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1 / 3)

第四章

在世界大戰的歲月中

1937年,新的世界大戰的陰影籠罩了整個世界。遠在歐洲的德國法西斯的魔爪已伸到了中歐,乃至法國和英國;在東亞的日本法西斯,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它吞占中國的野心也已經暴露無遺。

而這一切都威脅到了美國的利益,本來美國早就應該采取手段來製止德意日法西斯的、但美國國內的大部分民眾卻有一種心態——永不卷入這場“無謂”的爭鬥。於是整個美國都放鬆了。

而此時,羅斯福正在與美國的孤立潮流苦苦的奮戰。

羅斯福心中更加明白目前形勢下孤立主義的危害,他講道:“幾年以前,就已經開始了目前的恐怖(bù)罪行。愛好和平的國家必須作出努力,去反對那些無視生命和人性的暴行,僅僅依靠孤立主義,是避免不了任何災難的,甚至包括我們自己。世界上喪心病狂的瘟疫(yì)正在猖狂地蔓延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樣不斷向周圍擴展。,我們必須采取措施來阻止疫病的蔓延。”

1941年8月初,羅斯福總統滿麵紅光地向白宮的記者團宣布,他將抽出一些閑暇(xiá)去釣魚。這一消息不禁讓記者們大吃了一驚,這麼危急的時刻,總統怎麼有功夫去遊玩!”

羅斯福悄悄地乘坐著總統遊艇“波托馬克號”,向馬撒葡萄園島附近駛去。然而羅斯福總統的遊艇好像被魚雷給擊沉了似的,在幾天之內變得無影無蹤,記者們連一點音信也得不到了。

直到8月13日,全世界才又得到羅斯福的消息,原來他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紐芬蘭附近的海灣舉行了三天的會談。他們已經達成協議,美國轉讓給英國一定數量的驅(qū)逐艦,作為交易,英國把普拉森夏海灣轉讓給美國。

當然,這次大西洋會議還產生了一個最重要的成果——《大西洋憲章》。羅斯福和丘吉爾在這裏表示了兩國希冀(jì)全世界和平的願望,希望能夠在保持、維護資本主義製度的基礎上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但是,羅斯福與美國國內的孤立派的鬥爭是極其艱難的。在羅斯福的努力下,先是美國賣武器給英國,讓英國自己打;接著是美國“租借”武器給盟友英國,但還得讓英國自己動手;最後是美國自己出動大量的軍艦給英國運輸武器讓英國去打。這一段艱苦的支援英國的曆程說明了羅斯福早有美國參戰的預感,但與直接參戰還有一定的距離。

華盛頓時間1941年12月7日,美國的海軍部長突然接到一封讓人難以置信的電文,原來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金梅爾發來的緊急通知:“珍珠港遭到的是空襲(xí)——絕不是演習。”

在白宮的羅斯福正在與他的親密顧問霍(huò)普金斯閑聊(liáo),突然,一陣緊促的電話鈴聲響起來。羅斯福像往常一樣不緊不慢地拿起了電話聽筒,隻聽見對方慌張地說道:“總統先生,日本人好像是襲擊了珍珠港。”羅斯福也不禁一驚,自言自語地說道:“這怎麼會呢……”

霍普金斯在一旁說道:“什麼事呀,這麼急?!”

羅斯福緩緩地放下電話,對著霍普金斯說道:“日本偷襲了珍珠港,這應該是真的,隻有日本人能幹出這種事情。”

就在這個時候,兩名日本使節還在使用煙霧彈的伎倆伎倆(jìliǎnɡ):不正當的手段。,他們為了吸引美國的注意力,在日本開始襲擊珍珠港的最後一秒鍾還與美國進行談判,最後他們向美國政府遞交了斷絕外交關係的聲明。就在同時,美國在太平洋最大的海軍基地珍珠港已經籠罩在彌漫的炮火中了。

