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從天降

埃及首都開羅國際機場,金碧輝煌的候機大廳裏,人群來來往往,笑語連篇。此時已是11月23日的深夜,已快到夜間11時,從雅典飛到開羅的班機的預定抵達時間到了。候機的人們擁到寬大明亮的玻璃窗邊,翹首夜空,焦急地等待著班機的降落。

飛機預定抵達的時間已經早過了,但是遲遲聽不到飛機的轟鳴聲,也看不到飛機在天空中的蹤影,候機的人們不由得開始緊張起來。

突然,機場的廣播響了:“迎接波音737客機的各位先生們、女士們,飛機推遲到達,飛機推遲到達!”這意外的消息使大家心中浮起了一種不祥的預感,都開始為機上的親友們擔心。

接機的人們哪裏料到,他們的親友已落入恐怖凶魔的手中,正一步步走向地獄的邊緣。

11月23日,星期六。晚上 8時零5分,埃及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客機從雅典機場準時起飛,飛往開羅。

幾分鍾後,飛機結束了爬升,轉入了平穩的水平飛行。那燈火輝煌、猶如鑲嵌著光彩奪目的珍珠般的雅典古城,漸漸地被拋在了後麵。

飛機離目的地開羅還需一個半小時的航程,而且這條航線一向是很安全的。機長哈尼·賈拉勒往駕駛椅背上稍靠了一下,臉上露出了輕鬆的表情。這位經驗豐富的機長曾在埃及空軍服過役,得到過多枚軍功勳章,退役後加入埃及航空公司工作,主飛開羅——雅典的航線。他技術精湛,精明強幹,頭腦冷靜,在將近20年的飛行中,從未出過任何差錯。

安靜祥和的客艙內,兩位空中小姐正忙於給乘客分發報刊雜誌,準備飲料。機艙內回旋著優美動人的阿拉伯音樂,更增添了幾分輕鬆、恬靜的氣氛。

這時,突然有4名衣著考究的阿拉伯青年從座位上“騰”地站了起來。變魔術般地掏出了手槍和手榴彈,又麻利地將黑色頭罩套在頭上,隻露出凶光外射的眼睛。他們揮舞著武器,向乘客們大聲喝道:“都不許動,飛機被劫持了,誰動就打死誰!”

頓時,機艙裏一片嘈雜,女人的尖叫和孩子們的哭喊響成一片。不多時,大部分乘客便把身子縮在座位上,不敢出聲了。

與此同時,一名歹徒已衝入了駕駛艙。他左手舉著拉出了弦的手榴彈,右手握著打開了保險的左輪手槍,對著機長賈拉勒的腦袋,大聲命令著:“飛機被我們控製了,我命令你飛往利比亞!”

賈拉勒心中一緊,遇上劫機了。但這位智勇雙全、經驗豐富的老機長仍保持著頭腦的冷靜,他知道,如果飛機飛往利比亞將會給埃及帶來巨大損失和麻煩。但是,如果拒絕劫機犯的命令,不僅自己會立刻送命,還會使全機乘客的安全難以保障。他急中生智地說:“飛機沒有那麼多燃料,飛機在飛到利比亞之前就會掉到大海裏。要麼是飛往開羅,要麼飛回雅典,或者飛到意大利也可以。”

劫機者無可奈何,考慮了一下,又命令道:“那就飛往馬耳他,執行命令!”

賈拉勒考慮到馬耳他和埃及兩國相處得不錯,在那裏也許會得到營救。於是,飛機掉頭向西,向馬耳他飛去。

當飛機上的乘客得知飛機已掉頭飛行,飛行目的不明,個個驚慌失措,如坐針氈。他們原想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飛到金字塔的身邊,沒想到卻開始了一場漫長而又恐怖的曆程。

在機艙裏,有兩名劫機犯走到乘客中間,逐個檢查每個人的護照,並把護照統統沒收。乘客們敢怒不敢言,隻得默默地交出護照。

劫機分子走到後排一名男乘客麵前,命令道:“站起來,交出你的護照!”

