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經典寓言

美人的計謀

有一天,一個漂亮的女人在路上走。一個男人緊緊地跟在她身後邊。美人回過頭來問他:“這位生人,你為什麼緊跟著我?”

“我愛上了你,你真是一位絕代佳人哪!”女人微微一笑,說:“我的妹妹跟在我後麵走呢。她的眼睛黑得象夜裏的天空,她比我美十倍呢!”

這個男人高興得轉身就往後跑。跑來跑去,看見了一個老態龍鍾的老太婆在道上慢騰騰地走著。他惡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轉回身去追那個年輕貌美的女人。

追上她就問:“你為什麼騙我?”

“我沒騙你,倒是你騙了我。素不相識的人!你若真愛我,你不會跑去找別的女人的!”這個男人羞愧難當,隻得走自己的路去了。

生活的滋味

同是一個溪中的水,可是有的人用金杯盛它,有的人卻用泥製的土杯子喝水,那些既無金杯又無土杯的人就隻好用手棒水喝了。

水,本來是沒有任何差別的。差別就在於盛水的器皿。君王與乞丐的差別就在“器皿”上麵。隻有那些最渴的人才最了解水的甜美。

從沙漠中走來的疲渴交加的旅行者是最知道水的滋味的人。在烈日炎炎的正午,當農民們忙於耕種而大汗淋漓的時候,水對他們是最寶貴的東西。

當一個牧羊人從山上下來,口幹舌燥的時候,要是能夠趴在河邊痛飲一頓,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種人,盡管他坐在綠蔭下的靠椅上,身邊放著漂亮的水壺,拿著精致的茶杯喝上幾口,也仍然品不出這水的甜美來。為什麼呢?

因為他沒有旅行者和牧羊人那樣的幹渴,沒有在烈日當頭的中午耕過地。所以他不會覺得那樣需要水。

無論什麼人,隻要他沒有嚐過饑與渴是什麼味道,他就永遠也享受不到飯與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麼滋味。

狐狸和胡狼的故事

一隻胡狼和一隻狐狸一起在沙漠裏跑。胡狼問狐狸:“親愛的狐狸,告訴我,你懂幾門學問?”“半門。”狐狸回答說。

“你呢?”“我懂兩門半呢!”胡狼吹起牛皮來。“既然你這麼有學問,你比我高明得多,就跑到我的前麵去吧!”

他們跑著跑著,迎麵碰上一隻老虎。這隻虎肚子癟癟的,看樣子已經有好幾天沒有吃東西了。狐狸對胡狼說:“你快想想辦法吧,眼看老虎就要來吃我們了!”胡狼一看死到臨頭了,嚇得不知道怎麼是好。他苦若地哀求說:“親愛的狐狸呀,我可是什麼辦法也想不出來呀!你快點救救我吧,要不然,咱們兩個就都要完蛋了!”“虧你還那麼有學問!”狐狸很不高興地說。“瞧我的吧,我到前頭去!”狐狸說完,就趕到了胡狼的前麵。

她滿臉堆笑地對老虎說:“老虎大王,我祝你長壽!我和胡狼吵起來了,請你來給我們評評理吧!”“說吧!”老虎肚子餓得咕咕響,很不高興地哼了一聲。

他看著這兩個家夥,心裏在盤算著該先吃哪一個。“你評評理吧:我們捉住了一隻大公雞和一隻小雞,就為怎麼分吵了起來。我說公雞應當歸我,可是胡狼硬說應當給他!”

老虎一聽還有這兩樣味道鮮美的東西,饞得口水都流了下來。他舔了舔嘴唇,問狐狸:“你們的雞都放在哪兒呢?”“就在離這兒不遠的一個山洞裏。”

“小狐狸呀,我得親眼看看這兩隻雞才行。看不見東西,我怎麼評理呀?咱們一起去看看吧!”老虎說這些話的時候,心裏想的卻是一頓更加豐盛的午餐。

他們到了一個洞口。可是,洞口太小了,老虎鑽不進去。於是,他就下了一道命令:“胡狼,你去給我把雞抓出來!”胡狼點點頭,一溜煙就鑽進了洞。

一分鍾,兩分鍾……過了好長時間,還是沒有出來。這時候,狐狸奸詐地說:“這個壞蛋,一進去就不想出來了!說不定他把我們的兩隻雞都吃了呢!”

