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不願負擔賦稅的原因以及貨幣流通(1 / 1)

(一)人民不願負擔賦稅的原因

在配第看來,人民之所以不願意負擔賦稅,是因為:第一,君主征收的賦稅超過正常的需要;第二,征課不公平;第三,君主把征收的貨幣花費於宴樂排場、贈給寵臣等不必要的項目上;第四,君主不了解人口、產業及財富狀況,不了解人民的負擔能力,也不清楚適當的征稅季節,從而安排了很多容易引起人們不滿的稅收;第五,征稅權模糊不清;第六,人民負擔的行政官員的經費過多;第七,國家強製一切租稅要用貨幣繳納,而不能以實物代替。

在配第看來,上述這些原因都是可以消除的。

(二)貨幣流通

接下來,配第談到了貨幣流通的規律,他認為,足夠的貨幣流通量與發展生產、減少失業是有密切聯係的。

配第指出,經營一國產業所需要的貨幣,要有一定的比例,太多或者太少都是有害的。零星買賣結算所需的銀幣數量,由本國的人口數量及交換的次數來決定,同時,還取決於銀幣的基本價值。同樣道理,產業必需的貨幣數量也由交換次數及支付額的大小來決定。如果有財產登記簿和銀行,就可以減少流通中需要的實際的貨幣數量。

因此,如果征稅過多,就會使得流通中的貨幣量減少,以至難以滿足經營國內產業的需要。這將使人民缺乏就業的機會,最終不利於本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