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見其可利也,則必前後慮其可害也。〔中〕荀況:《荀子·不苟》
利雖倍於今,而不便於後,弗為也。〔中〕《呂氏春秋·恃君覽·長利》
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無形。〔中〕司馬遷:《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中〕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興必慮衰,安必思危。〔中〕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識遠者貴本,見近者務末。〔中〕葛洪:《抱樸子·博喻》
謀者謀於未兆,慎者慎於未成。不困在於早慮,不窮在於早豫。〔中〕武則天:《臣軌下·慎密章》
不能真正看清楚現實生活的人也一定是看不見真正的將來的。〔中〕胡繩:《從“不滿”說起》
眼光淺近的人往往會把黑白混淆起來。〔英〕莎士比亞:《雅典的泰門》
當預言成為曆史時再去研究它們吧。〔英〕托馬斯·布朗:《基督教真諦》
在錯誤的所有形式中,預言是最不需要代價的。〔英〕喬治·艾略特:《米德爾馬克》
要能夠預見未知的事,我們必須從研究已知的事開始。〔法〕左拉:《實驗小說》
預見是一種夢境,事件把我們從這種夢境中喚醒。〔法〕瓦萊裏:《不好的想法》
現實並不總是跟預見恰恰相符的。〔阿根廷〕博爾赫斯:《秘密的奇跡》
以所見可以占未發,睹小節固足以知大體。〔中〕劉向:《說苑·尊賢》
衰颯的景象就在盛滿中,發生的機緘即在零落內;故君子居安宜教操一片心明慮患,處變當堅百忍以圖成。〔中〕洪應明:《菜根譚》
我們革命,要收國強民富的大利益,眼光便要遠大,要為十年百年之後來打算,不要為眼前來打算。〔中〕孫中山:《國民黨員不可存心做官發財》
以過去和現在的鐵鑄一般的事實來測將來,洞若觀火!〔中〕魯迅:《南腔北調集》
喪失遠見的不是那些沒有達到目標的人們,而往往是從目標旁溜過去的人們。〔法〕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務實
為學從切實處下手,自不落空。〔中〕王豫:《蕉窗日記》
修學好古,實事求是。〔中〕《漢書·河間獻王傳》
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中〕荀悅:《申鑒·俗嫌》
舉大體而不論小事,務實效而不為虛名。〔中〕蘇軾:《賀揚龍圖啟》
華而不實,恥也。〔中〕《國語·晉語》
掃除習氣,專務篤實,乃成大德。〔中〕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中〕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千虛不如一實。〔中〕馮夢龍:《警世通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史記·李將軍列傳讚》
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身。〔中〕《禮記·表記》
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腳印!〔中〕朱自清:《朱自清文集》
百聞不如一見。中國諺語
立業建功,事事要從實處著腳,若稍慕虛名,便成偽果;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虛處立基,若稍計功效,便落塵俗。〔中〕洪應明:《菜根譚》
言之非難,行之為難。故賢者處實而效功,亦非徒陳空文而已。〔中〕桓寬:《鹽鐵論·非鞅》
所謂求實精神,換句話說,就是內心不存在任何偏見。它是一種不被自己的利害關係、自己的感情、知識以及成見所束縛的實事求是看待事物的精神。〔日〕鬆下幸之助
實幹、勞作,是可靠的財富。〔法〕拉封丹:《拉封丹寓言》
一切時髦的東西都會過時,所以倘若你追求時髦,那麼你老了以後,就會變成一個誰也不肯信任的、徒有外表的人。〔德〕舒曼:《舒曼論音樂與音樂家》
天空的老鷹,不如手裏的麻雀。〔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切實苦幹的人往往是不高談闊論的,他們驚天動地的偉業顯出了他們的偉大,可是在籌劃重大的事業的時候,他們是默不作聲的。〔俄〕克雷洛夫:《克雷洛夫寓言》
行動不一定每次都帶來幸運,但坐而不行,一定無任何幸運可言。〔英〕伊薩克·狄斯裏梨:《羅歇雅》
大而化之的想法和狂妄的念頭,總不免要大倒其黴。〔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思想活躍而又懷著務實的目的去進行最現實的任務,就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事情。〔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華而不實,恥也。〔中〕《國語·晉語》
無實之名,禍之門也;無名之實,福之基也。〔中〕潘府:《素言》
古之人以名為羞,以實為謙,不務服人之貌,而思有以服人之心。〔中〕王安石:《君子齋記》
實者,不說大話,不悅虛名,不行駕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偽之習。〔中〕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
樹老易空,人老易鬆,科學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鬆。我願一輩子從實以終。〔中〕華羅庚:《中外格言》
一切時髦的東西都會過時,所以倘若你追求時髦,那麼你老了以後,就會變成一個誰也不肯信任的、徒有外表的人。〔德〕舒曼:《舒曼論音樂與音樂家》
切實苦幹的人往往是不高談闊論的,他們驚天動地的偉業顯出了他們的偉大,可是在籌劃重大的事業的時候,他們是默不作聲的。〔俄〕克雷洛夫:《克雷洛夫寓言》
不論做什麼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一股子幹勁和實際行動。人之為學,須是務實,乃能有進,若這裏工夫欠了分毫,定是要透過那裏不得。〔中〕曹端:《語錄》
見處貴透徹,行處貴著實。〔中〕張嶽:《雜言》
掃除習氣,專務篤實,乃成大器。〔中〕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
我以為國民倘沒有智,沒有勇,而單靠一種所謂“氣”,實在是非常危險的。現在,應該更進而著手於較為堅實的工作了。〔中〕魯迅:《墳·雜憶》
當美名與實際已出現了距離時,我情願舍卻虛名而圖實際。〔中〕黃亨:《劍期乎斷》
天空的老鷹,不如手裏的麻雀。〔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寧肯你交到我手裏一隻山雀,不願你空口答應我天上一隻仙鶴。”〔俄〕托爾斯泰:《兩兄弟》
言之非難,行之為難。故賢者處實而效功,亦非徒陳空文而已。〔中〕桓寬:《鹽鐵論·非鞅》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中〕褚少孫:《史記·外威世家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