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出了正月,鄉裏召開工作會議,總結過去,表彰先進;主要領導輪番講話之後,老秘書主持會議作總結講話:根據糧庫反饋的數字,我鄉去年糧食大豐收,獲得了曆史上有記錄以來最好的成績,但總體來看糧食畝產並不高,與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希望各位回去之後再接再勵一一提防今年春旱,半冬沒下雪,要及時搶墒播種。老秘書看稿越讀越沒勁,哪個農民不想多打糧,哪個農民不比他會種地;草草收尾,他宣布會議進行最後一項,為獲獎者頒獎。二玲子獲得了先進計劃生育工作者的榮譽,上台領了一大張獎狀;台下象起哄架秧子似的拍著‘劈嚦吧啦’的掌聲。上台領獎的人沒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坐在台下的人也沒失去什麼壞處,散會聚餐一樣喝酒吃飯。食堂的酒菜還沒有上桌,二玲子被婦聯主任叫到她的辦公室,喜盈盈地說:過幾天縣計生委要召開一個係統內的先進事跡報告會,給咱們鄉裏一個指標,鄉裏決定讓你參加。會期兩天,要在城裏住一宿,你回去準備一下。二玲子聽到要去縣裏開個什麼會,人生地不熟,說什麼也不肯去。婦聯主任勸道:‘你別不去,這不僅是你個人的榮譽,也是咱們全鄉的榮譽,來之不易。你要不去,到時我代表鄉裏怎好上台領獎。你不要有啥顧慮,旅差費由鄉裏報銷,開會期間村裏給你誤工補助。計生委還要給予你們個人物質獎勵,聽說是台電視。’二玲子聽明白了自己並不搭啥,意外地還能白得台電視,不由心動,問道:‘到時我去哪兒找你呀?’婦聯主任笑了,她說:‘不用你找我,到時咱倆一起坐車去。’二玲子聽到坐車,心裏發怵,寧願自已走去。婦聯主任更喜歡二玲子了,他說:‘暈車不怕,堅持一會兒就到了,坐習慣就好啦。’令二玲子沒有想到的是去縣裏當先進遠不像在鄉裏這麼輕鬆,不僅要上台發言,而且還要準備演講稿,幸好婦聯主任已經替她想到了。
第二天宣傳部門派來了宣傳幹事,要采訪宣傳二玲子的先進事跡,以便配合計生委召開的會議;婦聯主任作了介紹,同時請求宣傳幹事用他生花妙筆為二玲子也寫篇大同小異的發言稿。宣傳幹事就是當年來生產隊采訪過的記者,說起話來二玲子並不感到陌生,他對二玲子也格外親切。開始工作吧,從哪兒說起呢?二玲子分不清哪是主要的,哪是次要的,從頭說起吧。先說自己第一個做了結育,起到了率先垂範的作用,手術之後身體反而更好,一點不耽誤幹活兒,影響一大批人主動實施了手術。很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接著又挨家做說服教育工作,苦口婆心爭取一批抱觀望態度的人響應了國家號召,當然有些私房話不能說。每成功一例她都會親自陪同到衛生院實施‘手術’,以自己的四妯俚為例,就是從自家親屬開始的。很好!事例具體生動,真實可信。這樣全村前後有二十幾名育齡婦女做到了結育或采取避孕措施。當然,還剩幾名頑固不化的沒有實現計劃生育。也好!不能一下做到百分之百,能有百分之九十幾已經很高了。二玲子在宣傳幹事啟發誘導下覺得沒啥可說啦。可宣傳幹事卻感到還缺點什麼,文章結尾處落在數字上,那是領導講話的事,與他要寫的文章或二玲子的發言似乎無關。怎樣做到主題既突出思想又深刻呢?圍繞著計劃生育政策他開動腦筋。二玲子所做的工作的確控製了人口數量,但當事人都是被動接受,缺少主動響應國家倡導晚婚晚育的人。他問二玲子村裏有沒有該結婚而沒結婚的青年;二玲子一愣,難道不等結婚就想讓人家不生育?但看宣傳幹事沒有這個意思。她想一下說:‘有阿。’宣傳幹事問:“叫啥名,也種地嗎?種很多地吧!”二玲子說:‘叫尤梅。是種地,也打鐵。’宣傳幹事一拍腦門,對了!就要這樣的人。他對二玲子說:‘為啥不結婚?這不是把精力放在學手藝,首先想著發家致富嗎!她家過得挺富裕吧。”二玲子有些發懵,這都是哪挨那兒呀?人家過得是不錯,從要啥沒啥,到不愁吃不少穿,可與計劃生育啥關係,再說打鐵的手藝也不是現學的;至於為啥不結婚,外人誰說得清。她看宣傳幹事在稿紙上筆走遊龍。片刻,宣傳幹事放下筆對二玲子說:“好,我給你讀一遍。’讀著讀著他皺起眉頭,寫得太沒文采了。二玲子說,他來記,被二玲子帶溝去了,通篇不少大白話。二玲子聽到最後,也不甚滿意:說她怎麼勸說尤梅不要早婚,樹立遠大理想,從而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尤梅再老實,她也不能那麼欺負人,不讓人結婚吧?她堅持說這樣寫不行。宣傳幹事頭一回碰上這麼“死”心眼兒的人,給領導寫稿也沒這麼挑剔過。他說:你自己再仔細看一遍,還有哪兒不行,我一起改。二玲子拿過稿看了兩行,就出問題了,有的字認不準。她怕宣傳幹事看出破綻來更加難堪,隻好停下。宣傳幹事問她是字不認識呢,還是他寫的不認識?兩方麵的原因都有。宣傳幹事說:大概意思能看下來吧,如果按照這個意思你寫,怎麼寫呢?二玲子以為讓她自己寫,那可是拿鴨子上架一一難了!一次英子寫作業問她“哭’字咋寫,她告訴英子這麼寫‘器”。第二天英子放學回來把她好埋怨:老師說了,人咋哭也哭不出四隻眼睛啊!二玲子要去找婦聯主任說說幹脆別讓她去開會了。她若是不去,少了一個典型事例,宣傳幹事也就少了一篇報道。他耐下心來說:這樣吧,按照我寫的意思,用你自己的話讀出來,我就知道咋改了。二玲子讀,宣傳幹事不時地記;看來這篇稿隻好給她用了,他要重新寫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