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
(一)蠼 尿瘡∶鹽三升,水一鬥,煮取六升。以綿浸湯,淹瘡上。(二)又,治一切氣及香港腳∶取鹽三升,蒸,候熱分裹,近壁,腳踏之,令腳心熱。(三)又,和槐白皮蒸用,亦治香港腳。夜夜與之良。(四)又,以皂莢兩梃,鹽半兩,同燒令通赤,細研。夜夜用揩齒。一月後,有動者齒及血 齒,並瘥,其齒牢固。
石燕
(一)在乳穴石洞中者,冬月采之,堪食。餘月采者隻堪治病,不堪食也。食如常法。
(二)又,治法∶取石燕二十枚,和五味炒令熟,以酒一鬥,浸三日,即每夜臥時飲一兩盞,隨性(多少)也。甚能補益,能吃食,令人健力也。
黃精
(一)餌黃精,能老不饑。其法∶可取甕子去底,釜上安置令得,所盛黃精令滿。密蓋,蒸之。令氣溜,即曝之。第二遍蒸之亦如此。九蒸九曝。凡生時有一碩,熟有三、四鬥。蒸之若生,則刺人咽喉。曝使幹,不爾朽壞。(二)其生者,若初服,隻可一寸半,漸漸增之。十日不食,能長服之,止三尺五寸。
服三百日後,盡見鬼神。餌必升天。(三)根、葉、花、實,皆可食之。但相對者是,不對者名偏精。
甘菊〈平〉
其葉,正月采,可作羹;莖,五月五日采;花,九月九日采。並主頭風目眩、淚出,去煩熱,利五髒。野生苦菊不堪用。
天門冬
(一)補虛勞,治肺勞,止渴,去熱風。可去皮心,入蜜煮之,食後服之。若曝幹,入蜜丸尤佳。(二)亦用洗麵,甚佳。
地黃〈微寒〉
以少蜜煎,或浸食之,或煎湯,或入酒飲,並妙。生則寒,主齒痛,唾血,折傷。葉可以羹。
薯蕷(山藥)
治頭疼,利丈夫,助陰力。和麵作 ,則微動氣,為不能製麵毒也。熟煮和蜜,或為湯煎,或為粉,並佳。幹之入藥更妙也。
白蒿〈寒〉
(一)春初此蒿前諸草生。搗汁去熱黃及心痛。其葉生 ,醋淹之為菹,甚益人。(二)又,葉幹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飲和一匙,空腹服之。(三)子∶主鬼氣,末和酒服之良。(四)又,燒淋灰煎,治淋瀝疾。
決明子〈平〉
(一)葉∶主明目,利五髒,食之甚良。(二)子∶主肝家熱毒瓦斯,風眼赤淚。每日取一匙, 去塵埃,空腹水吞之。百日後,夜見物光也。
生薑〈溫〉
(一)去痰下氣。多食少心智。八九月食,傷神。(二)除壯熱,治轉筋,心滿。食之除鼻塞,去胸中臭氣,通神明。(三)又,冷痢∶取椒烙之為末,共幹薑末等分,以醋和麵,作小餛飩子,服二七枚。
先以水煮,更之飲中重煮。出,停冷吞之。以粥飲下,空腹,日一度作之良。(四)謹按∶止逆,散煩悶,開胃氣。又薑屑末和酒服之,除偏風。汁作煎,下一切結實衝胸膈惡氣,神驗。(五)又,胃氣虛,風熱,不能食∶薑汁半雞子殼,生地黃汁少許,蜜一匙頭,和水三合,頓服立瘥。(六)又,皮寒,(薑)性溫。(七)又,薑汁和杏仁汁煎成煎,酒調服,或水調下。善下一切結實衝胸膈。
蒼耳〈溫〉
(一)主中風、傷寒頭痛。(二)又,疔腫困重,生搗蒼耳根、葉,和小兒尿絞取汁,冷服一升,日三度,甚驗。
(三)拔疔腫根腳。(四)又,治一切風∶取嫩葉一石,切,搗和五升麥 ,團作塊。於蒿、艾中盛二十日,狀成曲。取米一鬥,炊作飯。看冷暖,入蒼耳麥 曲,作三大升釀之。封一十四日成熟。取此酒,空心暖服之,神驗。封此酒可兩重布,不得全密,密則溢出。(五)又,不可和馬肉食。
