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師點點頭:“是啊,你顧慮太多,患得患失,所以與客戶交往時,不能全身心投入,交談起來就會感覺很困難,壓力也就自然地產生了!還有,回到家裏,本來可以徹底放鬆一下,但是你也為明天的工作擔憂,反而忽略了與家人分享生活快樂的時間,因此感覺越來越累。”
後來,傑森上班的時候專心做事,每天都讓自己進步一點點,壓力反而小了;下班後,節假日,他和家人在一起用餐、談心,感受到的是人生的樂趣。
任何時候,專注贏得勝利,集中於眼前的事情,把簡單的事情做到位就是不簡單。著眼於當下,我們應注意做好一下幾件事情:
第一,做好眼前事,首先不能有攀比的心態。在年輕人中間,攀比的現象並不鮮見。諸如,沒出國的跟出了國的比,薪水低的跟薪水高的比。結果,越比越不平衡,越比越不服氣,進而把自己的目標定得高了又高,直到超出了自己的實際能力,最後無心做好眼前的事情。
第二,把眼前的所有事都作為大事。有些人不屑於做眼前事,總以為眼前事是小事,是瑣碎的事,是無所謂的事。總感覺自己應該是幹大事的人,自己該成就一番大事業。實際上,任何一番大事業都是由小事組成的,沒有小事的積累便不會有大事的成功。隻有默默無聞地積累,才能達到厚積薄發的目的。
第三,始終重視團隊的力量。做任何事情都必須依靠團隊的力量,單槍匹馬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凡事不能過分地看重自己、高估自己,認為什麼事都是自己比別人做得好。在社會協作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少了別人的參與,依靠單打獨鬥,任何一番大事業都難於成功。
能不能做好眼前的事,反映的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態度。年輕人胸懷遠大的理想值得稱讚,但不應由此而脫離了實際,把目標和做事都過於理想化。因此,想成就一番功業,必須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堅忍不拔地做好當下。
4.多在細節上花點時間
忽略細節的代價是巨大的,對此,著名的西點學子、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北方軍總司令格蘭特將軍說:“避免一切小小的失誤,就能減少巨大的意外挫折。”
西點人不僅具備大的格局觀,也重視在細節上花費時間,取得滿意的結果。在曆屆西點軍校的課堂裏,都會講到這樣一個案例:
英國國王理查德三世準備拚死一戰了。裏奇蒙德伯爵亨利帶領的軍隊正迎麵撲來,這場戰鬥將決定由誰來統治英國。戰鬥進行的當天早上,理查德派了一個馬夫去備好自己最喜歡的戰馬。
“快點給它釘掌,”馬夫對鐵匠說,“國王希望騎著它打頭陣。”
“請你等等,”鐵匠回答,“我前幾天給國王全軍的馬都釘了掌,現在我得找點兒鐵片來。”
“快點,我等不及了。”馬夫不耐煩地叫道,“國王的敵人正在推進,我們必須在戰場上迎擊敵兵,有什麼你就用什麼吧。”
於是,鐵匠從一根鐵條上弄下四個馬掌,把它們砸平、整形,固定在馬蹄上,然後開始釘釘子。釘了三個掌後,他發現沒有釘子來釘第四個掌了。
“我需要一兩個釘子,”他說,“得需要點兒時間砸出兩個。”
“太慢了,我告訴過你我等不及了,”馬夫急切地說,“我聽見軍號了,你能不能湊合?”
“老實說,我能把馬掌釘上,但是不能像其它幾個那麼牢實。”
“我問你,能不能掛住?”馬夫問。
“應該能,”鐵匠回答,“但我沒把握。”
“這就好,馬上幹,”馬夫叫道,“快點,要不然國王會怪罪到咱們倆頭上的。”
後來,兩軍交鋒,理查德國王衝鋒陷陣。“衝啊,衝啊!”他喊著,率領部隊衝向敵陣。遠遠地,他看見戰場另一頭幾個士兵退卻了。
理查德策馬揚鞭衝向那個缺口,召喚士兵調頭戰鬥。但是,還沒走到一半,一隻馬掌掉了,戰馬跌翻在地,理查德也被掀在地上。他環顧四周,隻見士兵紛紛轉身撤退,敵人的軍隊包圍了上來。結果,因為一匹馬,整個國家就滅亡了。
從那時起,這個世界上就流傳著一句話:少了一個鐵釘,丟了一隻馬掌;少了一隻馬掌,丟了一匹戰馬;少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失了一個國家;所有的損失都是因為少了一個馬掌釘。
這個著名的傳奇故事出自英國國王理查德三世遜位的史實,1485年他在波斯戰役中被擊敗。莎士比亞有名句:“馬,馬,一馬失社稷!”說的也是這一令人遺憾的戰役。西點軍校引用這個故事,目的就是為了告誡學員不要忽視任何一個細節,必須在細節上多花點時間,把事情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