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十足趾折斷者,法與手指同。應用諸方開後。
聖神散
淮烏 白芷 赤芍 白芨 枇杷葉 芙蓉葉(各三錢) 韭根 韭菜(各一兩)用薑汁、韭汁、老酒同調敷。
桃花散
止血。
大黃 黃柏 黃芩(各五兩) 鍛石半斤 同炒。至灰如桃花色。退火收貯,候用。
消風散
人參 防風 川芎 川樸 僵蠶 桔梗 獨活 半夏 肉桂(各一錢) 羌活蟬蛻 當歸(各一錢五分) 南星 白芷(各二錢) 黃芩(三錢) 柴胡(七分) 甘草(五分) 水煎。童便老酒衝服。
辛香散
洗。
防風 荊芥穗(各十兩) 劉寄奴(二兩) 獨活 乳香 明礬 倍子 苦參(各五錢)柏葉 當歸 白芷 銀花 蒼耳子 澤蘭 細茶(各少許) 水煎。入飛鹽一撮,洗之。
安髓散
川芎 香附 白附子 甘草 白芷 相草 牡蠣(各一兩)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清茶調服。
白金散
白芷梢一味為末,香油調敷。
淮烏散
淮烏 川芎 白芷(各等分) 共為細末,薑汁和酒調服。
痹藥昏昏散
草烏(一錢五分) 骨碎補(二錢) 香附 川芎(各一錢) 共為細末。薑汁和酒調服。飲醋冷水即解。
住痛散
杜仲 小茴 大茴(各四錢)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老酒調服。
活血住痛散
白芷 山甲 小茴 甘草(各三錢) 當歸 川芎(各二錢) 獨活 羌活(各一錢五分)木瓜 肉桂 淮烏(各一錢) 草烏 麝香(各三分) 共為細末。薑酒調。作一次服。
尋痛住痛散
乳香 沒藥 淮烏 川烏 川芎 山甲 木香 虎骨 自然銅 赤芍 紫荊皮(各二錢)當歸(一錢五分) 小茴 大茴 沉香 白術 桔梗 牛膝 烏藥(各一錢) 枳殼(八分)甘草 香附 降香節(各五分) 生薑(三片) 水煎服。
加減活血住痛散
當歸 山甲 木瓜 牛膝(各三錢) 乳香 沒藥(各二錢) 獨活 羌活 枳殼(各一錢五分) 小茴 甘草 淮烏 川芎 白芷 人參 大茴 血竭(各一錢) 肉桂(八分) 麝香(一分) 生薑(五片) 水煎。酒衝服。
黑神散
百草霜(即鍋臍煤) 一味。炒至煙盡存性。清油調敷。
(計三十四穴)天關穴(在百會前一寸五分。即前頂穴。)督脈。與湧泉通,屬脾肺二經。
紅花 當歸 劉寄奴 赤芍 陳皮 蘇術 續斷 川芎 威靈仙 乳香 沒藥 如皮傷輕者,頭上浮腫,其勢反重。用原方治之,膏貼穴內,自愈。傷重者,穴內血有一塊,反不浮腫,其勢似輕。其血一阻,周身之血不通。傷血入脾經,一二日遍身如刀刺之,六七日轉入肺經,腹即腫脹,十日後肺漸斃,至十五日準斃其內。醫治用原方。將膏貼湧泉穴,約半月,其血流通即愈。打破者以象皮湯抹淨,不可惹頭發在內,摻藥紅玉膏收之,煎藥原方加骨碎補。
百會穴(在天關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陷中。)乃天關頂門交界之所,受傷時看近何穴,照何穴治之。
頂門穴(在百會後一寸五分,即後頂穴。) 督脈,屬心脾二經。
當歸 紅花 威靈仙 枳殼 烏藥 陳皮 赤芍 澤蘭 五加皮 傷輕者,將膏貼穴內,煎藥用原方。傷重者,傷血即入心經,眼脹頭痛,口發譫語,第三日轉入脾經,遍身赤脹,原方加三棱、莪術。不可用破血藥,第七日還入心經,則無救矣。若打破出血,仍噴不止,用四生湯治之。後用摻藥紅玉膏貼之,血止後,用附子、肉桂等熱藥敷之。
天星穴(在入後發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即風府穴。) 督脈。
澤蘭 紅花 歸尾 三棱 川芎 桃仁 續斷 烏藥 陳皮 莪術 五加皮 骨碎補赤芍 蘇木 薑黃 紫蘇 木香 看傷輕重,以此方減用之,若打破出血不止,急用四生湯止,用象皮湯抹,摻藥以紅玉膏蓋之。
眉心穴(在兩眉頭陷中,即攢竹二穴,一名員柱,一名始光,一名光明。) 足太陽,屬心肺二經。
