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
【釋義】靡靡:柔弱,萎靡不振。香豔的或低級趣味的格調。指黃色、低級的音樂。
【出處】南宋·羅泌《路史·後紀十三下》。
春秋末年,晉平公花費了大量財力物力,在都城郊外,建造了一座奢華的宮殿。他在此賞歌觀舞,大宴賓客。並請晉國著名的樂師師曠來演奏和品評。師曠雙目失明。但常辨音而斷凶吉,並對晉王進行勸戒。
有一回,晉平公大宴群臣,酒酣之際,晉平公得意洋洋地說:“做國君最快活。”
這時,師曠正坐在他身邊,就搬起麵前的琴朝平公擲過去,晉平公趕緊避讓,琴碰在牆上摔壞了。
晉平公就問:“大師,你擲誰呀?”
師曠說:“剛才好像有個無恥小人在我身邊說話,所以擲他。”
晉平公說:“剛才是我在說話。”
晉平公手下的人要治師曠的罪,平公說:“放了他,我要把他的話作為警戒。”
還有一次,晉平公問師曠:“我已經快70歲了,想學點什麼,恐怕已經太晚了吧?”
師曠說:“那你把蠟燭點上吧。”
晉平公生氣地說:“做臣子的怎麼可以跟他的國君尋開心呢?”
師曠說:“我老瞎子怎敢戲弄君王?我聽人說,青少年時好學,就像朝陽的光芒;壯年好學,就像中午的陽光;老年好學,就像燃亮的燭光一樣。在燭光下行走,跟在黑暗裏行走,哪個好呢?晚年學點東西,不是等於增加了夜晚的亮光嗎?”晉平公讚歎說:“你說得對極了!”
一天,晉平公設宴款待來拜訪的衛靈公。席間,衛靈公讓隨行的一個名叫涓的樂師為晉平公演奏曲子助興。晉平公就叫涓樂師坐在師曠身旁演奏。可是,沒等音樂奏完,師曠突然用手按住琴,說:“停下來!別演奏了!”
晉平公等人都很驚訝,就問:“為什麼?”
師曠說:“這是亡國的樂聲,千萬不能再演奏了!”
平公問:“你根據什麼這樣說?”
師曠說:“這首曲子是商朝一位叫延的樂師所作。紂王無道,延就編了許多柔弱、萎靡、頹廢的樂曲,供紂王享樂之用。商紂王沉緬於聲色犬馬,就在這種靡靡之音中亡了國!”
然而,晉平公沒有聽從師曠的勸阻,仍然熱衷於這種靡靡之音,不理朝政。不到三年,他就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