葛根
蒸食之,消酒毒。其粉亦甚妙。
栝蔞(瓜蔞)
(一)子∶下乳汁。(二)又,治癰腫∶栝蔞根苦酒中熬燥,搗篩之。苦酒和,塗紙上,攤貼。服金石人宜用。
燕子(通草)〈平〉
(一)上主利腸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惡氣。和子食更良。江北人多不識此物,即南方人食之。(二)又,主續五髒音聲及氣,使人足氣力。(三)又,取枝葉煮飲服之,治卒氣奔絕。亦通十二經脈。其莖為(通)草,利關節擁塞不通之氣。今北人隻識 草,而不委子功。(其皮不堪食)。(四)煮飲之,通婦人血氣。濃煎三、五盞,即便通。(五)又,除寒熱不通之氣,消鼠 、金瘡、 折。煮汁釀酒妙。
百合〈平〉
主心急黃,(以百合)蒸過,蜜和食之。作粉尤佳。紅花者名山丹,不堪食。
艾葉
(一)幹者並煎者,(主)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春初采,為幹餅子,入生薑煎服,止瀉痢。三月三日,可采作煎,甚治冷。若患冷氣,取熟艾麵裹作餛飩,可大如彈子許。
(二)(艾實)∶又治百惡氣,取其子,和幹薑搗作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三十丸服,以飯三、五匙壓之,日再服。其鬼神速走出,頗消一切冷氣。田野之人與此方相宜也。(三)又,產後瀉血不止,取幹艾葉半兩炙熟,老生薑半兩,濃煎湯,一服便止,妙。
薊菜(小薊)
(一)小薊根∶主養氣。取生根葉,搗取自然汁,服一盞,立佳。(二)又,取菜煮食之,除風熱。(三)根主崩中。又,女子月候傷過,搗汁半升服之。(四)葉隻堪煮羹食,甚除熱風氣。〔心〕(五)又,金創血不止, 葉封之即止。〔心·證〕(六)夏月熱,煩悶不止∶搗葉取汁半升,服之立瘥。
惡食(牛蒡)
(一)根,作脯食之良。(二)熱毒腫,搗根及葉封之。(三)杖瘡、金瘡,取葉貼之,永不畏風。(四)又癱緩及丹石風毒,石熱發毒。明耳目,利腰膝∶則取其子末之,投酒中浸經三日,每日飲三兩盞,隨性多少。(五)欲散支節筋骨煩熱毒。則食前取子三七粒,熟 吞之,十服後甚食。(六)細切根如小豆大,拌麵作飯煮食,(消脹壅)尤良。(七)又,皮毛間習習如蟲行,煮根汁浴之。夏浴慎風。卻入其子炒過,末之如茶,煎三匕,通利小便。
海藻
(一)主起男子陰氣,常食之,消男子 疾。南方人多食之,傳於北人。北人食之,倍生諸病,更不宜矣。〔心·嘉〕(二)瘦人,不可食之。〔心 〕
昆布
下氣,久服瘦人。無此疾者,不可食。海島之人愛食,為無好菜,隻食此物。服久,病亦不生。遂傳說其功於北人。北人食之,病皆生,是水土不宜爾。
紫菜
下熱氣,多食脹人。若熱氣塞咽喉,煎汁飲之。此是海中之物,味猶有毒性。凡是海中菜,所以有損人矣。
船底苔
冷,無毒。治鼻洪,吐血,淋疾∶以炙甘草並豉汁濃煎湯,旋呷。又,主五淋∶取一團鴨子大,煮服之。又,水中細苔∶主天行病,心悶,搗絞汁服。〔嘉補〕
幹苔
味鹹,寒(一雲溫)。主痔,殺蟲,及霍亂嘔吐不止,煮汁服之。又,心腹煩悶者,冷水研如泥,飲之即止。又,發諸瘡疥,下一切丹石,殺諸藥毒。不可多食,令人痿黃,少血色。
殺木蠹蟲,內木孔中。但是海族之流,皆下丹石。〔嘉補〕
