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3)

整潔的校園,封閉式的管理;孩子們脫去臃腫的冬衣,換上五顏六色的春裝,在寬敞的操場上相互追逐遊戲,一片喧笑熱鬧的場麵。在早已安裝好大門的兩邊、三麵院牆上,於新用廣告粉塗畫了各式新鮮的卡通形象。煥然一新的校園風貌,令人見了會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新來的鄉領導在人們的陪同下,站在村部辦公室的窗前,回望著眼前的一切,由衷地讚歎道:‘好!很好!”這位領導就是當年的記者,在宣傳部門曆練幾年,作為後備幹部被派到鄉政府任職;職務是付書記代著付鄉長,大有下屆選舉時在鄉裏出任鄉長之勢,即使不能順利當選鄉長,也有把鐵交椅在鄉裏坐定啦。或許是為了解下麵的基本情況,或許為了給自己造勢,他已在全鄉各村走了一圈,最後來到這裏。稱呼領導的職務當然不能帶“付’字,那麼叫他是書記還是鄉長呢?人們私下裏揣度,直接叫鄉長或許他更願聽些。他被大家讓著第一個進了屋,沒等坐穩,就向曹向東說:

‘曹村長,你是真佛難見阿!給你們打過兩次電話,都沒人接;要不是昨天碰上辛會計去鄉裏商量買房,今天我還不敢來呢,怕吃你的閉門羹。’

曹向東說:“鄉長,你一到任,我們就聽說了,沒啥工作可彙報的,也就沒去見你;在這兒等兩天,等你來視察指導,見沒有動靜,,也就都回家各忙各的去了,還以為你把我們給忘了呢!是不?辛會計。昨天他回來一說,今天我們這不都來啦。”

二玲子給鄉長及兩位鄉裏的陪同人員倒水,聽曹向東說完,接著話立馬說:

‘可不,我說鄉長不能忘了咱這兒;最後來咱這兒,一定是認為咱這兒沒說沒挑。’

辛中良說:‘真的。早就盼著鄉長來,以後好多支持工作呢。’

鄉長說:“支持工作是應該的。但要從哪方麵做起,我在農村工作沒啥經驗,走一走,看一看,聽聽你們的經驗介紹,取取經。今天到這兒一看,果然不錯。你看這學校蓋的,全鄉數第一。下次鄉裏開會,我作為主管教育的鄉長,要讓其他各村的幹部來看一看,學習一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曹向東說:“鄉長,可別這麼說。我們也是沒辦法。原先的校舍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是挺著頭皮幹的。”

鄉長說:‘這就對了嗎!解決溫飽之後,不發展教育,發展什麼?!讓老師們也過來坐一坐,談談感受,是不工作熱情更高啦?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為了鼓勵全鄉的教育事業,就是要樹立這樣的先進,做到典型引路。’

二玲子聽到有模範可當,雖不明確有啥好處,但也忙去叫老師們;曹向東明白,當先進不易,但當了典型更難,尤其是於新更不具備當模範的潛能,他忙把話攬向自己這邊說:

‘鄉長,我們可不想當啥典型。當初生產隊時是先進,結果包產到戶時拖了全鄉的後腿。今天你還是多指導一下我們的工作,找出我們不足之處。’

辛中良說:“鄉長,你站得高看得遠,農村這點事還不早就裝在心裏。我們能不能成為先進,還不靠你指點。”

鄉長說:“聽說你以前開米麵加工廠,現在又想開飯店了,我看行。現在農民生活富了,吃點好的喝點好的也應該,誰不想好吃好喝!開業時隆重一些,你搞個剪彩儀式。”

辛中良說:‘鄉長,你可要到場啊!’

鄉長說:‘當然。把飯店辦得有特色點,多聯係幾戶農民種些不上化肥的蔬菜,養些不喂添加劑的雞鴨豬;現在不是提倡綠色食品嗎?你就打這個牌子。飯店不僅要為全鄉百姓服務,也要吸引更多的城裏人來光顧。啥是企業家?你就是企業家!不隻是自己發家,也帶領村民們共同致富,你就是我們鄉的農民企業家。你說是不是,曹村長?”

