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1)

○水仙操。

右:舊說伯牙學鼓琴於成連先生,三年而成。至於精神寂寞,情誌專一,尚未能也。成連雲吾理由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與伯牙延望,無人。至蓬萊山,留伯牙曰:“吾將迎吾師。”刺船而去,旬時不返,但聞海上水汩汲漰澌之聲。山林窅冥,群鳥悲號,愴然歎曰:“先生將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終,成連刺船而還。伯牙遂為天下妙手。

○公無渡河,本《箜篌引》。

右舊說朝鮮津卒霍裏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發攜壺,亂流而渡,其妻隨呼止之,不及,遂溺死。於是其妻援箜篌而鼓之,作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公墮而死當奈何!聲甚淒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以其聲語麗玉。麗玉傷之,乃引箜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麗玉以其聲傳鄰女麗容,名曰《箜篌引》。舊史稱漢武帝滅南越,祠太乙後土,令樂人侯暉依琴造坎言,坎坎節應也。侯,工人之姓。後語訛坎為空也。

以上以上樂府琴曲。案上諸語說多出《琴操》等書,《琴操》紀事好與本傳相違,今兩存者,以廣異聞也。

○長門怨。

右為漢武帝陳皇後作也。後,長公主嫖女,字阿嬌。及衛子夫得幸,後退居長門宮,愁悶悲思。聞司馬相如工文章,奉黃金百斤,令靈解愁之辭。相如作《長門賦》,帝見而傷之,複得親幸者數年。後人因其賦為《長門怨》焉。

○婕妤怨。

右為漢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妤,徐令彪之姑,況之女,美而能文。初為帝所寵愛,後幸趙飛燕姊娣,冠於後宮,婕妤自知恩薄,懼得罪,求供養皇太後於長信宮,因為賦及《紈扇詩》以自傷。後人傷之,為《婕妤怨》及擬其詩。

○銅雀台,一曰《銅雀妓》。

右:舊說魏武帝遺命令其諸子曰:“吾婕妤妓人,皆著銅雀台中。於台上施八尺繐帳,朝晡上酒脯粻Я之屬,每月朝十五,輒向帳前作妓樂。汝等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後人悲其意而為之詠也。鑄銅雀置於台上,因名為銅雀台。

○四愁,七哀。

右:《四愁》,漢張衡所作,傷時之文也。其皆以所思之處方朝廷,美之為君子,珍玩為義,岩險雪霜為讒諂。其流本出於《楚辭》、《離騷》。《七哀》起於漢末。如曹植《明月照高樓》、王仲宣南登霸陵岸,皆《七哀》之一也。

○同聲歌行。

右:漢張衡所作也。婦人自言幸得充閨房,願勉供婦職,不離君子。思為筦簟,在下以蔽匡床;思為衾幬,在上以衛霜露。繾綣枕席,沒齒不忘焉。蓋以喻當時士君子事君之心焉。

○定情篇。

右:漢繁欽所作也。言婦人不能以禮從人,而自相說媚,乃解衣服玩好致之,用敘綢繆之誌。若臂環致拳拳,指環致殷勤,耳珠致區區,香囊致扣扣,跳脫致契闊,佩玉結恩情,自以為誌而期於山隅、山陽、山西、山北,終而不答,乃自傷悔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