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太陽照常升起(2)(1 / 3)

可是心裏總像有根刺。他不說,但我知道。德語課我去上了一年半,其間班裏的同學陸陸續續去了德國。中途有一個女生來讀了一個暑假,她在歐洲的一條遊輪上工作,像水手一樣隨船漂泊,到岸停留。我的朋友對我說,真羨慕這樣像小石頭一樣的人,別人踢到哪兒,就跟著滾到哪兒,哪兒都不久留。恐怕我要變成一棵樹了,一直種在這兒。

後來我去南方讀了研究生,再後來我去了北京工作。他很少給我打電話,有一次我抱怨,覺得他不拿我當朋友。他說:“我想,可我都沒有什麼新鮮的可以告訴你,再說了,看你天天那麼忙。”

他是個好人,也是個好朋友,每次我回家他都找我去看一場3D的巨幕電影,這是我們的傳統。看完電影坐著聊天的時候,他會問我新的男友怎麼樣,新的實習有沒有意思,又去哪兒玩兒了。末了總會說:“真羨慕你呀。”

我說:“不知道你羨慕我什麼。”其實我知道,他覺得才華浪費在這兒太可惜了,他覺得生活每天都是不停地重複,雲、樹、街口賣水果的小攤兒,7年了,打球時候穿的是同一件球衣,出校辦事坐的是同一輛公交車,電話號碼都沒有換一個。在這個一切都在變的年代,好像唯一不變的就是他自己。這真是個讓人沮喪的事實。他也約會姑娘,可這些姑娘不管高矮胖瘦,都像是批量生產出來的,談論的話題除了吃喝拉撒簡直沒有任何新意。這種生活讓他喘不上氣,他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時間黑洞,別人都在往前過日子,而他永遠留在同一天。

我說:“那咱倆換,你幹嗎?”他說:“我當然願意啊,你今兒在這兒,明兒在那兒的,永遠都抓不住你。放了假就去旅遊,多沒心沒肺啊,想家了周末還能回家陪爸媽待兩天。工作又輕鬆又有意思,天天看你這微信圈裏的照片又是酒會又是慈善派對的,老外比中國人都多,還有義工活動什麼的,這才叫生活啊。”

我想了想,決定還是不告訴他生活的真相吧。在北京頻繁搬家,每次和我的全部家當一起被塞進一部陌生的麵包車方向不明地穿過城市我都心慌。包裏永遠帶著一把軍刀,可工人管我多收錢我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說出來有什麼意義呢?十幾歲到異鄉考試,下了飛機一個人都不認識,大半夜下著大雨打不到車,自己拖著幾十公斤的大箱子走了兩站路找住的地方;7月南方酷暑,學校不肯提供宿舍,我頭發一根一根往下滴汗,不知道自己是住蒸籠一樣的閣樓還是燒錢住酒店。可這有什麼好和他講的呢?前兩天出事兒的重慶大廈,我去香港的時候也在那兒提心吊膽地住過一晚,還不是為了省錢?那些有dress code的派對,我第一次參加的時候也窘迫得一晚上心跳加速,每次語法說錯我都咬自己的舌頭,我又怎麼和他形容這種尷尬呢?這些照片上的光鮮,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心酸。可是因為都是自己選的,所以半點兒後悔都沒有。我知道安定和冒險我隻能選一個,不管對還是錯,你都不能訴苦,這是遊戲規則。

去年10月,他博士要畢業了,準備找工作。那會兒我在北京已經一年了,多多少少也有朋友給我提供內部招聘信息,我給他打過電話,問他是否感興趣。很可惜,我無法提供和他專業完全對口的工作機會,但每一個工作我都保證充滿吸引力。不出我所料,他最後也沒有把簡曆發給我。他最後簽了本地的一所研究院,待遇其實也還好,隻是恐怕要默默熬些年頭才有出路。所裏的人也都有各種背景和關係,他的怕是太薄弱,吃苦和委屈也肯定少不了。

他念書的城市是我的家,我在那兒生活了9年,他已經住了10年,而且還會繼續住下去。10年,同一條街道,每年同一時節花開,對麵的商場在同一個日子打出折扣廣告,旁邊的小學課間操的音樂從未改變。

他的每一篇日記我都會看,他說他想念前女友,他說工作沒意思,他說後悔沒出國,他說他活得想吐。有時我會給他傳的千篇一律的照片批奏章一樣挨個打個讚,他拍食物,拍上班的路,拍每一天的雲,拍我們吃過飯的小餐廳,他拍下來所有循環重複的和波瀾不驚的。

翻出字跡已經要褪色的德語筆記,我也會想起來17歲的夏天,每個周末去做3個小時的廣播聽寫,用德語介紹京劇和烤鴨,下課一群人一起去吃味道特別的鐵板茄子。班上發展出了兩對情侶,一對孩子現在已經老大了,一對早就分手。有一次上完課我們一起拍了張照片,照片裏我穿的牛仔褲甚至現在還在衣櫃裏,可當時前額的劉海早就已經剪掉。那天之後的4年裏,我去了三十幾個不同的城市旅行,買各種顏色的裙子,睡過無數個陌生的小旅館,喝了幾百瓶酒,拍了上萬張照片,幾乎每一張裏我都試圖笑得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