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3)

‘十一”的時候,鮑國平回到了村裏,見尤梅姐倆家裏地裏以及山上忙得不亦樂乎,有心想幫把手,幹多幹少總能幹點,可姐倆說啥也不讓;他也不願因自己的到來而耽誤姐兩幹活,第二天早飯過後,不用相陪自己隨便走出尤家。他到小賣部買了煙酒,徑直去看老會計。

老會計的兩個小兒子已相繼結婚,老伴兒也已去世,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把老骨頭也該去火葬廠啦。目前他跟小兒子一起過,頭天晚間聽說鮑國平回來了,沒想到第二天就拿禮物來看自己。他很激動,任由鮑國平把東西放到炕上,拉著對方的手,端詳片刻似乎不認識啦!反而被鮑國平扶一下,兩人共同坐下。鮑國平問侯他身體挺好?他忙答還行!感覺能活兩年。他這才注意到禮物,看著鮑國平說:“你來看我!咋還帶東西?”

鮑國平說:‘一晃幾年過去啦,回來一趟不容易;不帶點啥,我不好空手進院阿!算是一點心意吧。”

“你這是放假了,還是請假?”

‘是放假,也是退休。退休後單位決定返聘我,回去之後還得上班。’

‘我幹不了啥啦,隻是吃閑飯。”他隨手拿起一瓶酒,接著又說:“在這兒吃飯吧,吃點啥?”

“煮大楂子吧。大鍋煮的大楂子幾年沒吃啦,那飯味香。”

老會計起身去叫兒媳婦準備煮飯,要煮得爛一些;鮑國平跟著也走出裏屋,並要求在飯鍋裏烀上幾個土豆。倆人來到屋外,站在院裏能看到左鄰右舍的糧食垛,雖然還沒有完全上場,但哪家能打多少糧,老會計心中有數。由此說到誰家的糧食將產最多,全村的糧食總量大概有多少,比以前生產隊要翻幾倍。。一樣的人,一樣的地,結果卻不同,農民吃穿真的不愁啦。鮑國平問尤梅家能打多少糧食?老會計說:她家糧食雖打不多,但這倆個孩子挺能幹,將來日子錯不了。鮑國平說:

‘我回來看看大夥兒,也是不放心她倆,總覺得愧欠她們。當初如果不多事,姑家再堅持二年,在老家也熬過來啦;表哥不會過早死,今天也是姐倆的一點依靠。’

老會計歎惜一聲說:“尤千裏的死,我覺得挺對不住他。我要不是顧忌與曹家的老情麵,出頭攪和一下他們的婚事,大概就不會發生後來的事。”

“老會計,快別這樣說。要這樣說,我這當表叔的更感到愧疚。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拆一門婚,當時我不也沒說什麼嗎?也是尤梅這孩子命苦,柱子又那樣死了。因此我想請你留心一下,有合適的對象再給介紹一個。”

“這事我還真琢磨過。可是南北二屯,年齡家底都合適的一一’

鮑國平見老會計沉吟,沒有直接說下去,他感到老會計在為難。他想到是不因為當初尤梅與柱子婚事的反複,今天才讓人不再敢為她介紹對象,他說:

‘老會計,你別怕落埋怨,咱們介紹的是對象,成與不成在她們。無論成不成,我都會感謝你。’

‘你還謝我啥!我是怕落埋怨的人嗎?但這事也要兩下差不多才行。’

這時,房建喜騎著雅馬哈摩托駛進院來,又悄無聲息滑到他二人身旁。在城裏騎摩托和在農村買四輪車都是令人羨慕的事。老會計說:

‘行阿!喜子,騎上摩托啦。’

“我想騎摩托,一是買不起,二是買不到。這是借人家的。”房建喜回答老會計的話,同時下了摩托又加一句:“怎麼樣,說到哪兒啦?”

“嘮到那兒,我們在說一一”老會計剛要說出口在討論給尤梅介紹對象的事,但他感到房建喜的問話是另有所指就收住口,轉而看著鮑國平。

鮑國平解釋說:‘他去車站接我,我就先到了他家。在他家裏,我們隨便說了些事。’

房建喜說:‘我師傅下車打聽了你,也打聽了大夥兒,想今天請你們吃頓飯。這好事能落下我?這不,我就急急趕來啦!還有誰沒請到?我騎摩托跑。’

老會計說:“請吃什麼飯,能回來看看大夥兒,我們心裏就挺高興啦。’

鮑國平說:“我姑的死,勞累大家忙前跑後給安葬出去,既然我回來了,不請大家喝杯酒吃口飯,表達我的感謝之情,我的心裏過意不去。要不我怎麼出這個村,以後還咋回來。’

老會計沒有反駁的理由,也說不出不去,隻好默許鮑國平的安排。鮑國平對房建喜說:“我看大夥兒都挺忙,中午請怕耽誤幹活,就安排到晚上吧。剛才我答應在這兒吃中午飯,你呢?我看也別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