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昔日的抗日名將,在曆史和人生的關鍵時刻做了極其錯誤的決定,采取了極其錯誤的行動。
當時我軍主力擔負在各地剿匪重任,縣城常備隊兵力有限,情況十分危急。417團副團長丁原昌率四個連隊火速趕到鳳凰縣城,一部分兵力在縣城補充設防,一部分兵力趕到鴉拉營和得勝營與龍雲飛匪兵交戰。匪軍敗逃木裏山區,三天後又糾結在一起攻打宜哨,被我軍擊潰。我軍分四路追擊,占領龍雲飛的老巢總兵營。
龍雲飛沒料到解放軍的戰鬥力這麼強,也料不到他自己和同夥的部隊如此不堪一擊。他思前想後,已是走投無路,隻得帶著兒子和親信潛伏鳳凰、麻陽交界處的深山老林之中。
麻陽、鳳凰兩縣好幾萬苗、漢人民在人民政府、解放軍和民兵的幫助下,自發組織起來,在方圓幾十裏的交通要道設崗放哨,並堵截了連綿不斷的大山的各個出口。
機會成熟了!我軍組織群眾和民兵開展萬人大搜山行動。搜山群眾與解放軍混合編成數千個小組,帶上獵狗,每人帶了六天的幹糧,手持長槍、短槍、長矛、鋤頭、柴刀等進山,布下天羅地網。
搜山軍民有時翻攀懸崖,有時鑽進地穴,有時跳越裂罅,有時趟過溪河。山裏蚊蟲多,荊棘密,晴雨不定。軍民克服了重重困難,不斷縮小包圍圈。
搜到第五天,軍民身上的幹糧吃得快完了。
突然,解放軍某排排長曲榮和文化教員張引聽到一位苗族組長呼喊:“有土匪從山洞裏跳出來了!快追啊!”
一問才知道,這個苗族組長帶領組員搜到一個山洞口附近時,獵狗狂吠不已。這位苗族組長用長矛往裏猛戳,突然從洞裏竄出七八個匪兵,推開組員奪路狂逃了。
曲榮和張引分成兩路朝組長手指的山窩包抄過去。這時,前方五六百米處響起了機槍聲。原來,那邊的搜山小組也發現了匪兵,我軍的機槍朝匪兵逃匿的地方開火了。
槍聲一響,原本寂靜無聲的山窩裏突然鑽出數十名搜山軍民,大家一齊往前追趕。
曲榮和張引剛衝到半山腰,走投無路的匪兵端著機槍、長槍迎麵撲來。曲榮立即指揮大家隱蔽並進行還擊。當場打趴了三個匪兵。
剩下的匪兵掉轉頭,朝山林深處幾個小茅屋逃去。
軍民們將那幾個小茅屋團團圍住,並迅速靠攏。
搜山的群眾說,小茅屋裏不會有農民,因為農民都參加到搜山隊伍裏了。他們還說,這幾個茅屋可能原本就是土匪的點煙報信的哨崗。
軍民們與匪兵進行了短短幾分鍾的火力對射後,幾個茅屋都靜了下來。
“活捉龍雲飛!”軍民們怒吼著衝了進去,看到這樣一幕:
一間屋後,躺著龍匪的軍師田瑞清的屍體。
一間屋的窗下,躺著龍雲飛的兒子龍奎元的屍體。
一間屋的後溝裏,躺著大肚子的“苗王”龍雲飛的屍體。這個曾經阻擊日寇令日寇寸步難前的英雄人物,竟以這樣可鄙可悲的方式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