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2 / 3)

斯科特一直作為軍政府的首長待在墨西哥城,直到1848年4月回國並成功地回擊了波爾克總統對他私生活和財政方麵不正當行為的誣告。作為軍人他雖然得到了廣泛的歡迎,但是斯科特轉到政治領域做得並不好,沒能獲得輝格黨的提名參加1848年的總統競選。四年後他獲得了提名,但是在大選中大敗給了富蘭克林·皮爾斯。

在他從政期間,他被獲許保持現役軍職,斯科特並沒有忽略從在墨西哥學到的經驗教訓中繼續改進軍事訓練。在幫助解決1859年另一次美英之間普吉特桑德(PugetSound)的聖胡安島邊界糾紛時,他的談判技巧仍然保持銳利。

到1861年,斯科特為他的國家服務了五十多年,經曆了兩場戰爭。盡管出生於弗吉尼亞,在內戰爆發時斯科特還是效忠於他的國家。斯科特是少數認為美國不可能在幾個月內就平息叛亂的人之一,事實上,他製定了一項計劃,即通過廣泛的動員,封鎖南部,迅速從密西西比河撕開聯盟的缺口。將軍的“蟒蛇計劃”受到北方媒體、政客和年輕的軍官的嘲諷和奚落。報紙把斯科特描述成常常在辦公桌前就睡著的年邁老人。

1861年11月1日,斯科特退休,聯邦軍隊統帥權移交給喬治·B·麥克萊倫將軍。斯科特活過了內戰,看到他的計劃最終被林肯總統和格蘭特將軍采納並獲得成功。他於1866年5月29日在紐約的西點軍校去世,距他的八十歲生日隻有幾天。

從戰場的前線到國會大廈的大廳,斯科特指揮和塑造了美國軍隊半個世紀。他的勇敢、無畏和組織才能把一支初生的軍隊帶到了快要躋身世界強國的地位。盡管現在不如格蘭特或是李有名,斯科特是他們倆的良師和領導。他的重要性超過他們倆,因為他在職時間長,但是他排在帶領美國贏得獨立的華盛頓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高級將領之後,這些高級將領打敗軸心國贏得勝利,並確定了美國成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國家的地位。尤利塞斯·格蘭特

在美國內戰聯邦軍隊打敗聯盟軍的過程中,尤利塞斯·格蘭特發揮了主要的作用,他的戰略戰術謀劃能力證明了他優於他的主要對手,羅伯特·李。盡管因為有重大人員傷亡的經曆,格蘭特常被描述成醉鬼和屠夫,但是他理解將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投入整體戰爭的重要性。格蘭特取得勝利維護了美國的統一。

無論格蘭特的平民生活還是軍事生涯都不是一開始就引人注目的。他在1822年4月27日出生於俄亥俄州快樂鎮的一個製革廠主家庭,是六個孩子中最大的,格蘭特在1839年接到美國陸軍軍官學校的入學通知。在向西點軍校報到時,格蘭特決定將他的名字從海勒姆·尤利塞斯改為尤利塞斯·海勒姆以避免首字母縮寫“HUG(擁抱)”帶來的尷尬。一次國會議員提名他競爭學院獎犯了行政上的錯誤,誤將他的名字報成尤利塞斯·辛普森。為了避免以後的混淆和繁瑣,格蘭特沒有費力去修正這個錯誤,欣然變成了U.S.格蘭特(雙關語:美國的格蘭特)。

格蘭特在西點軍校並沒顯示有很大的潛力,他在1843年那屆畢業的三十九名軍校學生中排在第二十一名。雖然在學校格蘭特的馬術是最出色的,但是這位新的陸軍中尉被分在了步兵團,並在畢業後,到密蘇裏州的傑弗遜兵營第四團報到。

1846年墨西哥戰爭爆發,格蘭特和隨他所在的團在格蘭德河邊界加入了聖紮迦利·泰勒的隊伍。格蘭特參與了這場戰爭早期的幾場戰役,在蒙特雷戰役(Monterrey)因為勇猛善戰而受到了表彰。1847年他所在的軍隊轉到南方加入由溫菲爾德·斯科特領導的一場入侵韋拉克魯斯的戰爭。這場戰爭中格蘭特在四月參加了塞羅戈多戰役,八月參加了丘魯布什科(Churubusco)戰役,九月參加了梅林諾—德拉—雷和查布爾特佩克戰役。攻陷墨西哥城時,格蘭特已名譽晉升到上尉,正規軍晉升到中尉。

格蘭特在1848年回到密蘇裏州,娶了當地一個種植園主的女兒朱莉婭·登特(JuliaDent),他是在早前分配到傑弗遜兵營時認識她的。頻繁的換防把格蘭特帶到·了密西西比州,紐約州,密歇根州和太平洋西北部。1854年,已經是正規軍上尉的格蘭特到加利福尼亞的福特洪堡報到,因為他的妻子不能隨他去赴任,格蘭特開始——據一些記錄說是繼續——酗酒,其後很快他就放棄了他的職務。

