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囂塵上

【釋義】囂:喧鬧。塵上:塵土飛揚。原形容軍中消息普遍傳開,議論紛紛。現指反動言論非常囂張。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六年》。

公元前575年,鄭國背叛晉國而倒向楚國,晉國出兵征伐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援,楚共王親自率軍攻擊晉軍。不久,兩軍在鄙陵(今屬河南)擺開陣勢,準備大戰一場。

交戰那天,楚共王登上一輛高高的戰車,觀察晉軍的陣容。他的叔父子重特地派太宰(專管王家內務的侍從官)伯州犁在共王身後陪侍。因伯州犁是從晉國投奔過來的,他了解晉軍戰法,楚共王可以隨時詢問他。

楚共王望了一番後問伯州犁:

“那邊有些人騎著馬左右奔跑,這是為什麼?”

伯州犁回答說:

“那是他們在召集各軍將領。”

過了一會,楚共王說:

“看,將領們都集中到中軍了。”

“是的,那是他們共同討論作戰計劃。”伯州犁肯定地說。

看了一會,楚共王又發現了新的動向,說:

“現在他們怎麼又設起帳幕了。”

“這是他們在虔誠地祈禱。”

“帳幕撤去了。”

“看來要發布命令了。”伯州犁判斷說。

“啊,人聲喧鬧得好厲害,地上的塵土都揚起來了。”

“這是在填井平灶,擺開陣勢。”

果然如此,楚共王很快就發現了新的情況,問道:

“他們都上了車,不過,車左車右的人都拿了兵器下來了,這是為什麼?”

“這是他們下車宣誓。”

“是否就開戰了?”

“不知道。”

“咦,為什麼軍士們上車後又下來了?”

“那是他們向鬼神祈禱。”

從楚共王與伯州犁的問答中可以看出,晉軍紀律嚴明,指揮有方,步調一致,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果然,兩軍交戰後,楚軍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