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禮物細節——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3)(2 / 3)

約翰·伍頓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籃球隊主教練,他在籃球領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成就。盡管約翰·伍頓也有自己的遠大理想和行動目標,但是他從來不對人誇耀自己的前景多麼光明和誘人,而是熱衷於在實踐中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帶領自己的團隊走向卓越。

在籃球比賽中,整個團隊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戰勝對方。為此,約翰·伍頓教練專注於在競爭中發揮大家的潛能,並在實際比賽中深刻貫徹這一理念,從而使大家團結一致獲得巨大的成功。

不同於其它教練隻是在比賽場上指揮,利用閑暇時間思考,伍頓總是把筆記帶在身邊,記錄自己觀看比賽的心得、球隊目標以及如何有效帶領團隊成功等內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非常善於把這些內容運用到籃球運動中,從而贏得成功。

天賦、運氣、機會、智慧都是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但是態度也是極其重要的。西點軍校中,精英分子的確數不勝數,但是大多數人都相差無幾,他們能在各自領域內有所建樹,靠的是全力以赴做事的精神。

在我們身邊,也有這種情況出現。一些智力並不出色的人,在參加工作後取得了比他人更大的成就,那些在學校裏排名末尾的人往往有驚人之舉。全力以赴做事才是解答這一切的密碼,也是真正聰明的做事方法。

盧浮宮收藏著莫奈的一幅畫,描繪的是女修道院廚房裏的情景。

畫麵上正在工作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天使。一個正在架水壺燒水,一個正優雅地提起水桶,另外一個穿著廚衣,伸手去拿盤子——即使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也值得天使們全神貫注地去做。

由此可見,行為本身並不能說明自身的性質,而是取決於我們行動時的精神狀態。工作是否單調乏味,往往取決於我們做它時的心境。人生目標貫穿於整個生命,你在工作中所持的態度,使你與周圍的人區別開來。日出日落、朝朝暮暮,它們或者使你的思想更開闊,或者使其更狹隘,或者使你的工作變得更加高尚,或者變得更加低俗。

一個伐木工人到一家木材廠工作。這裏的報酬不錯,工作條件也很好,所以他非常珍惜這個機會,決心好好幹。

第一天,伐木工人拿著老板給他的利斧,在劃定的範圍內砍伐林木。這一天,他砍了15棵樹。老板看到後稱讚說:“不錯,就這麼好好幹!”工人受到鼓舞,顯得更有勁頭了。第二天,伐木工人仍然非常努力工作,但是他隻砍了12棵樹;第三天,他擔心自己昨天偷懶了,更加努力,結果隻砍了9棵樹。

伐木工人感覺非常慚愧,他跑到老板那裏說明了情況。老板詢問了各種狀況後,就對他說:“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麼時候?”工人似有所悟:“我整天努力砍樹,一直沒有磨斧子啊!”就這樣,問題的症結終於找到了。伐木工人隻把砍伐樹木做為大事,卻忽略了“磨斧子”這種小事,結果隻能使自己的工作效率越來越低。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磨刀”上敷衍,隻能使自己在工作中感覺吃力。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隨意應付,都需要我們做到位,才能獲得良好的預期。

在學習中,一些人偷懶,結果延誤了個人發展;在工作中,一些人借口環境不好偷懶,結果失去了自我成長的機會。由此可見,“偷懶”恰恰浪費了寶貴的時光和自我提升的機會,看似“聰明”的做法卻是愚蠢的行動。

年輕人要謹記,每一件事都值得我們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應該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去完成。

小任務順利完成,有利於你對大任務的成功把握。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便不會輕易跌落。通過工作獲得真正的力量的秘訣就蘊藏在其中。

在西點,約翰·拉姆森將軍相信:“每一件事都值得我們去做,這個道理對於學員和軍官都是一樣的。這樣,你才可能脫穎而出。”

全力以赴需要高度的責任心、敬業精神和嚴謹求實的態度,它要求你必須付出數倍於別人的努力,並膽大心細,才有可能取得超越他人的成績。事實上,各種工作是由無數工作細節組成的,每一個工作環節都十分重要。因此,以高標準、高要求規範自己,把每一項細小的工作落到實處,做到完美,才會有效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