這時候的白宮沉浸在一片緊張的氛圍之中,一大群人聚集在白宮的鐵欄杆外,等候總統的表態。

羅斯福此刻正在總統辦公室內,與丘吉爾在電話中交談。丘吉爾在電話中高興得合不攏嘴,他故作姿態地說道:“總統先生,日本人到底幹了些什麼?”羅斯福回答道:“他們已經在太平洋向我們發動了進攻,痛揍了我們。現在,我們可是風雨同舟風雨同舟:比喻共同度過困難。了。我們這條大船將不會也不可能沉沒的。”

這時候,那些孤立派的領袖們再也沒什麼可說的了,他們都噤若寒蟬噤若寒蟬:形容不敢做聲。,不再吱聲了,因為經過事實的檢驗,他們對局勢估計錯了。他們也不得不把目光集中到羅斯福總統身上,看他如何處置眼前的突發事件,如何把美國這艘航空母艦帶向戰火紛飛的戰場,如何與凶殘的法西斯較量。

羅斯福總統身穿深藍色海軍鬥蓬,頂著陰冷的寒風,乘車來到美國國會大廈。羅斯福在他的小兒子的攙扶下,走上了參議院的講台。台下頓時一片雷鳴般的掌聲,共和黨人也鼓掌表示最大的最誠摯的歡迎。

羅斯福表情嚴峻,用憤慨低沉的聲調講道:“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海空軍部隊的蓄謀已久的突然的邊攻。……我遺憾地告訴各位,這次的襲擊使得很多的美國士兵喪失了生命……

“隻要信賴我們的軍隊,隻要依靠人民無比堅強的決心,我們一定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願上帝保佑我們!

“我要求國會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也就是日本進行無緣無故和卑鄙(bǐ)怯懦怯懦:膽小怕事。的突然襲擊時起,合眾國和日本帝國之間已經處於敵對的戰爭狀態。”

羅斯福總統的演講持續了六分多鍾,國會最後投票表決,幾乎是全票通過了羅斯福的決定。

在美國向日本宣戰的三天後,德國和意大利也向美國宣戰。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全球範圍內全麵展開。美國從第二線被推到了第一線,從一個扮演後勤供應的角色一下子成為海空軍的主力。

羅斯福向來以辦事快速果斷聞名,在不長的時間內他組織了一個有才能的軍事顧問班子,來和他一道製定世界性的策略。在他們的參謀和幫助下,羅斯福迅速地挑選出了像艾森豪威爾、尼米茲、麥克阿瑟(sè)等能幹的將軍,作為各個戰區的司令員。他們在戰爭中表現出了極高的智慧和驚人的才能,這充分地說明了羅斯福具有卓越的領導才能。在這些將軍的眼裏,羅斯福是一位通情達理的總統。他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從不幹涉(shè)具體的日常軍事行動,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給將軍們寬鬆的環境,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才能。

在用人這一點上,羅斯福與丘吉爾絕不相同,丘吉爾經常用考慮不周的建議去打擾軍事人員,有時讓他手下的將軍們摸不著頭腦。

當時的一名評論家這樣評價羅斯福說:“羅斯福是催(cuī)化劑,通過他的努力,他可以創造性地駕馭(bò)任何混亂的局麵。他與其說是一名謹慎謹慎:對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發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的行政官吏,倒不如說是給人以活力的藥劑。”

的確,羅斯福在為打贏這場戰爭所作的準備工作中,表現出了他的卓(zhuō)越的領導才能。1942年,羅斯福成立了生產委員會,以便集中指導戰時生產工作,他邀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貝爾納斯擔任經濟方麵的主管。

當時,許多人對羅斯福的決定感到不滿。一方麵貝爾納斯在最高法院還擔有職務;另一方麵大家認為他太年輕了,根本無法擔當這樣的重任。他們向羅斯福提出了建議,希望羅斯福能再換另外一個人選。

羅斯福望著大家不解的表情,笑著說道:“如果說戰爭的勝利是年輕的士兵在戰場上拚打出來的話,我願在戰爭時期任命一個年輕的實幹家,來贏得這次戰爭的勝利。我對他已經考察很久了,我相信他,我也希望大家信任他!”

