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究竟在讀什麼?
讀大學,究竟在讀什麼?大致說來,我認為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知識,既有通用知識,也包括專業知識;第二個層次是方法;第三個層次,是讀“無用之書”。
先談第一個層次。知識,包括通用知識和專業知識兩方麵。專業知識好理解,如英語專業就是要全麵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譯各方麵的能力,中文專業就通常是寫得一手好文章,廣告專業就是能設計出漂亮的廣告作品,這是你以後的工作中最基本的技能。
而通用知識,指無論你的專業是什麼,但以後在大部分工作崗位中都能用到的知識。最常見的,一是計算機運用,你未必要成為計算機專家,可以不會組裝電腦,不會重裝係統,更不會編程,但至少應該會熟練使用Word、電子表格、幻燈片這三大辦公軟件,而且打字的速度不能太慢,還要能夠進行上網、收發郵件、電子文檔管理等常規運用——在21世紀,這可是白領們的入門級知識。
其次是英語。如果你打算一輩子隻在中小城市的中小公司混,隨隨便便找份工作,那可以不理會英語,隻需要應付完四級英語考試拿到學位證即可。但你想以後發展得更好,英語,就是一個繞不過的檻。目前,英語是全球最占優勢的語言,也是最大的市場。頂尖的科技論文是用英文發表的、各種軟件的編寫和硬件設計也都是采用英語編寫的,外交更是英文的天下……在這種世界趨勢下,缺少英語技能,無疑會失去許多機會。
然而,掌握了這些技術層麵的“學問”,就能說明你是一個合格或者優秀的大學生了嗎?就能把你和非大學生們區分開來嗎?就能讓你在求職中脫穎而出嗎?
記得在一篇博客上看到過一則有趣的麵試題:你開著一輛車,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你經過一個車站。有三個人正在焦急地等公共汽車。一個是臨死的老人,他需要馬上去醫院。一個是醫生,他曾救過你的命,你做夢都想報答他。還有一個女人/男人,她/他是你做夢都想娶/嫁的人,也許錯過就沒有了。但你的車隻能再坐下一個人,你會如何選擇?
看上去,這是一個困難境界,無論你選擇救誰,都具備充分的理由,但同時也會令另外兩個人陷入困境。這道題目亦具有多重含義,它可能是一道簡單的性格測試題,也有可能是一道排列組合的選擇題,考查你統籌安排的功夫,還有可能是一道概念置換的邏輯題,考查你的邏輯推理能力……據說,在那場麵試的200個人中,隻有一個人給出了最恰當的答案並最終勝出,他的回答是:“給醫生車鑰匙,讓他帶著老人去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我的夢中情人一起等公車!”他從設定的語境中脫身出來,“置身事外”,把自己從選擇的主體,轉變為被選擇的對象,重新優化組合,讓每個人都各得其所。
這樣有意思的麵試題還有很多,如一家營銷策劃公司的麵試題:請寫一篇少於150字的短文,其中需包含以下五個元素:郭敬明、第五大道、科羅拉多清真寺、芝華士十八年、跨界自由;一家投行的麵試題:假定一名律師每小時可以賺200美元,也可以每分鍾打200個字,律師應該雇用一個每分鍾隻能打50個字的秘書嗎?為什麼?
……
這樣的麵試題,很多時候並沒有學校試題那樣的標準答案,要寫出靠譜的答案,憑的可不是1+1=2這樣的知識,更不是能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麵有多少位這樣的記憶力。
麵試題並不能說明全部,但它仍然透露出,僅僅具備技術層麵上的“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夠的,並不能讓你在工作崗位上瀟灑自如。何況,這些技術即使不上大學,在各種培訓班、職業學校都能學到,甚至比大學生的技術學得更好。比如影視動畫專業,職業學校可能第一天就讓你上機操作,並且百分之八十的課程都在講具體的技術,都在教你怎麼做,而大學的影視動畫專業,有可能先花一半的時間來講動畫的源流、曆史等和技術無關的課程,到後麵1/3的時間才讓你上機。同時,技術又是容易模仿和超越的。同樣是電視剪輯,一個工作一年的新手,完全可能超過工作十年的老師傅——編輯軟件,並不是隻有少數人才能學的高精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