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關係營銷(1)(2 / 2)

競爭者也是合作者

當思科公司與微軟公司推出彼此競爭的安全方案時,兩家公司的航線似乎要發生碰撞。但是,隨後兩家公司的CEO坐在了一起,他們談的是進一步加強合作的事。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和思科CEO約翰·錢伯斯表示,雙方在一些市場將繼續保持針鋒相對的競爭,但他們也會攜手合作,以確保其產品互通。

2007年,雙方正式宣布將在7大領域加強協作,這7大領域當中包括安全、移動計算、信息技術架構和統一通信係統等。

在這幾個領域,雙方將安排工程師,以確保其產品的互通性。微軟和思科的銷售、宣傳部門將更好地讓客戶了解雙方合作的情況。兩家公司的管理者也將加強溝通,給客戶帶來更清晰的合作信息。

對此,鮑爾默說:“作為競爭對手,我對思科存有許多的敬意,但我對自己公司的敬意更多。如果他們想競爭,那就放馬過來吧。我保證約翰也會說同樣的話,那非常好。我們已經學會用一種尊敬的方式說話。”

錢伯斯同意兩家公司將大力開展合作。他承認這將很困難,但他說,思科和微軟別無選擇,隻能攜手合作。

在市場上,企業的營銷活動除了推銷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之外,還要爭取與那些擁有與自己具有互補性資源的競爭者協作,實現知識的轉移、資源的共享和更有效的利用。企業要與競爭者結成各種形式的戰略聯盟,通過與競爭者進行研發、原料采購、生產、銷售渠道等方麵的合作,可以相互分擔、降低費用和風險,增強經營能力。種種跡象表明,現代競爭已發展為“協作競爭”,在競爭中實現“雙贏”的結果才是最理想的戰略選擇。

2006年,為從戴爾公司手中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並提升渠道占有率,索尼公司宣布將向戴爾筆記本電腦用戶每位提供500美元的以舊換新補貼,與此同時還將向解決方案提供商支付額外的傭金。

為了扭轉過去兩個季度業績增長減緩的勢頭,戴爾出台了一係列措施,其中也包括為渠道提供的折扣等。索尼立即做出回應,索尼位於美國加州聖何塞的IT產品部門將把補貼活動延續更長的時間。索尼的合作夥伴——解決方案提供商Westwood公司高級客戶經理安德魯·克蘭茨表示:“我認為這是一項非常好的措施,戴爾為爭奪市場不惜采用任何手段。因此,從它手中搶奪市場的任何舉措都值得鼓勵。”

根據索尼的補貼計劃,除為戴爾筆記本用戶提供500美元換機補貼外,索尼還將為所有的筆記本用戶提供300美元換新機補貼,前提是用戶須換購其VaioBX係列筆記本。這一折扣已相當不錯,因為VaioBX係列筆記本的起始售價僅為1171美元。此外,Westwood公司也可從每售出的一台VaioBX筆記本中獲得40美元的額外傭金。索尼表示,無論是換機補貼還是提供給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傭金兩項活動都會延續一段時間。

戴爾是全球第一大PC廠商,在市場份額上遙遙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但過去一段時期,戴爾的業績並未達到預期目標。為了借此機會從戴爾手中奪取更多市場份額,霍華德·斯丁格就任索尼CEO之後對索尼在美國的IT部門進行了重組。事實上,索尼和戴爾的關係包含競爭與合作兩個層麵,除了在PC市場相互較勁之外,雙方在很多領域還是親密的盟友。例如,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斯丁格就邀請戴爾董事會主席邁克爾·戴爾同台參與他的主題演講。此外,兩家公司都堅定支持下一代DVD標準——藍光標準。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如今的經濟環境下,兩家企業的關係既可以是競爭者又可以是合作者。

競爭對手的確可以給企業帶來威脅,但合適的競爭對手能夠加強而不是削弱企業的競爭地位。合適的競爭對手帶來的好處可以歸為四個方麵:增加競爭優勢,改善當前產業結構,協助市場開發,遏止其他企業的進入。激烈的競爭會把競爭對手趕向絕境而導致嚴重後果,反之,接受“協同”競爭的思維方式,企業與競爭對手尋求共同利益,就可能使雙方互惠互利。

建立良好的供應商關係

華為的幾乎每一家供應商都曾遇到類似這樣的考問:為了響應客戶的需求,你必須使你的管理更高效、組織更靈活、伸縮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