在接下來的六年裏格蘭特回到密蘇裏州嚐試過農業和各式的商業冒險。但是一樣都沒有成功。1860年他把家搬到了伊利諾斯州的加利納,並在他父親的皮革店裏做職員。

內戰爆發時,格蘭特試圖在常規軍中重新獲得一個職務,但是盡管大規模的動員,軍界還是沒有對他表示太大興趣。最後,格蘭特終於獲得一個上校職位擔任伊利諾斯第二十一誌願步兵團的指揮官,不到兩個月時間,他就被提升為準將指揮密蘇裏州東南區。

格蘭特的第一次在內戰戰場贏得有限的勝利是在密蘇裏州的貝爾蒙(Belmont)。他並沒引起林肯總統和正規軍的注意,直到他極其漂亮地將海軍和陸軍相配合於1862年2月占領了聯盟軍的亨利和達那遜(Donelson)堡。格蘭特在達那遜堡戰役時要求叛軍指揮官的話成了他的昵稱:“無條件投降”格蘭特。

1862年春,格蘭特被提升為少將,並掌管田納西州的軍隊。4月6日,艾伯特·西德尼·約翰斯頓將軍(AlbertSidneyJohnston)率領聯盟軍隊突襲了田納西州夏伊洛的聯邦軍隊,但是,格蘭特重整他的隊伍對叛軍進行了反擊。

在夏伊洛之後,格蘭特指揮了幾次機動作戰,展示了他對戰場戰術的掌握。運用快速行軍和攻擊性行動,格蘭特在他的軍隊向維克斯堡行進過程中,在密西西比州對超過己方人數的敵軍五戰五捷。格蘭特再次用美軍海上艦隊在密西西比河上配合他的進攻,並在六月從陸上和海上包圍了維克斯堡(Vicksburg)。這座城市在7月4號向格蘭特投降,使聯邦軍完全控製了密西西比河,並成功地將聯盟軍從地理上切斷為兩個部分。

在維克斯堡一役後,格蘭特終於在美國正規軍中獲得任職,被提升為少將,並任新成立的密西西比師的指揮官。他迅速地控製了查塔努加(Chattanooga),衝破了叛軍的圍城攻勢,在魯克奧特山贏得了關鍵性的勝利。勝利後格蘭特並未休整,而是乘勝追擊撤退的叛軍。

林肯總統三年來一直在尋找可以結束這場戰爭和維護國家統一的將軍。1864年他認定格蘭特就是他在尋找的那個統帥,9月他提升格蘭特為中將任命其為聯邦軍的總指揮。正規軍的軍官們對格蘭特沒有好的印象,普通的市民聽到的都是他酗酒的故事,對此,林肯隻是簡單的回應,“我需要這個人,他作戰英勇”。

那也正是格蘭特所做的。他很快就接管了統帥權,在戰場上用電報指揮了整個聯邦軍取得成功。意識到南方比不上北方的人力和其他資源,格蘭特開始把一連串的行動建立在損耗資源上(對溫菲爾德,斯科特早年蟒蛇計劃的繼續與延伸)。他一麵命令威廉·T·謝爾曼向亞特蘭大推進,菲利普·謝裏丹壓製申南多亞穀的叛軍,一麵自己同波拖馬可河(Potomac)喬治·米德(GeorgeMead)的軍隊一道抗擊瑞奇蒙德(Richmond)和李在弗吉尼亞的部隊。雖然經曆了一係列血腥的荒原戰役、斯巴薩維利亞戰役(Spotsylvania)和冷港戰役,結果格蘭特並沒在這場戰爭中獲取必需的勝利。事實上,李足以與他匹敵,並在某些情況下領導才能勝過他。但是聯盟軍繼續損失人員,又不能得到補給,他們隻能被迫應付格蘭特的進攻而不能自己主動發起進攻。

1864年6月,格蘭特在弗吉尼亞的彼得斯堡包圍了李的部隊。此時1865年4月1日,格蘭特在五岔口戰役(FiveForks)中取得勝利威脅到李的右翼防守迫使他撤退才告結束。格蘭特與李的西撤軍隊平行,並命令謝裏丹切斷他們的撤退路線。4月9日在阿波馬托克郡府,李認識到他已經無力再戰,於是向格蘭特投降。剩餘的南方叛軍在接下來的幾周內也跟著投降了。

格蘭特在戰後一直留在軍中,1866年,國會批準將他提升為四星上將,這是自1799年來唯一一次這樣的提升,1868年格蘭特贏得了他兩次競選中的第一次,成為美國總統。但是被一係列的醜聞摧毀,用人不善,卷入欺詐的醜聞,雖然不是格蘭特本人這樣做,他的總統生涯證明了他是個更好的將軍而非政治家。