老虎一聽,氣得渾身的毛都豎了起來。他立即命令狐狸去把那隻卑鄙的胡狼趕出來。狐狸求之不得,一溜煙也鑽到洞裏,見到胡狼,就問他:“怎麼樣?還是你有學問吧?”胡狼慚愧得低下了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時候,老虎在外麵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就吼了起來:“喂!狐狸,你快出來!我都等不及了!”

“沒關係,我的朋友,你就在外麵等著吧!”狐狸對老虎說,“我和胡狼已經和好了!”

聰明人作客

有一個聰明人,他聽說有一個非常慷慨和好客的人。聰明人穿上一件破破爛爛的衣服,就到這個人家裏去做客。主人對這個客人並不太歡迎,甚至都沒有招待他吃一頓飯。

聰明人一無所得,悶悶不樂地回去了。第二天,他穿了一身華麗的衣服,又去找這個人。主人見他這身穿戴,立即把他請了進去,擺上豐盛的酒席,殷勤地招待他。

聰明人冷笑一聲,掏出幾個銅錢,扔到主人的麵前。主人摸不著頭腦,就問他:“你給我錢幹什麼?”聰明人回答說:“昨天我穿一身舊衣服到你家來,你沒有請我吃一口飯。

今天我穿了這一身衣服,你就把我當作貴賓來招待,可見對你來說,重要的不是人,而是他的衣服。聰明人能夠以智慧報答你的友誼,有錢人卻隻能給你金錢。

這幾個錢不是我這個人給你的,而是我的衣服給你的。”聰明人說完這些話,就昂首挺胸地離開了。

正義與邪惡

奇裏村長受盡了魔鬼的苦。後來,他決心要找到魔鬼,並親手除掉它,使村民不再受苦。有一天,奇裏在草原上走,尋找魔鬼。

迎麵碰到一個人,他們互相問好後,對方問:“你往哪裏去?”“我去尋找魔鬼。”村長回答。“為了什麼?”對方問。“我想除掉它,解救村民。”村長答道。這時對方說:“我就是魔鬼。”村長一聽,就向它衝過去,雙方打了起來。奇裏終於戰勝了魔鬼,把它打倒在地,接著拔出短刀,準備下手。

但魔鬼止住了他,說:“村長,且慢下手,你可以殺死我,但先聽我說幾句話。”“說吧。”村長說。“你殺死我沒有一點好處,”魔鬼說,“如果你饒了我,你就有好處。”

“有什麼好處?”村長奇裏問。“你讓我活命,我保證每天早晨在你枕頭下放二十盧比。這樣,一直到你生命的最後一天。”魔鬼說。

村長奇裏一聽到這話,就馬上動搖了,想:我打死它,真的有什麼好處?它又不是世界上惟一的魔鬼。魔鬼有千千萬萬。我饒了它的命,每天就可以得到二十盧比!

於是,奇裏同魔鬼訂了協議,放走魔鬼。第二天早晨,奇裏發現枕頭底真的有二十盧比。村長心裏大喜。這樣,持續了一個星期,村長對誰也沒有說過這件事。

他想:奇怪的是我沒費什麼勁就控製了它的金庫。有一天早晨,村長醒了,手伸到枕頭下摸錢。但沒有一個錢。村長感到納悶,心想,大概是魔鬼忘記了,明天一定會放好兩天的錢的。

但是,第二天枕頭底下還是沒有錢。奇裏又等了一天,還是沒有錢。這時村長冒火了,就出去尋找魔鬼。在同一草原上的同一地方,他們又相遇了。

“喂,騙子!”村長對魔鬼說,“你是怎麼對待我的?”“我得罪了你什麼?”魔鬼問。“你保證每天給我二十盧比,起先我倒是每天收到的,可是現在,我已連續幾天沒收到錢了。”

“村長啊,”魔鬼回答說,“我一連幾天給你錢,後來不給了,你不滿意的話,我們再來決鬥。”村長奇裏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為已戰勝過魔鬼一次。

這一次,魔鬼舉起村長,摔在地上,並且坐在他的胸上,拿出短刀,準備下手。這時,村長說:“魔鬼,你可以殺死我,但請允許我提一個問題。”

“提吧。”魔鬼答應了。“一個星期之前,我們碰麵後進行了較量,我勝了你,為什麼現在我們兩個都毫無變化,你卻戰勝了我?”

