:《僻靜的角落》
多情是一種弱點,發展到後來就應該說是一種惡習。〔瑞典〕斯特林堡:《女仆的兒子》
習慣往往由習慣克服。〔德〕托馬斯:《效法基督》
從好習慣逃脫,易於從壞習慣逃脫,這真是人生的一大悲哀。〔英〕毛姆:《隨筆》
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後,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英〕洛克:《教育漫話》
一個人假如不從睡在搖籃裏的時候開始養成人生的清潔的習慣,那是最危險不過的。〔捷〕誇美紐斯:《大教學論》
我們有意識地、謹慎地培養新的好習慣時,自我意象就容易不適應舊的習慣,需要換上新的“款式”。〔美〕馬克斯威爾·馬爾茲:《你的潛能》
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中〕博雷:《傅雷家書》
個人的習慣,對民族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一旦形成千百萬人的共同習慣,那力量就是驚人的。〔中〕陳彪:《習慣可以主宰人生》
人們不應長久沉湎於惡習,因為盡管你不願意,也會養成習慣。〔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粗俗、魯莽和殘忍,有時也許是智者的惡習。〔法〕拉布呂耶爾:《品格論·論見解》
惡德始於習慣開始之時。習慣是鏽,它足以使靈魂的鋼鐵腐蝕殆盡。〔法〕羅曼·羅蘭:《回憶錄》
多情是一種弱點,發展到後來就應該說是一種惡習。〔瑞典〕斯特林堡:《女仆的兒子》
壞事情一學就會,早年沾染的惡習,從此以後就會在所有的行為和舉動中顯露出來,不論是說話或行動上的毛病,三歲至老,六十不改。〔俄〕克雷洛夫:《克雷洛夫寓言·一隻桶》
小時候嬌生慣養的人們,一輩子都保留一種特殊的痕跡。〔俄〕屠格涅夫:《僻靜的角落》
壞習慣生了根,純樸消失了。〔俄〕屠格涅夫:《阿霞》
殘暴是一種習慣,它不斷地發展,最後發展成一種病態。〔俄〕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記》
我以為人類一切的老習慣多少都有幾分愚蠢。〔美〕馬克·吐溫:《赤道環遊記》
誰如果養成一種壞習慣,除非到死,永遠難改。〔波斯〕薩迪:《薔薇園》
幾乎一切都難以戰勝習慣,以至一個人盡可以詛咒、發誓、誇口、保證——到頭來都還是難以改變一種習慣。〔英〕弗·培根:《人生論·論習慣》
習慣往往由習慣克服。〔德)托馬斯:《效法基督》
一種傳統的習慣每每是越沒有存在的理由,反而越不容易去掉它。〔美〕馬克·吐溫:《湯姆·索亞曆險記》
緊張是一種習慣,輕鬆是一種習慣。壞習慣可以改掉,好習慣可以建立。〔美〕戴爾·卡耐基:《卡耐基人際關係手冊》
懶惰與勤勉兩種習性,都不能輕易地消失掉。而到了年紀大時,想改變懶惰成為勤勉,就很困難了。〔日〕鬆下幸之助:《鬆下談人生》
積思勉之功,舊習自除。〔中〕陸九淵:《陸九淵集·語錄下》
安於故習,則德不新。〔中〕薛瑄:《讀書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