鄉長把話頭轉至辛中良身上,又一下拉回到曹向東頭上;他似乎有意想刺激一下曹向東:你不想當先進,還有人想出名。先進典型事例的樹立,是體現領導者的工作成績,曹向東身不在其位,似乎還領略不到這層含義。

老師們在二玲子的引領下,你推我讓進了屋;鄉長起身上前握手問候。幾位老師也明智,順便帶過來椅子凳子,相互擁擠都坐下。雖然多了幾名老師,但場麵也不大,還不足以施展鄉長的才華,他說:“為了培養祖國下一代,老師的工作是辛苦也是光榮的,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因此,我們不僅要肯定老師們的教學成績,也要在教學實踐中,幫助老師們解決實際困難。今天我很高興看到村裏蓋了新校舍,改善了教學環境,老師們教學積極進一步提高。下麵請老師們說說工作中還有哪些困難,或者說今後有哪些打算。”老師們麵麵相覷,又看看於新和曹向東,的確想不出有啥困難,還不是按部就班給孩子們上課,到時考試放假。眼看就要冷場,鄉長不愧為領導,不缺少開各類會的經驗,啟發人們的思想比老師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還熟練,他說:“比如說,為了振奮孩子們學習精神,是不該美化一下校園,栽些什麼樹?”於新馬上接著說:“阿?!這個事己經跟村裏說啦。村裏也答應等植樹時給運些樹苗回來。”鄉長轉向曹向東問:‘計劃栽些什麼樹?’曹向東說:“這個還不清楚,按往年的經驗,無非是楊樹或鬆樹。”鄉長說:“楊樹少栽或者不栽,主要是樹毛兒太煩人,孩子們更煩。’這點引起老師們的共鳴,每當楊樹結籽開花時,輕飄飄的樹毛兒滿天飛,揮之不去躲之不及,令人煩不勝煩;那麼就多栽些鬆樹吧!可鬆樹又長得太幔,於是有的老師建議栽些榆樹也行。鄉長說:‘榆樹長得七扭八歪不成材,對孩子們的成長沒有教育意義。要不這樣吧,到時看情況,我找苗圃幫聯係些理想的樹苗。”盡管鄉長沒說什麼樹苗,但老師們聽了還是很高興。校園裏栽上樹,既能象楊樹那樣盡快成蔭,又沒有樹毛兒的煩惱;氣氛有了幾分活躍。鄉長又說:‘有了這麼好的校園,今年的兒童節打算怎麼給孩子們過?’老師們聽到問話,一時間愣住了,搜腸刮肚還真想不出什麼新花樣。於新說:“往年都舉辦些跑跳、遊戲之類的文體活動,買點筆、本等文具發給孩子們;然後放假一天,老師們也跟著休息。”她說完自己也覺得寡淡無味。鄉長說:“這樣哪行!為給孩子們過個愉快的節日,要想法有些氣氛才好,比如說唱個歌跳個舞。”於新說:“以前也有過,但排練時同學們就已知道了內容,到演出時也就沒啥興趣啦。”鄉長思索了一下,似乎也找不出好的方法。他說:“要是把全鄉的孩子組織到一起過節,人多一定能熱鬧。’於新說:‘一定能熱鬧。放假的那天,有不少孩子往中學跑,因為中學有鼓號隊。”鄉長說:“你們也可以組成個鼓號隊,隻不過規模小點,吹吹打打讓孩子們聽了也高興。’於新說:‘這事以前也想過,一是學校沒那麼多的錢,再說教室場地也不諧調。村裏有錢還要以蓋校舍為主。”鄉長說:‘今年你組織吧!我回鄉裏研究一下,說不定兒童節舉辦一個全鄉集中在一起的運動盛會!到那時你們也可參加表演。”當他得知於新和曹向東是一家時,更加放心了,村裏沒有理由不支持學校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