“原因是第一次你是為了正義的事業同我決鬥的,而這一次,你找我是為了要錢,為了個人複仇,所以我輕易地戰勝了你。”

時間的富人

從前,在非洲有一個富人,名叫時間。他擁有無數的各種家禽和牲口,他的土地無邊無際,他的田裏什麼都種,他的大箱子裏塞滿了各種寶物,他的穀倉裏裝滿了糧食。

這個富人擁有這麼多的財產,連國外的人也知道了,於是,各國商人遠道而來,隨同來的還有舞蹈家、歌手、演員。各國派遣使者來,隻是為了要看一看這位富人,回國後就可以對百姓說,這個富人怎麼生活,樣子是怎樣的。

富人把牛、羊、衣服送給窮人,於是人們說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比他更慷慨了,還說,沒有看見過時間富人的人就等於沒有生活過。時間在一年一年過去,時間富人老了,生活不幸福了,財產日益少了:牲口越來越少了,土地貧瘠了,穀倉空了。他的身體一年比一年瘦弱了,變成了一個可憐的乞丐。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富人的不幸。

所以,有一天某部落仍派出使者來向富人問好。部落的人對使者說:“你們到時間富人的國家去,要想法見到他,你回來時,告訴我們,他是否象傳說中的那麼富,那麼慷慨。”使者們就出發到遙遠的國家去了。

他們走了好多天,才到達了富人居住的國家。在城郊遇到了一個瘦瘦的、衣衫襤褸的老頭。

使者們問:“這裏有沒有一個時間富人?如果有,請告訴我們,他住在哪裏。”老人憂鬱地回答:“有的。時間就住在這裏,你進城去,人們會告訴你的。”

使者們進了城,向市民們問了好,說:“我們來看時間,他的聲名也傳到了我們部落,我們很想看看這位神奇的人,準備回去後告訴同胞。”

正當使者們說這話的時候,一個老乞丐慢慢地走到他們麵前。

這時有人說:“他就是時間!就是你們要找的那個人!”使者們看了看又瘦又老、衣衫襤褸的老乞丐,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們問:“難道這個人就是傳說中的名人嗎?”

“是的,我就是時間,我現在變成不幸的人了。”老頭說,“過去我是最富的人,現在是世界上最窮的人。”

使者們點點頭說:“是啊,生活常常這樣,但我們怎麼對同胞說呢?”

老頭想了想,答道:“你們回到家裏,見到同胞,對他們說:‘記住,時間已不是過去那個樣子!’”

豺與刺蝟的故事

豺和它的朋友刺蝟一起種了一塊麥地。它們把麥地刨好,清除淨石頭,用荊條籬笆圍了起來。春天,它們又把麥地裏的雜草全部拔掉。在它們的精心管理下,麥穗很快便長了起來,不久麥粒顆顆飽滿了,轉眼間已是收割的時候了。

刺蝟對豺說:“現在我們來分一下,看誰收哪一部分吧!你是收割長在地下邊的,還是收割長在地上邊的?我讓你先挑。”

豺是不機靈的,它回答說:“我要收割長在地下邊的。”於是刺蝟得到了麥草和麥穗;而豺卻隻得到了麥根。又有一次,豺和刺蝟一起種了一些蔥。

它們把蔥栽成行,然後再澆上水施上肥。蔥長得很好:綠綠的葉子,長長的莖。伏天來到了,蔥葉開始變黃了。刺蝟又對豺說:“又到我們收獲的時候了,你想怎麼收?我仍願意讓你先挑選。”

豺說:“這一次,我不願再上當了。我要長在地上的。”豺說完便把蔥葉割下來撿走了。於是刺蝟就把留在地下邊的蔥白全拿走了。這一次,可憐的豺發現自己又上了當。隻好耷拉著尾巴走開了。

