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思鳩

青少年時代

就在法國大革命的號角奏響前一百年,即“太陽王”路易十四的絕對專製下的1689年初,法國波爾多省附近的拉伯烈德莊園主色貢達先生的第一個兒子呱呱墜地了。此時,一位名叫夏爾·路易的乞丐前來乞討,按照基督教的古老傳統,這一窮漢為新生兒拿洗禮盤,莫名其妙地做了這個小孩的教父,這位嬰兒的名字也因此稱為夏爾·路易。他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孟德斯鳩。

色貢達家族是個古老的、出過不少文官武將的“穿袍貴族”家庭。出身於這一家庭的孟德斯鳩對自己的門第引以為榮,認為自己的家庭是屬於那種值得稱道的在不知不覺中擺脫了貧賤而創業者又從不炫耀的“較好家庭”。在這個家庭裏,他的高祖父因得寵於女王,得到饋贈的孟德斯鳩領地而成就了家業。從此之後,這個家族的姓氏便與這塊土地緊緊連在一起,並為這塊不起眼的領地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殊榮。而與此同時,這一家族的母係所帶來的豐厚嫁妝也增添了家族的實力。孟德斯鳩的祖父成功地贏得了波爾多高等法院院長女兒的芳心,並得到院長庇蔭下所帶來的實惠——購買了波爾多法院庭長之職,使得這個家族飛黃騰達。他的父親從軍入伍,雖相貌出眾,才華橫溢,通曉事理,但卻一貧如洗。可喜的是他娶了一位血統高貴而又善良的貴族小姐為妻,這樁婚姻又為孟德斯鳩家族帶來了拉布萊德莊園和大片葡萄園。但這位樂善好施、信仰虔誠的年輕母親,在孟德斯鳩僅7歲時,便溘然而逝。

孩童時的孟德斯鳩一直在奶娘家的磨坊裏過著簡樸而艱苦的農民生活,這個操著一口方言,說話像唱歌似的“農民”孩子,在他11歲時,就隻身前往巴黎聖母院附近的朱伊教會公學,從此開始了他五年的求學生涯。

在那裏主要學習了拉丁文、地理、法國曆史和數學。在這期間,他為不信仰宗教的思想家蘇拉寫了一篇辯護論文。學業結束,完成了論文答辯,並宴請同學之後,孟德斯鳩於1705年9月14日離開朱伊回波爾多。之後在波爾多大學攻讀法律。

經過三年學習,於1708年7月29日孟德斯鳩取得法學畢業證書,於同年8月12日又獲得了學士學位,同年同月14日在波爾多高等法院就任律師。但是,他的學業是在不良的條件下完成的。一位名叫拉普拉斯的先生在1709年10月5日寫給財政總監的信中說道:“由於法律教師責任心不強,波爾多法學院已空無一人,特向閣下報告。”在孟德斯鳩求學期間,情況可能沒什麼區別。

1707年在拉布萊德住了一段時間後,朱伊公學的安德裏歐教士著手為他的學生孟德斯鳩在巴黎尋找一位能接受他的律師。1708年6月6日,他寫信告訴孟德斯鳩,莫朗神父已在為此奔波,並說:“他答應為我尋找一位能幹的人,以便建立有益的聯係。我自己也已同巴黎的一位著名的律師談起此事,他的兒子曾在此念書。他答應物色一位合適的人,而且還表示,如果有一位能幹的博士與他共事,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思想萌芽時期

人們不知道安德裏歐教士物色的這位作為孟德斯鳩指導教師的律師的姓名,孟德斯鳩從1709到1713年就留在巴黎。初次在首都度過的這段日子,對於孟德斯鳩的司法職業培訓和後來的法官生涯,肯定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朱伊公學和波爾多大學法律係苦讀多年之後,在巴黎的這些日子拓寬了他的視野,使他對生活的藝術有了一定的了解,為今後在法律方麵取得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的性格,他那略帶享樂主義色彩的愛好,促使他不放過任何機會地享受巴黎社交生活提供的各種可能性。

何況,他才思敏捷,興趣廣泛,辦事專注,善於思考,因而博得許多人的好感。孟德斯鳩留下了一部法律學習筆記,共6冊,題名為《法律篇》。

這部筆記為我們提供了1709至1713年間孟德斯鳩在巴黎的一些情況。

從這部內容多樣、冊數很多的筆記中,我們看到了孟德斯鳩從青年時代起是怎樣進行工作的。他向內行和專家請教,閱讀他感興趣的佳作,隨手作些筆記,把聽到的和讀到的精彩內容都記下來。他總是不露聲色地把與別人交談中得到的有意義的內容記錄下來,一生都這樣,因而積累了許多筆記。

孟德斯鳩以青年人的激情,帶著對西塞羅這位羅馬大演說家和大政治家的敬仰,寫就了《論西塞羅》,此後他從未修改或潤色。這篇至今仍保持當年原貌的文章,語言規範、詞句精煉,預示著《論法的精神》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