澤蘭 紅花 歸尾 草決明 烏藥 銀花 續斷 三棱 莪術 受傷不論輕重損破,若不醫治,一百二十日即眼前清盲。
耳後穴(在耳後青脈中,即螈脈二穴。)手少陽三焦經。
川芎 薄荷 當歸 薑黃 澤蘭 五加皮 烏藥 莪術 三棱 肉桂 骨碎補 陳皮傷輕者,七日耳內流血死,傷重者,三日七竅流血死,其藥宜重劑。二三分傷者,不醫後必發毒,左為夭毒,右為脫疽。先用原方清理,出毒之後,以十全大補湯調治,外用腫毒藥治之,其毒由損傷發者,其色紫黑,不由損傷發者,其色紅白。
骨枕穴(在後頂後三寸,強間後一寸五分,即腦戶穴。) 督脈,屬心肺二經。
當歸 骨碎補 陳皮 銀花 烏藥 澤蘭 赤芍 紅花 威靈仙 續斷 五加皮 川芎傷重者,七日頭顱脹而死,甚者爆碎而死,傷六七分者,滿頭脹痛,用原方治之。三四分傷者,不醫發毒,名為玉枕疽。其色初起白,有膿反紅,切不可用刀,須用巴豆半粒,搗爛,安膏上貼之。半刻自穿,若不出膿,用火罐拔之,有鮮血流出可救。無鮮血再用火罐,有血則生,無血不治之症。可救者,出毒之後,服八珍湯數劑,後服十全大補湯。膿黃者脾經,膿清者肺經。
轉喉穴(在頸直人迎俠天突陷中,梭子骨尖上橫左一寸,再直下一寸。) 足陽明氣舍穴,屬心肺二經。
紅花 烏藥 藿香 石斛 當歸 薑黃 陳皮 五加皮 丹參 赤芍 續斷 受傷如刀刺,有時痛,有時不痛,重者七日喉閉而死,治法當用蔥薑熨數次,煎藥加肉桂、石蠶即好,輕者不醫,後喉必痛,用清涼藥治之。
閉氣穴(與轉喉同,亦即氣舍穴。左為轉喉,右為閉氣耳。) 足陽明,屬心經。
澤蘭 枳殼 紅花 烏藥 生地 丹參 陳皮 木通 赤芍 續斷 木香 傷重者,即刻悶倒,周時內用原方易治,過期難治。先將枳殼煎湯,磨金沉香服之,後用原方,照前法蔥薑熨之。
泰山穴(離梭子骨四寸六分) 屬心肝二經。
紅花 當歸 續斷 赤芍 元胡索 烏藥 澤蘭 陳皮 秦艽 丹參 茯神 遠誌 傷重者,實時發喘,十一日死。輕者不喘,二十八日亡。當日醫用原方。二三日醫加破血藥,緩治之,外亦以蔥薑熨六七次,病稍退輕後,用養血行血藥服之即好。
心井穴(在心窩內軟骨上。即鳩尾穴。) 任脈,屬五髒。
木香 半夏 澤蘭 紅花 當歸 陳皮 骨碎補 銀花 烏藥 赤芍 肉桂 石斛傷時不論輕重,積血皆重,傷重者三日死,輕者七日死,俱用原方加五加皮,外照前法蔥薑熨之。極輕者不醫傷血積入髒腑,後必發出,傷入心經,則成心痛,用心痛方治之。入肝經,渾身發瘡,用枳殼、雞子煎紅玉膏抹。入脾經,則成痢疾,用枳殼、蘇葉、查肉各五錢煎,將砂糖衝入服。入肺經,則成痰火,用蘇子、蘿卜子、菠菜子各一兩,白芥子三錢去殼,共為末,以米糖在飯鍋上蒸化,將藥末三錢調入糖內候冷,白湯送下,每日一服,連服數日而好。凡久年者皆效。入腎經,則成白濁,用三聖丸治之即愈。凡遺精夢泄者皆效。
對門穴(在蔽骨下一寸五分,巨闕旁各開二寸,即不容穴。)足陽明,屬心肺二經。
木香 當歸 赤芍 澤蘭 陳皮 烏藥 秦艽 紅花 肉桂 薑黃 藿香 元胡索傷重者五日死,輕者四十九日死。俱用原方,若呼吸稍痛,加蘇木、生地各三錢。
扇門穴(與對門對,男人左對門,右扇門,女人左扇門,右對門。) 足陽明,屬肺經。
澤蘭 紅花 當歸 五加皮 烏藥 陳皮 薑黃 續斷 赤芍 威靈仙 傷重者,渾身發熱氣斷,口齒皆焦黑發臭,七日死,口舌必爛,不爛用原方,若爛加門冬、萆 、射幹、玄參。輕者,四十九日,咽喉閉塞,飲食不能進而死。
血浪穴(在乳直上二寸,即膺窗穴。) 足陽明胃經。
紅花 劉寄奴 歸尾 陳皮 赤芍 薑黃 烏藥 銀花 五加皮 續斷 骨碎補 傷重者浮腫。輕者但痛不腫。俱六十日死。重者原方加桃仁、蘇木,或加大黃。輕者止用原方。
丹田穴(在臍下一寸五分,即氣海穴。) 任脈,屬腎經。
紅花 當歸 澤蘭 續斷 威靈仙 赤芍 木通 豬苓 澤瀉 烏藥 陳皮 薑黃 受傷痛如刀刺,積血甚重,小便不通,用原方治之,過九日者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