香(小茴香)
(一)(惡心)∶取 香華、葉煮服之。〔心〕(二)國人重之,雲有助陽道,用之未得其方法也。生搗莖葉汁一合,投熱酒一合。服之治卒腎氣衝脅、如刀刺痛,喘息不得。亦甚理小腸氣。
薺
丹石發動,取根食之尤良。
醬〈溫〉
散結氣,治心腹中冷氣。亦名土蓽茇。嶺南蓽茇尤治胃氣疾,巴蜀有之。
青蒿(草蒿)〈寒〉
(一)益氣長發,能輕身補中,不老明目,煞風毒。搗敷瘡上,止血生肉。最早,春前生,色白者是。自然香醋淹為菹,益人。治骨蒸,以小便漬一兩宿,幹,末為丸,甚去熱勞。
(二)又,鬼氣,取子為末,酒服之方寸匕,瘥。(三)燒灰淋汁,和鍛石煎,治惡瘡瘢 。
菌子〈寒〉
(一)發五髒風壅經脈,動痔病,令人昏昏多睡,背膊、四肢無力。(二)又,菌子有數般,槐樹上生者良。野田中者,恐有毒,殺人。(三)又,多發冷氣,令腹中微微痛。
牽牛子
多食稍冷,和山茱萸服之,去水病。
羊蹄
主癢,不宜多食。
菰菜、茭首
(一)菰菜∶利五髒邪氣,酒 麵赤,白癩 瘍,目赤等,效。然滑中,不可多食。熱毒風氣,卒心痛,可鹽、醋煮食之。(二)若丹石熱發,和鯽魚煮作羹,食之三兩頓,即便瘥耳。(三)茭首∶寒。主心胸中浮熱風,食之發冷氣,滋人齒,傷陽道,令下焦冷滑,不食甚好。
竹(蓄)
(一)蛔蟲心痛,麵青,口中沫出,臨死∶取葉十斤,細切。以水三石三鬥,煮如餳,去滓。通寒溫,空心服一升,蟲即下。至重者再服,仍通宿勿食,來日平明服之。(二)患痔∶常取 竹葉煮汁澄清。常用以作飯。(三)又,患熱黃、五痔∶搗汁頓服一升,重者再服。(四)丹石發,衝眼目腫痛∶取根一握,洗。搗以少水,絞取汁服之。若熱腫處,搗根莖敷之。
甘蕉
主黃膽。子∶生食大寒。主渴,潤肺,發冷病。蒸熟曝之令口開,舂取人食之。性寒,通血脈,填骨髓。
蛇莓
(一)主胸、胃熱氣,有蛇殘不得食。(二)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死亦再活。
苦〈微寒〉
生食治漆瘡。五月五日采,曝幹作灰,敷麵目、通身漆瘡。不堪多食爾。
槐實
(一)主邪氣,產難,絕傷。(二)春初嫩葉亦可食,主癮疹,牙齒諸風疼。
枸杞〈寒〉
(一)無毒。葉及子∶並堅筋能老,除風,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二)根∶主去骨熱,消渴。(三)葉和羊肉作羹,尤善益人。代茶法煮汁飲之,益陽事。(四)能去眼中風癢赤膜,搗葉汁點之良。(五)又,取洗去泥,和麵拌作飲,煮熟吞之,去腎氣尤良。又益精氣。
榆莢〈平〉
(一)上療小兒癇疾,(小便不利)。〔卷·證〕(二)又方,患石淋、莖又暴赤腫者∶榆皮三兩,熟搗,和三年米醋滓封莖上。日六七遍易。〔卷·嘉·證〕(三)又方,治女人石癰、妒乳腫。(四)案經∶宜服丹石人。取葉煮食,時服一頓亦好。高昌人多搗白皮為末,和菹菜食之甚美。消食,利關節。〔卷·嘉·證〕(五)又,其子可作醬,食之甚香。然稍辛辣,能助肺氣。殺諸蟲,下(氣,令人能食。
又)心腹間惡氣,內消之。陳滓者久服尤良。〔卷·嘉·證〕(六)又,塗諸瘡癬妙。〔卷·證〕(七)又,卒冷氣心痛,食之瘥。〔卷·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