鬣狗和月亮

有一條鬣狗找到了一根骨頭,用嘴銜著走。這時候月亮出來了,把影子投在靜靜的水麵上,照得很清楚。鬣狗看見了,以為水裏是塊豬油,就扔下骨頭,鑽到水裏去捉月亮。

它甚至連頭也鑽了下去,可是什麼也沒有找到,因為河水渾濁了,月亮的影子消失了。鬣狗回到岸上,坐在那裏等。水靜了下來,水麵上又出現了月亮的影子。鬣狗又跳到水裏去,可還是什麼也沒有捉到。它這樣做了許多次,始終沒有結果。

這時候又來了一條鬣狗,看見扔在那裏的骨頭,銜起來就跑了,讓第一條鬣狗繼續撈月亮。第一條鬣狗一個勁地撈,直撈到月亮落山,月亮的影子在水麵上消失為止,可是什麼也沒撈到。

第二天晚上,這條鬣狗又回到老地方繼續在水裏撈月亮,但是結果還是那樣。因此,人們常常對那些做事跟這條鬣狗差不多的人說:“你很象那條鬣狗,看見了水裏的月亮,扔掉骨頭,結果什麼也沒得到。”

創傷和欺騙

從前,猴子和烏龜是好朋友。

有一天,它們卻爭了起來。猴子說:“創傷要比欺騙可怕得多。”

烏龜卻說:“受了傷,可用藥物治療,傷口很快會愈合的;而受了騙,卻危害無窮。”猴子說:“那我們倒試試看。”

烏龜說:“我沒意見。”猴子用砍柴刀在烏龜身上砍了一道傷口。烏龜在它的傷口上抹了一點藥。沒多久,傷口便愈合了。

烏龜傷口痊愈後,便跑到一棵油樹下,在樹根底下挖起小蟲來了。等它收集了許多小蟲後,便用胡椒、鹽、油炸起來,做成一道非常好吃的菜。然後它拿起這些東西,爬到樹上,把那些蟲一條條地綁在樹枝尖端,看上去很象是果實。

它幹完後,便到猴子那裏說:“我今天看到一棵結滿果實的樹。你想不想去嚐一嚐?”

猴子問:“那是一棵什麼樹?”

烏龜說:“是一棵油樹。”

猴子說:“我願意去看看,快帶我去!”

烏龜便帶著猴子來到那棵綁著許多條蟲子的油樹下。猴子一縱身便躥上了樹。烏龜馬上跑到狗那兒說:“我看到一隻猴子,它正坐在油樹上。你不想去抓它嗎?”

狗說:“我一定要去抓它。請帶我到那裏去吧。”

烏龜把狗領到油樹附近,說道:“你瞧,它就坐在那上麵,正吃著美味的蟲子。”

狗馬上向油樹跑去。狗一到樹下,猴子便害怕得從一棵樹枝竄到另一棵樹枝上。它將樹上的那些蟲子一個個擲下來,撒得滿地都是。狗貪婪地在地上吃著,它感到味道好極了,越吃越想吃。整整三天,狗老圍著樹轉,舍不得離開。猴子沒法下樹。

它幾天沒吃沒喝,又驚又怕,渾身精疲力竭,變得越來越消瘦了。

三天後,來了一隻豹。狗一見豹來了,馬上跑走了。豹也看到了樹上的猴子。

烏龜過來對豹說道:“你看,這猴子瘦得眼睛都陷進去了,快要餓死啦;瘦骨嶙峋的,身上沒什麼肉了。”

“這倒是真的。”豹說完便走了。猴子總算從樹上下來了。烏龜對它說:“你看;我的傷口已很快愈合了;而謊言所給你造成的危害,至今還沒有了結。瞧,你都餓成這個樣子啦。”

納瑞麗和青年的故事

有一年大旱。一連多日太陽燒灼著大地。田裏的莊稼都已枯萎。河流幹涸了,湖水變淺了。眼看百姓就要挨餓。

於是老人們聚會商議。他們請來了法術高強的巫師。巫師們說:“隻要你們把美麗的納瑞麗獻給水神,水就會充滿湖泊,雨就會潤濕大地。”

老人們來到納瑞麗家裏,對她父親說:“隻有你能夠拯救大家。”

於是父親把女兒領到湖邊。“爸爸,”納瑞麗問他,“你曾經說過:‘要是納瑞麗能夠拯救大家,那就讓她犧牲吧。’這是真的嗎?”

