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2007投入情感是最重要的(二)(2 / 3)

我能夠看見的隻是他們在上課響鈴以後安靜下來,坐直了,仰著臉,心神或亂或靜。

通過幾個星期對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的片段閱讀和人物分析,他們已經能夠把握住人物的發展基調了,今天的作業是續寫小說——當許三觀知道一樂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而這個妻子與別人生的兒子又打人闖禍,傷者家長三番五次催討——我在這裏放下小說,讓學生們給出下麵的故事進展。

十個人一組,熱烈地討論了一節課,開始發表看法了,居然有人想到,讓許三觀帶上兒子去賣血:“反正不是自己的兒子。”而小說裏,這個時候的一樂才九歲。還有人想到讓許三觀的妻子去做妓女:“幹這個來錢比賣血還要快。”

肢體衝突、跳樓、自殺、刀砍、槍擊,都被想到了,這些就是潛藏在他們內心裏的解決問題的最後辦法?我看見,隻有這些極端的想法,才讓他們興致盎然,平淡的解決方式顯然沒人有興趣。是什麼經曆在暗中提示了他們,熱衷於把痛苦推衍到極致?

溫潤、和善、柔軟的力量,沒有人從這些角度去想。

18.今天沒有課,好無聊

這是最初兩次作業中常見的句子:今天沒有課,好無聊。

為什麼無聊?一個同學說,高考太緊張了,終於考完了,一下子鬆下來,很難再抓緊。有課的時候沒辦法無聊。我理解他們離不開慣性中被動的強製的充實,一旦沒有課,沒有了強製,人就像在真空中浮著,不知道該幹點什麼。

我說,希望你們盡快體會到:今天沒有課,過得好充實。

19.賣力氣

課間,那個學生慢悠悠走過來,匆匆說了一句:老師上課這麼賣力氣?

我還沒弄懂他究竟要表達什麼意思,他就走掉了。

這話我琢磨了好幾天,沒琢磨出結果,好像一種譏諷嘲笑,又好像一個旁觀者看穿一切以後的大徹大悟。

不準備再琢磨了,我想,我是準備當一個好老師的,但是,不能要求他們八十個人中的每個人都準備當一個好學生,我們本來就不在一個對等的角度,付出不一定非要等同於收獲。

每一次上課,我都能清理自己的思想,轉述我對現實和寫作的感受,分享自己的思索成果,這就是幸福的。不苛求他們一下子全理解。

賣力氣,是高級的讚美。

20.有人說,這個課輕鬆

相信他們不是惡意的,甚至是在表揚我,可我拒絕這種表揚。

我說,對於你們每一個個人,我確實沒給予壓力,但是,對於你們全體,我絲毫沒有放鬆過。

我的原則是,絕不會把一個沒有準備的人突然拎起來回答問題,不會強加我的個人意願給另一個人,更痛恨那種以各種招法羞辱懲治恐嚇學生的老師,但是,如果把這理解為輕鬆,就是“奴性”思維。

很清楚,我不準備讓哪個人不及格,但是,我的底線是持續不斷地給他們以軟壓力,這是我的方法。

21.新聞

學生們對周圍世界的冷漠和不關心實在超出想象。隻要和自己無關,無論多麼重大的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我問起一個新聞,八十人中隻有一個知道,細追問,他偶然撿了別人丟棄在石凳上的一張廢報紙,順便看了幾眼。大一學生得到新聞資訊的渠道少得很,僅有的幾台電視懸在學生食堂的高處,即使正播新聞,也隨時會有人轉台,換成肥皂劇。

那些重大或微小的時事新聞,在這個所謂全球化的時代,時刻觸碰著人們的底線,每個成年人都應當及時了解,得出他自己的判斷。不能讓這些生於

1989年的又一代青年知識分子以為這世界上他準備承受的就是作業,就是分數,就是考試,就是學位證書,就是好工作,就是賺大錢過著人上人的日子。

我想,我有責任告訴他們最近世界上正在發生著的事情。進入

11月,我們的課上加了“十分鍾時事”。

22.物傷其類

11月26號,在電視上看到了“肖誌軍事件”*的報道。在看電視之前,我也隻是掃過一眼報紙上的文字標題,沒有特別關注。不能不承認影像的力量,我看到屏幕上那個猥瑣的男子正守著白布裹著的屍體,想撫摸又不敢撫摸,想接近又很怕接近,想哭號已經哭號不出來,那一立一臥的是一生一死的兩個人啊。

11月27號上課,我對學生們講了我了解和看到的事件始末。我說,作為事件,它幾乎包含了當前中國社會問題的所有關鍵詞,而作為一個人,我有物傷其類的感覺。

下麵有人在發笑。也許,他們覺得老師不該這麼脆弱和感性?

我不能把我的感受強加給他們,我也沒能力把我看到的完全用語言描述出來,我們不是在多媒體教室,不能給他們重現我所看到的畫麵。

當我說到,那個死去的叫李麗雲的孕婦隻有二十二歲的時候,他們中間發出一陣歎息,很快下麵平靜了,我說,這個死去的女孩曾經在電影學校讀過一段書,他們又歎息一下,很快又安靜。

肖誌軍事件:2007年11月21日,孕婦李麗雲因呼吸困難在同居男子肖誌軍陪同下赴醫院檢查,醫生發現孕婦及胎兒均生命垂危。然而由於肖誌軍拒絕在手術單上簽字,醫院無法作為,導致孕婦及胎兒均不治身亡。

我已經注意到了,對於他們,很多社會新聞都好像遙遠而孤立地存在著,而我們的大學生是“驕子”“學子”,高傲著呢,和那些社會蕪雜茫茫人流似乎不搭界。我反問他們,誰敢說這事情不會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比如孫誌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