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9章 逆境與挫折(4)(2 / 2)

許多事情成敗的關鍵往往就取決於最後一次努力。沒有這最後一次,以前的所有拚搏奮鬥都可能前功盡棄;有了這最後一次,便奠定了勝利的階梯,即可另辟天地,過去的艱難曲折也苦盡甘來。

逆境中的“南瓜家教”

在縣城讀高中那年我17歲。在一次課外活動中,我和幾位同學一同把外衣堆在操場邊上,結果一位同學裝在衣兜裏的手表不見了。那時,手表很值錢,老師經過盤問、推斷和猜測,認為我偷手表的可能性最大,原因是:我是班裏唯一沒有手表的人。受此大辱,我很生氣。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一陣慷慨陳詞之後,作不屑與之為伍狀,背著行李回家了。

回到家,我向父親哭訴了我的委屈,他沒說什麼,照樣沉默著侍弄他那幾棵南瓜。父親在院子裏種了3棵南瓜,瓜秧順著靠在北牆上的幾根木棍向上蔓延,結了大大小小十幾個南瓜。其中,一個結在根部的南瓜挨著地,父親怕被雞鴨糟蹋,就用一個鐵籠子把它罩住了。鐵籠子裏的南瓜不斷地長大,漸漸充滿了籠子,可是,父親沒有要吃它的意思,南瓜仍然緩慢地在鐵籠裏生長著。

我很快就後悔了當時的衝動,可也沒有勇氣返回學校,天天被苦惱折磨。這天,我愁腸百結地坐在院子裏看父親侍弄南瓜。父親說,今天就吃南瓜餡餃子吧。接著就摘了兩個大小差不多的南瓜,一個是掛在牆上的,光滑圓潤,很好看,另一個就是長在鐵籠子裏那一個,大概被雞啄過,上麵布滿了花生豆似的疤,再加上被橫豎交錯的鐵絲長期禁錮,形狀極其醜陋。父親讓我給母親送去,我首先接住那個光滑的,然後伸出另一隻手去接那個醜陋的,我按照同樣的力量去接第二個南瓜的,結果第二個南瓜掉在了地上。它比第一個沉得多!父親見我迷惑,叫我再切開看看,打開那個醜陋的南瓜後發現它的中間的纖維堅韌牢固,硬得像石頭似的。而那個光滑的南瓜則又軟又嫩,一樣的大小,卻輕很多。母親擦成絲,再撒上鹽,使勁一擠,那個光滑的南瓜隻剩下一小碗瓜絲,而那個醜陋的足足是它的四倍。

父親挖開被鐵籠禁錮的南瓜秧,它的根四處伸展,幾乎控製了整個院子裏的土壤與資源。它是為了吸收充分的養料,這樣才能對抗限製它成長的鐵籠。這個時候,我突然明白了父親的用意。南瓜麵對外來的壓力尚且這樣堅毅,難道我還比不上一個南瓜?

吃完南瓜餡餃子,我踏上了回學校的路。從此,我把自己想象為被鐵籠禁錮的南瓜,盡可能多地汲取各方麵營養,以便有足夠堅強的硬度來抵禦外界的壓力。真的,在後來的人生之旅中,我再也沒有因為磨難而改變過自己的生活。這難道不是生活的勝利?

麵對外來的壓力要選擇堅毅,不能因為磨難而改變自己的生活。

齊心生活下去

和丈夫離婚前,我跟兒子進行了一場艱難的談話,談我跟他今後的生活——沒有父親、孤兒寡母的生活。兒子5歲,我30歲。

“我跟你爸爸在辦離婚,”我說,“這就是說,我跟你爸爸現在就要分開過日子了,我跟你留在這屋裏,他將要搬到另外一棟房子去住。你知道,以前我跟你爸爸過得不好,老是吵架,因為我跟他不再是朋友了。但是他還是你爸爸,他還是同樣愛你,關心你,也會上門來看你,你也可以去看他。不過,咱們將要跟他分開過日子。現在,你是屋裏頂梁的男子漢了,是我的朋友和幫手。當然,開始日子會很難,要曉得,從前我們家的日子過得不算樸素,你看,以至於還不習慣艱難困苦,而我們在一起就能克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