在經過1879年不成功的第三次競選活動後,格蘭特搬到了紐約。他很快證明了他的商業技巧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長進,他在一次銀行業投資中損失了自己的全部財產。在被診斷出患有喉癌後,格蘭特用生命的最後時間來寫自傳,並在他去世前四天才完成。他於1885年7月23日在紐約的蒙特葛瑞格爾(MountGregor)去世,享年六十三歲,這本自傳很成功,版稅足夠支持他家庭未來的生活需要。

格蘭特矮壯、結實、肩膀渾圓,他的軍人風度從未給任何人留下過深刻印象。盡管幾乎別的嚐試都失敗了,他仍然是曆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軍事領導人之一。他的人員傷亡名單很長,也確實常常飲酒過量。不管怎樣,他贏得了美國曆史上最大、最關鍵的一場內戰,保證了聯邦的存在和奴隸製度的廢除。

雖然不像李一樣受人愛戴,不像J·E·B斯圖爾特或菲利普·H·謝裏丹一樣炫耀,格蘭特向世人證明了林肯對他的軍事任命是正確的,他就是在那個適當的時間裏的正確人選。現代的“總體戰”和美國的統一是他留給世人的遺產。沒有他的領導,美國很可能會陷於分裂,不會上升到今天的超級大國地位。加裏波第

具有卓越軍事天才的加裏波第,在政治上卻過於浪漫天真,對於身邊的種種陰謀詭計,權力欲望、黨派紛爭,他感到厭煩無奈。他那高貴無私的純潔的心靈中,隻有一個想法:統一意大利,一切為了祖國。他宣布兩西西裏王國並入撒丁王國,把一切權利移交給埃馬努埃萊國王。

至此,除羅馬和威尼斯之外,意大利全國基本統一。國王派人送來一份禮單:給他一處王宮古堡,一艘汽艇,給他的長子梅諾蒂一座莊園,委任他的次子裏喬蒂為禦前侍從武官,給他的女兒泰雷西一份豐厚嫁妝。“我奮戰南方,既非為了沽名釣譽,也不是為了牟取私利。我急欲回去過我的孤獨生活。’他不僅謝絕了禮單,而且辭去正規軍中的官階,帶著未能進軍羅馬的遺憾和僅有的50法郎及一口袋菜豆種子,回到卡普雷拉島。

1861年3月14日,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正式登基,意大利王國成立了。此後20年,內閣的權力鬥爭此起彼伏,國際矛盾風雲變幻。這段時間,加裏波第以為自由而戰的傳奇將軍和耕種漁獵、造福於孫的一家之長的雙重角色,有時活躍在歐洲大陸,有時幽居在海上小島。

隻要祖國需要,,他會立即不計前嫌,二話不說,立刻組織誌願軍奔赴前線。他帶兵參加1866年的普奧戰爭,意大利作為普魯士的盟友收回威尼斯,他再次為徹底統一祖國立下汗馬功勞。1867年,他遠征羅馬失敗,又於1870年委托助手組織誌願軍進軍羅馬,和正規軍一起推翻教皇國,收回羅馬,最後統一了意大利。

叱吒風雲、馳騁疆場的加裏波第不僅成為解放祖國的元勳,意大利的民族英雄,而且也成了世界人民爭取自由解放的一麵旗幟。1861年,美國大使代表林肯總統正式邀請他去美國統率部隊。1863年,當他因向羅馬宣戰而被捕時,全歐洲掀起了憤怒的浪潮,英國爆發抗議遊行,德國募捐鑄造金冠贈給他,瑞典舉行群眾示威,法國派出慰問團。在1870—1871的普法戰爭中,當得知法國推翻了拿破侖三世建立共和國時,他主動請纓,指揮八千沃捷茲軍隊,打敗了普魯士名將維爾德的二萬大軍。1871年巴黎公社起義時,他接到擔任國民自衛軍總司令的邀請。但是他已百病纏身,不能成行。日愈劇烈的風濕病和原因不明的發燒、疼痛,無情地折磨著這位戎馬一生的傳奇英雄。

卡普雷拉島上,天氣好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一位坐輪椅的老人。有時他在女兒的墓地一坐半天,有時他扶著一塊碑石喃喃自語,那下麵埋著他的戰馬。晴朗的夜晚,他會用望遠鏡觀看劃破夜空的彗星,沉悶的下午,他多半呆在房間裏,與鑲在紫檀木鏡框中,那條阿妮塔留下的烏黑發辮作伴。一天,他讓人抬著來到海上,望著碧波萬頃的大海,他輕輕撫著剛剛幾歲的小兒子說:“小家夥,我希望你當海軍。”

1882年6月2日,被恩格斯譽為意大利最後一位具有古風的英雄與世長辭了,他安息在小島家庭墓地的幾棵鬆樹下。意大利永遠不會忘記他的名字:朱塞佩·馬力亞·加裏波第。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