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善於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做事的時候,不但要善於著眼大局,還要在執行的過程中從小處著手,從而實現完美的行動過程。
即便自己的構想再宏大,如果失去了對細節的把握,那麼也會遭遇失敗。
第二,加深對細節的認識和把握。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細節,而且這種細節是獨特的。為此,需要深入細節中獲得經驗和體會,獲得獨到的認識,從而從整體上把握大局。
1909屆西點軍校畢業生巴頓將軍說過:“要想做大事,首先要能夠處理小事才行,而且全力以赴。”如果一切歸於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構成的,大的方向確定之後,隻有把握好細微的環節,才能在做人的過程中贏得人心、在做事的過程中順利達成目標。
2.關注的是細節,體現的是態度
注重對新學員的細節訓練,是西點學校的一大特色。每天,西點學員都要接受服裝儀容的檢查,包括皮鞋、扣環擦亮,上衣正確紮進褲子或裙子,襯衫衣叉和褲縫對直成一條直線……不要小看這些細節,那些從西點軍校走出的傑出人士無不是立足於細節,從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戰場之上,微小的疏忽就會導致慘敗。因此,軍人必須有著嚴苛的工作態度,不放過一絲一毫的紕漏。於是,我們看到的是殘酷而又公正的西點文化,而西點學員在這種環境裏養成了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
西點人相信,並不是隻有少數人天生具有成功的特質,而是每個學員都具有成為優秀者的潛力。過分追求細節,與其說是達到完美的地步,不如說是在追求一種認真、負責的態度。因為西點人一直相信,能夠把小事做好的人,他做別的事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生活中,男孩大多粗心大意,還被冠之以“不拘小節”。這裏麵,存在很大疏漏。查爾斯·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一年到頭》中寫道:“有人曾經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天才?’他回答說,‘天才就是注意細節的人。’”你可以具有戰略眼光,但是不能因此輕視細節。
在西點,許多學員的晉升,可能就是那麼一兩次把小事做好的人。
那些對自己的本性毫無認識,永遠不屑於做細微之事的人,永遠成就不了任何大的功業。
有一家公司引進了德國設備,德國工程師在設備安裝調試驗收時,發現有一個螺絲歪了,但是它的緊固度沒有問題。這時,另一個國家的工程師卻認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所有六角螺絲的緊固度不可能都一絲不差,差不多就行了。
德國工程師卻堅持說:“不,這完全可以做到。六角螺絲歪了,是因為在擰這個螺絲的時候,沒有按規範標準進行操作”。後來調查發現,是另一個國家的安裝工人出了問題。按照技術操作標準要求,上這些大螺絲需要兩個人共同完成,一個人固定扳手,另一個人擰螺絲。可是,操作人員卻是一個人上螺絲,另一個人去休息了。
眾所周知,德國人以講究精確聞名,在牆上釘一幅畫也會拿尺子量,以確定釘子的具體位置。這種關注細節的態度與西點精神是一致的,都是成就卓越的基礎。
許多年輕人總是放低對自己的要求,成為“差不多先生”。他們每天按時打卡,準時出現在辦公室,但是卻沒有及時完成工作;他們每天早出晚歸、忙忙碌碌,卻不願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位。他們隻管上班不問貢獻,隻管接受指令卻不顧結果。他們應付差事,把事情做得“差不多”成了他們的行為準則。
平時,麵對工作總是將“差不多、過得去、慢慢來”掛在嘴邊,在這種意識的作用下,工作自然會出一些漏子,當問題出現後,又總是給自己找借口。這樣做的危害在於,不僅工作本身沒有做到位,拖累公司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自己也沒有任何進步,在空耗日子中浪費了時間和年華。
關注細節,目的是培養自己認真、負責的態度。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從小事做起,從細節起步,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幹好每一件事。培養認真負責的態度,必須把握好下麵幾點。
第一,丟掉馬虎思想。一個人如果僅僅是勉強完成工作,那麼,他做起事來就會馬馬虎虎,稍遇困難就會打退堂鼓,很難想象這樣的人能夠始終如一地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你就難得到成長和發展的機會,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可能會淪為平庸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