父親答道:“這是真的。”他的臉色陰暗了。“那麼來吧,雨!來救我們的人民!”納瑞麗說。湖裏的水漲高了,浸濕了她的腳。“媽媽,”納瑞麗問道,“你曾經說過:‘要是納瑞麗能夠拯救大家,那就讓她犧牲吧。’這是真的嗎?”

母親說:“這是真的。”她說完用手遮住了臉,不讓人看到她的眼淚。“那麼來吧,雨!來救我們的人民!”納瑞麗說。

湖水漲到了她的膝蓋。“我的爺爺,”納瑞麗問道,“你曾經說過:‘讓納瑞麗為救大家而犧牲吧。’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爺爺沉重地歎了口氣。“那麼來吧,雨!來潤濕我們的土地吧!”納瑞麗說。湖水漲到了她的腰部。“我的姨母,”納瑞麗問道,“你曾經說過:‘為了不讓百姓死去,就讓納瑞麗犧牲吧。’這是真的嗎?”

“這是真的,”大姨母說,她的聲音顫抖了。

“那麼救人的雨,你來吧!”納瑞麗說。

湖水漲到了她的胸部。“伯父,”納瑞麗問道,“你曾經說過:‘為了救人,讓我們的納瑞麗在湖裏犧牲吧。’這是真的嗎?”

“這是真的,”伯父回答,他的眼睛蒙上了淚水。

“那麼來吧,盼望已久的雨,來救我們的人吧!”納瑞麗說。

湖水漲到了她的肩頭。“鄉親們,永別啦!”

姑娘說,“納瑞麗就要在湖裏犧牲了。你來吧,雨!為了不讓別人死去。來吧,快點兒來吧,雨!”湖水沒過了她的頭頂。

空中響起了雷聲,刹那間大雨傾盆而下。第二天,有個青年來到村子裏。他最美麗的納瑞麗的未婚夫。他又絕望又痛苦,用鞭子抽打著吞沒了他那未婚妻的湖水。但是老人們跟他說:“你別抽打湖水。那兒睡著我們的納瑞麗。”

這時候,湖底響起一個姑娘的聲音。

“我的未婚夫!”姑娘的聲音說,“難道你不也會說:‘為了救別人,就讓我的納瑞麗犧牲吧。’你不也會這樣說?”

青年心痛地答道:“是的,我也會這樣說。”這時候湖水突然向兩邊分開,納瑞麗從湖底升了起來。她變得更加美麗了。於是青年攙了她的手,把她領到自己的家裏。

後來納瑞麗和青年結了婚,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對。

此一時彼一時

從前有個叫蘇丹的人。一天,他正在他的國土上漫步,忽然看到一個農夫正在一小塊土地上刨地,刨得如此專心致誌,連一條蛇爬到他跟前纏住他的腳踝都沒有發覺。

蘇丹吃了一驚,大聲疾呼,但是農夫隻是一抖腿把那條蛇撒開了事,根本沒有想把它打死,接著,繼續坦然自若地刨地。蘇丹對農夫那種毫不在意的舉動感到詫異。

“漢子!”他對農夫說,“難道你不知道那條蛇會咬死你嗎?可是你卻象沒事一樣把它撒開了事,還滿不在乎地幹起你的活!”

“陛下,”農夫說,“我每天都可能死。死亡的威脅不是來自蛇,而是來自我正在刨的地。如果我不把所有的力氣都使出來,我就要餓死,因為這塊地產的糧食幾乎不夠我和孩子們糊口。”

蘇丹非常同情這個農夫的悲慘處境。他命令首相給農夫一大筆救濟。幾個月後,蘇丹又在他的國土上漫步,又遇見了那個農夫。

但是,這次農夫卻沒有刨地,雖然他的右臂用繃帶吊在脖子上,但他衣著華麗,看上去腦滿腸肥,甚為富裕。蘇丹很想知道農夫現在的日子過得如何,就停下來問道:“你的胳膊怎麼了,漢子?”