在貝爾納斯上任的時候,羅斯福握住他的手,深情地說道;“為了美利堅,為了合眾國,為了全世界在戰火煎(jiān)熬(áo)中的人們,我把這一重擔交給你了。”

貝爾納斯在羅斯福的支持下,大刀闊斧(fǔ)地整頓戰時的生產,為前線送上了大量的軍用物資。貝爾納斯在領導經濟方麵取得了極為出色的成績,人們都親切地稱貝爾納斯為“助理總統”。

作為三軍統帥,羅斯福在海陸空三軍,在各個戰區司令之間,以及向美國爭取援助物資的英國和各個國家之間充當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他要調停各個方麵的關係和利益,使他們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率,爆(bào)發出最大的能量。

羅斯福在軍事上絕對不是毫無主見,他認為德國的希特勒是最危險的、最難對付的敵人,同德國交戰是當務之急。這時軍事顧問對羅斯福的看法發表了不同的意見。羅斯福堅持自己的意見,他在軍事會議上說道:“大家可以這麼想,沒有日本,德國能夠生存。但是,打敗了德國以後,日本軍國主義的日子就不會長久了。”他最後說服了軍事顧問團,製定了最佳的戰爭策略。

羅斯福在堅持自己的決定時是倔(jué)強的。羅斯福比其他人更懂得,現代戰爭絕不是作戰部隊之間的搏鬥,而更是一場物資和技術之間的較量。他在起草1942年的國情谘(zī)文時,列出了許多看來是異想天開的生產目標:飛機——6000架,坦克——25000輛,大炮——20000門,船艦600萬噸……軍事顧問霍普金斯馬上提出了反對意見:“總統先生,這是不可能的。”

羅斯福昂起高傲的頭,大聲說道:“不——如果生產者努力地生產,就一定能夠辦到!這些數字,將要讓日本帝國主義者和納粹(cuì)分子知道,他們襲(xí)擊珍珠港所引起的是何種後果!”

羅斯福在任職期間,開創了總統到外國進行外交活動次數最多、行程最遠的記錄。

羅斯福和丘吉爾以及斯大林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過多次會晤,這些對大戰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943年初,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北非的卡薩(sà)布蘭卡舉行了會談,這一次,斯大林由於正在指揮國內的斯大林格勒(lè)戰役,沒有出席。卡薩布蘭卡會議最大的成果是確立了一個原則,那就是法西斯國家必須“無條件投降”。

對於羅斯福提出的這一原則,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麵對日漸明朗化的戰爭形勢,打敗法西斯已經不成什麼大的問題。在卡薩布蘭卡會議期間,羅斯福和丘吉爾想要討論的是如何處置戰後的幾個法西斯國家。

這一天,羅斯福在兒子的陪伴下,和丘吉爾以及自己的顧問霍(huò)普斯金一起去吃午飯。他們幾個談笑風生。因為這是非正式的會談,所以氣氛(fēn)顯得極為輕鬆和諧(xié)。

大家邊吃邊談,忽然發現羅斯福一個人閉上眼睛,靠著椅背在沉思。大家見羅斯福在思考問題,所以就把聲音降到了最低的程度,在下邊用低低的聲音交換著意見。這樣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羅斯福在那裏還是那種姿勢那種表情,紋絲不動,顯得非常靜謐(mì),像在熟睡,進入了甜甜的夢鄉。大家不約而同地望著他,好像發現了新大陸,原來雷厲風行的總統還有這樣安詳的時候。

這時候羅斯福突然說了一句:“對!就是無條件投降。”

大家被羅斯福的這一出人意料的聲音給震住了,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什麼好。丘吉爾聽了之後,沉思了片刻,然後拍了一下桌子,高聲說道:“妙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