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太陽照常升起(5)(2 / 3)

我不知道我和我的同伴裏有多少人能在這一生旅行到丹佛,死在丹佛,或者72小時驅車不停越過田野。薩特說:“人被迫自由。”海德格爾解釋得更露骨:“我們常常以’別人都這麼做‘這樣的想法逃避自由。”大部分人都欠了運氣和勇氣,或者被漫長的集體生活訓練出聽天由命的慣性,於是隻能繞著組織劃出的小圈子一天天打轉。我並不鼓勵學習“垮掉的一代”,也不要做嬉皮士,可連嚎叫都沒有試過的人生,真的值得過嗎?生命是需要奇跡去滋養的,即使太陽沉入大海,即使路遙馬亡,一輩子也不過是數十年的事,我寧願選這一條孤獨又沒有回程的路。我知道在路上的某一個地方我會看到珍珠在遠處綻放光亮,也會看到所有的星辰展露笑顏。知道自己無法忍受無所事事地過一生,這已經給了我全部力量。實在孤單的時候我就大聲唱歌,等待藍色火花在我心中爆裂,等待一輛車載著我沿這條大道風馳電掣駛向丹佛。

像候鳥飛過大地

2014年3月的最後一個夜晚,我從夢裏驚醒,大口呼吸,起來喝了杯冰水,終於久違地清醒了。窗外已經是春天,盡管大把的春意還隱藏在夜幕之下。

我不記得這一年春天是如何來到這城市的,有一個周五加班到深夜走出大樓,暖暖的微風吹在臉上,比羽毛還溫柔。我驚訝極了,連續的霧霾天氣讓我把暴露在戶外的時間縮到不能再短,躲避空氣中有害顆粒的同時竟然連季節變換也一並錯過了。

這一個月我難得地遠離人群,花了很多時間和自己相處。或者說,試圖跟自己講和。慢慢地,我發現,我耐不住孤獨是有原因的,我內心的世界太小了,反省不了幾個小時就開始重複,畫圈一樣繞著幾個孤零零的念頭打轉。我又太容易被外界打動,完全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反麵。從2013年10月起我開始寫感恩日記,記錄下生活裏小小的驚喜,美好的天氣和不經意間的快樂。講幾個讓我想起來就會笑的片段吧。

1

2014年3月27日,空氣汙染指數超過500,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去聽一場講座。講座地點在雍和宮附近的諾基亞孵化器項目大樓,走進大樓時我唏噓不已,昔日風光的科技巨頭,現在半座樓都荒廢掉,不知是要重新裝修還是已經換了主人,夕陽映照到大大的玻璃窗上,橫七豎八的建築材料也被塗上一層溫柔的光。

講座是簡裏裏講她在德雷伯英雄學院的經曆,這所學校是矽穀有名的投資人提姆·德雷伯創辦的,目的是挑選出最棒的創業年輕人,把他們變成改變社會的英雄。我一直喜歡這所學校的性格,天真,不媚俗,沒有規矩。簡裏裏不緊不慢地把那麼有意思的故事娓娓道來,緩緩的聲音自有力量。這世界有天才,可天才也會跌倒,就連被德雷伯選為改變世界的英雄,其實心裏也一樣會有彷徨和恐懼。但就算拿了一把爛牌也不妨玩下去,堅持坐在牌桌上才有翻盤的機會。講座結尾處一張幻燈片上就隻寫了一句話:“我會失敗再失敗,直到我成功為止。”我瞬間被這句話打動,心裏一片敞亮。

約翰·肯尼迪的登月演講裏有句特別出名的話:“我們選擇登月,我們決定在這個十年間登月,並且做其他的事情,並不是因為它們輕而易舉,而是因為它們困難重重。”而在1969年之前,蘇聯不知道往太空裏送了多少隻小狗和猴子做實驗,才有了後人的月球漫步。試驗就是這樣,一個點子失敗,做個屍檢,看看哪裏出了問題。然後再試一次,再失敗,直到成功為止。最大的快樂也在這一次次的期待裏,最後的成功反而有點落幕的傷感。

2

我有一個朋友,台灣出生,在美國長大,永遠是笑眯眯的樣子。幾年前他從加州到北京創業,和弟弟一起開了家私房餐飲公司。我在北京無數閃著金光的記憶都和他們做的美好食物有關,無數張照片裏我都在吃,吃,吃。2013年美國獨立日,我們一起開完會往家走,我給他個擁抱,祝他們國慶節快樂。那段日子我忙得要命,人都瘦成一道閃電。第二天他跟我說他給我唱了首歌,還把鏈接發過來給我看。視頻裏他拿著一個小豬玩偶和一個史努比尖著嗓子唱《獅子王》的主題曲《今夜愛無限》。片頭他說,這首歌送給一個特別的朋友,我們都叫她小超女,她創造了很多神奇。整首歌被他唱得慘不忍睹,可是我哭了很多次。過了半年我又找出來這個視頻,再次被感動,尤其是最後那句歌詞:“不管是貴為國王還是賤為浪子,這份愛已足夠讓你珍存最美好的向往。”半年前我覺得自己擁有世界、朋友、夢想、前途,半年後太多都已凋零,我被生活困住,裹足不前。但我一直相信自己可以擁有最美好的愛和支持,我也會堅定地走下去,即使我已經沒有了王國,隻是個流浪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