“陛下,”農夫答道,“昨晚,我的手指被黃瓜刺紮了一下,我想今天上午歇歇胳膊。”

“我的真主!”蘇丹驚歎道,“你窮的時候不怕蛇把你咬死。現在,你發福了,叫黃瓜刺紮了一下,你就不幹活了。”“蘇丹啊!”農夫臉都不紅地說,“別忘了,此一時彼一時嘛。”

自討苦吃

很久很久以前,狐狸總是一見公雞就逃。因為雞冠是紅的,火也是紅的,狐狸以為雞冠是火,所以一見公雞就逃走。公雞每次看見狐狸逃走都感到很奇怪。一次,它設法叫住了狐狸,問:“真奇怪,你什麼總是一見我就逃,我還不是和你一樣,都是動物。”

狐狸說:“我怕你頭上的火。”

公雞說:“哎呀,那不是火。要是我頭上頂著火,我怎麼能自由自在走動呢?”

狐狸說:“當真嗎?我倒不知道呢。”

公雞說:“來,摸摸它,試試看。不是火,不會燒著你的。”

狐狸提心吊膽地摸了一下,軟軟的,一點也不象火。

不久,狐狸摸慣了,想道:“對,拿這做頓午餐,不是再好不過嗎?”

狐狸當真試了一次,真是味美可口。

從此以後,狐狸就老是追逐公雞,把雞冠吃掉。所以有人說,公雞是自討苦吃,自己把自己出賣給狐狸的。要不是它對狐狸那麼友好,親口告訴狐狸說自己的冠子不是火,它怎麼會受狐狸的那份罪呢?

最重的是什麼

某村有四個人,這一天,他們到遠方城市去趕集。他們買了需要的東西後,就回家了。三個人走在前麵,第四個人落在後麵。他是全村最窮的一個人,他的擔子最重——挑著一副磨坊用的石磨。

在半路上,四個人碰上一個同村的農民,走到前麵的三個人停下來,問:“朋友,我們到城裏去時,家裏有什麼壞事發生嗎?”

那個同鄉人說:“你們家裏沒發生什麼事。那個挑石磨的家裏倒真的發生了災難:他的騾子死了。”

一個人聽了說:“現在不要告訴他,他本來就已走不動了。”

另一個人說:“你說得對,他回到家裏就知道了。”

第三個人不作聲,他是個快嘴,他聽到一點東西,就馬上會說出去的。

所以,其他幾個人對他說:“你要當心,如果你說出去,我們不但要揍你一頓,還要叫你挑石磨。”

那個快嘴說:“不,我不說!你們會看到我嘴不張,話不說!”正當他們這麼站著說話的時候,窮人挑著石磨走上來了,於是他們又繼續趕路。

快嘴一邊走,一邊難過極了,要他不說話可真難啊!他走了約一百步,終於克製不住,讓舌頭自由了。窮人知道自己的災難後,垂下頭,好像加倍重的擔子壓在他的肩上,同伴們都指責快嘴。“你忘記了我們的協議?你是怎麼保證的?不過,我們說的話是算數的。”

於是他們揍了他一頓,然後把石磨放在他的肩上,叫他一直挑到村裏。快嘴也不爭辯,就挑起石磨笑著說:“這重什麼,不把別人的秘密說出來才算重呢!”

所以,從那以後對快嘴有句話:沒心事挑石磨也要比守住秘密輕快得多。

自己動腦筋

從前有一個不太聰明的人。有一天,碰巧捉到了一隻白公雞,這下他可高興了。他想,這隻白公雞也許可以換一盒煙抽抽。於是,他便把公雞塞進了懷裏,匆匆忙忙地到集市上去了。

他還沒有走進集市,就有幾個人迎麵走來問:“啊,大伯!你去賣什麼呀?”“公雞!”他爽快地回答。說著,他就從懷裏取出那隻白公雞。

那幾個人看了一眼後,搖搖頭說:“這哪是什麼公雞呀!這明明是隻兔子嘛!”

“開什麼玩笑,”他心裏想,“他們是在搞鬼!”他緊緊抓住公雞,一聲不吭地繼續朝前走。他沒走出多遠,又碰上了幾個商人,問他:“你這麼急急忙忙地趕到集市上去賣什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