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終於來臨了,巴頓指揮著自己的六個坦克連參加了一次地麵進攻的戰鬥。

在戰鬥中,巴頓處於極度興奮狀態。他一會兒駕著坦克領隊,一會兒又跳到地麵大聲叫嚷著,指揮車輛前進。如果看到有人不聽他的招呼,他就會一陣又一陣地大聲叫罵。

巴頓似乎忘了戰鬥的危險。他的身影出沒於坦克內外。他不時地在陣地上跑著,忘了乘車。不多久,他就到了最前麵的一個坦克排那裏。士兵們的駕駛讓他覺得不太滿意,於是,他大聲把士兵叫開了,然後自己跳上去親自駕駛。

由於他開得飛快,不久,他就發現自己獨自一人麵對著德軍了。德國人也發現了他,幾挺機槍立即對著他,瘋狂射擊。他沒有辦法,隻好退回自己的陣地。

雖然上司批評他目無軍紀,自作主張,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太重,但這一天的冒險還是讓巴頓精神煥發,興高采烈。他覺得太過癮了!

巴頓步行巡視前線,通過親自監督和一頓臭罵,真能收到立竿見影的奇效,士兵們變得服服貼貼,士氣高漲。

在戰鬥中,他同士兵一起實施突破,冒著槍林彈雨往前衝。終於有一次,當他接近德軍防線時,一聲猛烈的爆炸,把他掀倒在一個彈坑裏。

他想站起來,可接著又倒下了。這時,巴頓才知道自己喪失了戰鬥能力。他還不打算下火線,但指揮了一陣以後,他體力不支,結果失去了知覺。

巴頓的傷口還沒有愈合,但這時傳來美軍準備進行最後決戰的消息。

巴頓心急如焚,因為他極想搭乘上這趟戰爭的末班車。他買通了一個勤務兵,驅車逃離了醫院,趕往戰場。但當巴頓到達目的地時,德國人卻請求停戰了。這對他來說,不亞於當頭一棒。

戰爭結束了,巴頓陷入了失望,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取得的成績,也可以讓他那顆真正軍人的心靈得到些許安慰。由於他對坦克部隊的巨大貢獻,巴頓獲得了一枚服務優異勳章。這是喬治·巴頓在這次大戰中最後的紀念。

戰爭過去,和平跟著到來,巴頓似乎還有些不太適應。他是那麼地熱愛戰爭,在戰爭中體會樂趣、刺激、緊張和快感。他甚至認為自己是戰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巴頓既沒有抱怨,也沒有退職。巴頓一直為他的坦克部隊奉獻著自己的智慧和金錢。他自己出錢讚助一個發明家研製新型的坦克,並在軍營做了一次表演。他說服了陸軍部隊的七位將軍出席觀看這次表演。

但這種新坦克沒有裝甲,看起來隻是裝在履帶輪上的一個平台。巴頓卻施展自己的口才,說這種坦克就是在沙地上也能以每小時將近50公裏的速度行駛。

“操縱十分簡單,就是小孩子都能駕駛。”巴頓邀請那些將軍們坐上去,跑跑看,但無人答應。

巴頓失望之極。

1920年夏天,服從上級安排,巴頓揮淚告別了坦克部隊,被調入了騎兵。此後的20年,巴頓曾先後10次被調動,擔任不同的職務,負責不同的工作。

巴頓的書房擺滿了書,絕大部分是曆史和軍事著作。他帶著批判的眼光如饑似渴地把它們從頭讀到尾,打下了深厚的軍事理論基礎。他認為,如果一個軍人不讀書,那他隻能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漢。將軍應該智勇雙全,並靠自己的才能去取得巨大的軍事成就和流芳百世的英名。戰鬥的成功不僅僅需要力量,更需要智慧與勇氣。

1928年,巴頓回到了首都華盛頓,在騎兵司令辦公室任參謀。在這裏,他有機會與上流社會增加來往。他與以後登上高位的艾森豪威爾、馬歇爾將軍都很熟。

作為一名標準的軍人,巴頓在自己的社交圈子裏有很多知心朋友。這些人後來都聲名顯赫、位高權重,他們為巴頓實現自己的理想,不遺餘力。但巴頓豪爽的性格、火爆的脾氣、尖銳的棱角往往令他的一些上級麵子上過不去,對他也很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