這個男人站了起來,伸手在口袋裏掏來掏去。正當劫機犯有些不耐煩的時候,沒想到此人從口袋裏掏出的不是護照,而是一把手槍。“砰”槍響了。那名劫機分子猝不及防,胸口中彈,當即倒在地上,一命嗚呼了。

原來,這是埃及當局為了保障國際航班安全的一個舉措,他們在每次航班的乘客中均有便衣保安人員,帶槍護衛。這名手腳麻利的男人,便是保安人員。他擊斃了眼前這個劫機分子後,又迅速把槍口對準其他幾個劫機犯,開槍射擊。

一時間,槍聲大作,子彈呼嘯,機艙變成了戰場。

但是,由於寡不敵眾,從不同方向射來的子彈擊中了這名保安人員。這個勇敢的男人,倒在了血泊中。在激戰中,坐在頭排座位的一名乘客和兩名空中小姐也負了重傷。槍聲、呻吟聲、哭叫聲響成一片,每個人都感到厄運降臨了。

為了躲避子彈,乘客們有的趴在座位上,有的鑽到座椅底下,個個提心吊膽,縮成一團。一名劫機犯大喝道:“都給我坐好,誰也不許亂動,誰動就打死誰!”一邊喊著,這個家夥一邊舉槍鳴槍警告。“啪啪”兩槍,於彈呼嘯著穿透了機艙的頂部,留下了兩個彈孔。不一會幾,擴音器中傳來了空姐顫抖的聲音;“女士們,先生們,請大家坐好,不要亂動,他們是不會傷害我們任何人的。”

由於機艙頂部被打穿,冷空氣從外邊湧入,機艙壓力驟然下降,飛機開始出現失控現象。在兩三分鍾時間裏,飛機陡降,從3萬英尺的高度落到1.4萬英尺,眼看就要墜入大海,機毀人亡。而且由於是低空飛行,加上機身損壞,燃料消耗大,儀表上已出現油料不多的顯示信號。情況萬分危急。

賈拉勒機長趕緊同馬耳他的盧卡機場聯係,請求緊急降落。

馬耳他方麵得知這是一架被劫持的飛機後,不願引火燒身,拒絕了緊急降落的請求,並命令盧卡國際機場關閉了跑道導航燈光。

飛機此時已搖搖擺擺,形勢到了千鈞一發的危急關頭。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賈拉勒機長決定強行著陸。

在蒙蒙細雨中,波音737客機於當晚10時16分迫降在盧卡機場上。飛機剛一停穩,馬耳他治安部隊的300名士兵便奉命趕來,團團包圍了飛機。

乘客們逃脫了被摔死的危險,但厄運並未結束。

劫機分子立即同機場控製台用無線電取得聯係。要求馬耳他當局為飛機提供油料,並要機場派一名醫生來。他們同時威脅,如果有任何人接近飛機,他們就要炸掉飛機。

機場官員回答道,補充燃料之事需要向上級彙報,他們無權決定,但可以馬上派醫生登機。幾分鍾後,一位馬耳他醫生登上飛機,隻見機艙地板上躺著兩具屍體,受傷者還在痛苦地呻吟,整個機艙充滿著濃烈的血腥昧。

醫生在兩名駕駛員的幫助下,又是抬又是攙,從機上送下了7名死傷者,其中包括那名被擊斃的劫機分子、倒在血泊中的保安人員和負傷的兩名乘客、兩名空中小姐。據說,這位身中數彈的埃及保安人員後來竟奇跡般地救活了,回國後被授予“英雄衛士”稱號。

被劫客機在盧卡機場降落後,馬耳他當局立即同埃及、希臘、美國、英國、意大利以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進行緊急聯係。埃及政府擔心一旦飛機離開馬耳他,就會無法控製事態的發展,因此明確要求馬耳他政府不要給客機加油,不要讓客機起飛。希臘外長打電報給馬耳他政府,表示“支持埃及關於不給加油、不讓客機離開的要求”。美國、英國、意大利也紛紛表示支持這一立場。巴解組織執委會主席阿拉法特也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這一恐怖行動,主張嚴懲劫機者。

於是,馬耳他總理鮑尼奇迅速趕到盧卡機場,開始同劫機者談判。總理通過機場控製台無線電問:“你們是誰?你們的要求是什麼?”

劫機者聲稱,他們是代表某個“埃及革命組織”,他們這次行動是為了“阿拉伯的正義事業”,“決不是要傷害任何人”,“但是,無論如何,決不放棄劫機而投降”。劫機者惡狠狠地宣布:“你們必須立即給飛機加油,否則,我們就將殺死人質,每隔一小時槍殺一個,直到滿足我們的要求為止。”

鮑尼奇總理婉言拒絕了加油的要求,並規勸劫機者作出明智的選擇。他說:“馬耳他政府同情阿拉伯事業,如果你們放棄劫機,將會得到馬耳他政府的公正對待和諒解!”但劫機者堅決拒絕了勸告,除了一再要求給客機加油外,沒有提出其他任何要求,使談判難以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