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表》的基本思想(2 / 2)

(六)租地農場主經營的思想

在這本書中,魁奈對社會總商品的再生產和流通的分析,是在對農業的經營生產階級全部是租地農場主的假設上進行的。這是因為,在租地農場主經營的情況下,他們可以提供充分的預付,從而在再生產的過程中,耕作的支出至少能夠生產出100%的純產品;而在小農經營的場合,預付就不會那麼充分,在這種情況下,會使得耕作的支出增多,而生產的純產品則會很少。

在這一基礎上,魁奈認為,法國的小農耕種隻能生產出約30%的純產品。

(七)直接向純產品征收賦稅的主張

魁奈認為,對賦稅的征收應當適應自然秩序的要求,因此,所謂的賦稅,就是對土地收入的直接征收。基於這一觀點,魁奈認為,土地所有者獲得的純產品(收入)應當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分配:2/7構成君主的收入;土地所有者所得的部分為4/7;什一稅征收者所得的部分為1/7。直接生產者即耕作者,除了支付給土地所有者的純產品以外,無論直接或間接,都不再承擔賦稅。不生產階級也不承擔賦稅。這種課稅方法既可以取得巨大的公共收入,又不會給國民財富每年的再生產造成任何不利的影響。

(八)關於利息、原預付的補償和預備資金的論述

在再生產過程中,生產階級的產品價值除了提供純產品和年預付的補償以外,還必須保留一部分價值,這是用於補償更新創辦農場時墊支的原預付,魁奈稱之為原預付的利息。其必要性在於:

第一,生產階級在生產之前支出的原預付,在生產過程中會被慢慢地損耗。因此,為了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必須對原預付進行補充,以使這種重要的儲備能保持原有的狀態。

第二,氣候狀況和自然災害對農業耕作的影響很大,因此,耕作者一定要保留一定數量的儲備資金。這樣,當發生自然災害,他們就可以用這些儲備資金來完成對土地所有者及君主的支付,並且維持第二年的耕作支出。

(九)關於貨幣的觀點

在重商主義時期,人們習慣於把貨幣看作是國家財富的象征。但是,魁奈認為,貨幣是用年再生產所提供的進行交換的產品購買來的,所以,國家財富應該來自於年再生產過程所生產的產品。對於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來說,貨幣隻是微不足道的中介財富,如果沒有再生產,那麼,貨幣也就不會有什麼作用。因此,魁奈提醒人們不要過分追求貨幣,為了增加適合於人們實際享用的財富,應該致力於再生產,而不是追求貨幣。這是因為,貨幣僅在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的作用,隻是流通的工具,而人們交換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得到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一個國家中,對貨幣的需要是很有限的,再生產的數量、產品的售賣價格以及貨幣流通的快慢,決定了貨幣的需要量。並且,貨幣的流通速度與貨幣的需要量成反比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