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魎
【釋義】魑魅:古代傳說山裏、湖沼裏的鬼怪。魍魎: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用以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率軍征討小國陸渾。路過洛陽郊區時,為了炫耀武力,他竟公然在周朝境內陳兵示威。
周定王非常驚恐害怕,急忙派大臣王孫滿,帶上許多禮品,去慰勞楚莊王。楚莊王對周定王派來的使臣十分無禮,耀武揚威地向王孫滿問道:“你們周朝王宮裏珍藏的‘鼎’是個什麼樣子?大小輕重怎麼樣?”當時的“鼎”是周王朝最高權力的象征。楚莊王問鼎,就表明他有奪取周王朝政權的野心。
王孫滿含蓄地說:“鼎上鑄有妖魔鬼怪等圖像,這是為了使老百姓都了解妖魔鬼怪的凶惡形象,即使到了山林水澤之處,碰見‘魑魅魍魎’也能識別躲避。要得到王位,不在於有沒有鼎,而在於有沒有很高的威望。現在周天子地盤雖然已經不大了,但是他的德望還在,所以,鼎的輕重是不能詢問的。”
楚莊王聽了王孫滿的一番議論,考慮到自己實力還不夠雄厚,沒有達到“問鼎中原”的程度,特別是威望還不足以服人,便帶兵離開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