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歲月
1811年底,拿破侖著手準備征俄戰役。當時有許多將領勸說拿破侖放棄這次冒險,因為俄國天氣惡劣,國內情況不明,更何況法軍遠離本土作戰,戰線太長。
1812年4月27日,拿破侖的冒險活動開始了。他集結了51萬大軍,向俄國邊境壓來。拿破侖也深知自己戰線太長,所以決定采取快中求穩的方式,在短期內殲滅俄軍主力,進入莫斯科,迫使俄皇投降。
6月24日,拿破侖來到了俄軍主力的駐地——涅曼河。俄軍這時可以動用的主力軍團隻有15萬人,因此他們決定采取“誘敵深入”的策略,不顧一切地後退,不給拿破侖圍殲的機會,延長戰線,拖挎敵人。
急速地向縱深挺進的法軍,如入無人之境。在荒漠無垠的涅曼河東岸,在地平線盡頭,他們連俄軍的影子也沒見到,而急速行軍的法軍卻已精疲力盡了。
拿破侖一心想通過神速的挺進來迫使俄軍決戰,但狡猾的俄軍總是在這裏露一下頭,等到法軍趕去時,他們又在那裏擺一下尾,害得法軍一路追趕,卻連一個敵人也抓不住。
俄軍在撤退過程中,不給法軍留下任何可用的東西,他們遷走了居民,帶走了糧食,隻留下空空的房屋,有時甚至放火燒毀一切。
在行軍途中,法軍不是露營就是支起帳篷過夜,由於晝夜行軍,部隊慘遭饑餓和淒風冷雨折磨,已有1萬多匹戰馬死掉。各個部隊嚴重減員,許多年輕的士兵倒在了行軍途中。而且拿破侖的部隊有一半是外國人,他們根本不知為什麼進軍俄國,法國的國歌和拿破侖的鼓勵性演說,根本激不起他們的士氣。拿破侖像一隻被激怒了但又無處發泄的雄獅,恨不得把俄國人撕碎。
就在拿破侖為此事而煩惱時,俄國統帥部發生了重大變化。一些官兵和權貴對主帥“誘敵深入”的政策不滿,說他是叛徒,想把拿破侖帶到莫斯科,俄皇隻好起用了67歲的老將庫圖佐夫。他經過周密考慮,把戰場定在了莫斯科附近的博羅迪諾。當拿破侖看到俄軍換了主帥後,立刻意識到決戰就要開始了,他命令部隊加強戰備。
9月5日,博羅迪諾戰役的前哨戰打響了。當時,俄軍在這裏駐守著一萬多人,而法軍投入兵力約有四萬人。俄軍的防禦戰打得很頑強,戰鬥持續到深夜,法軍進行白刃拚殺,終於奪取了前哨陣地,守軍被迫退到主陣地。
第三天,天剛破曉,拿破侖就向全軍發起了進攻的命令。
戰場上炮火轟鳴,槍聲大作,戰鬥的激烈程度超過以往任何一次。俄軍以劣勢兵力進行了頑強抵抗,連續打退法軍幾次進攻,法軍一個師團幾乎全部被敵人的炮火消滅。
中午12時,拿破侖重新調整部署,他集中了4萬多人和400門大炮猛攻敵人陣地,俄國也不甘示弱,調來了600門大炮對轟。一時間,戰場上硝煙彌漫,地動山搖。雙方炮擊連續幾個小時,法軍對該陣地得而複失達7次之多。就在法軍冒著彈雨進行第8次衝鋒時,俄軍前線指揮官中炮身亡。群龍無首,俄軍開始向莫斯科撤退。
法軍於9月14日抵達莫斯科城下,拿破侖看著這個像寶石一樣五彩繽紛的城市,高聲地說:“莫斯科呀,莫斯科,我終於來了!”站在那裏,他的眼前仿佛出現了莫斯科居民馴服的樣子,他們畢恭畢敬地把莫斯科鑰匙交給他。
拿破化萬萬沒有想到,莫斯科居然是一座空城。莫斯科的居民都撤走了,貴族們也逃之夭夭。整個城市連一個人也找不到。房屋被燒毀,沒有了食物,沒有了住所,而俄國的寒冷天氣馬上就要來臨了。
拿破侖現在才明白,進攻俄國是怎樣的一個大錯誤。10月19日,當第一場大雪來臨時,拿破侖大軍開始從莫斯科城撤退。
在艱苦的撤退行軍中,拿破侖像以往一樣,以身作則,同士兵一起步行。每到一處,他的士兵都分立兩旁,讓拿破侖走過去,他們中所有的人都用顫抖的聲音向他歡呼。一位失去了一條腿的年輕騎兵,用尚存的一條腿站著,舉起一根拐杖向拿破侖致敬。
拿破侖流淚了,他慢慢地舉起一隻手來,向這位騎兵還禮。多好的士兵啊!他們隻是詛咒惡劣的天氣,卻沒有一個人責備他們的統帥。
天降大雪,亞曆山大喜出望外,他決心把拿破侖的殘兵敗將消滅在俄國土地上,使他不再興風作浪。麵對惡劣的環境和極端的困難,拿破侖並未沮喪和屈服,他的性格如同鋼鐵一樣,越煉越硬。他下令他的隊伍加快撤退速度,趕在俄主力追來之前渡過別列津納河,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11月24日,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河上那座至關重要的大橋被遊擊隊占領。獲悉這一消息的人盡皆大驚失色,法軍撤退的惟一通道被切斷,而後麵還有大量追兵,法軍可謂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許多人開始絕望了。
拿破侖可沒被危險嚇倒,他不但沒有沮喪,反而比以前更加充滿活力,他表現了一個英雄在危難時刻的超凡勇氣。他開始向軍隊下達一連串的命令:一部分法軍在下遊佯渡,吸引俄軍,一部分軍隊擋住追兵,掩護工兵在上遊架浮橋。
一切都像拿破侖所計劃的那樣,25日下午,兩座大橋完全架好。步騎兵開始有秩序地撤退。疲憊不堪的法軍終於要虎口逃生了。
12月6日夜裏,拿破侖留下一些元帥據守陣地,自己坐上雪橇,秘密回國了。他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要征召新兵再次開戰。
在法國軍隊的侵略麵前,歐洲各國再一次聯合起來,組成反法聯盟。1813年10月,法軍在萊比錫(在今德國東部)之戰中失利,聯軍乘勝追擊,攻入法國本土。好戰的拿破侖決心決一死戰,在議會上說:
“我要求人民作出犧牲,當兵來充實我的軍隊,增加稅收使我有足夠的經費。我將給法蘭西帶來勝利的果實!”
法國人再次支持了拿破侖,很快組成了國民自衛軍,跟著拿破侖上了前線。拿破侖在出發前對大臣們說:
“我要上前線去了。我把我的妻子和孩子托付給你們,托付給巴黎這座忠誠的城市。”
拿破侖親自出征,像給法軍打了強心針。法國果然打了幾個勝仗。於是拿破侖又得意起來,不願意和對手妥協。他說,要麼把敵人趕走,要麼戰死,隻有這兩條路。司對方沒有讓他走這兩條路。他們避開拿破侖,專門去打法軍的薄弱環節。當拿破侖深入敵後,拚死作戰的時候,聯軍卻乘虛而人,擊敗了巴黎守軍,開進了巴黎。1814年3月31日,巴黎陷落了。很多法軍將領都放下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