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
巴頓(1885~1945),美國陸軍上將。曾就讀於西點軍校和陸軍軍事學院,畢業後在騎兵部隊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法國領導美國第一個坦克旅的組建工作,並率領該旅參加聖米耶勒等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任坦克旅長、師長、軍長和集團軍司令,參加北非登陸戰役和西西裏島登陸戰役。1944年率美軍第3集團軍在諾曼底登陸,而後轉戰法國、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戰後,任第15集團軍令兼巴伐利亞總督。1945年12月因車禍喪生。巴頓作戰勇猛,有“血膽將軍”之稱。
從小就是戰爭迷
1885年11月,喬治·S·巴頓出生於美國一個軍人世家。小時候,他就接受了極為正統和正規的訓練,為以後的軍事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09年,他從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畢業,成了一名少尉。
雖然巴頓隻是個少尉,但他可以坦然自若地出入陸軍高級指揮官的密室和華盛頓上流社會的客廳。因為顯赫的身世和財富,因為他那卓越的專業才能,因為他天生的好口才,巴頓受到了上層人士的熱烈歡迎。
年輕時,巴頓就是一個意誌頑強、不肯服輸的人。
1912年,奧運會在斯德哥爾摩舉行,裏麵有一個新設的現代五項全能軍事比賽。這項比賽意圖通過考察參賽者的意誌和體力,選出現代的騎士。
這項運動對巴頓的吸引力很大。他覺得自己表現的機會來到了!他自費到了參賽地點,拚著命去奪取比賽的勝利。當他遊完三百米時,人們不得不用鉤子將他從池中撈上來,因為他沒有力氣自己爬起來;跑完四千米越野賽後,他筋疲力盡,暈倒在終點線上。最後,他在43名競賽者中獲得了第五名,這也是參賽的美國正規軍官中表現最出色的一個。
1916年,巴頓跟隨美國陸軍的潘興將軍到墨西哥鎮壓農民遊擊隊。在追捕墨西哥遊擊隊領導人的過程中,對手的狡猾激怒了巴頓。於是,他采取了冒險的行動。他拋下自己的部隊,單槍匹馬展開追逐。最終,狡猾的領導人逃脫了。但緊追不舍的巴頓卻追到了遊擊隊領導人的保鏢。經過一陣激烈的槍戰,他終於打死了保鏢。這一成績雖不大,卻再次讓巴頓大出風頭。
潘興將軍非常喜歡巴頓,甚至對他明顯的缺點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愛理不理。潘興將軍常誇他:“我們隊伍中也有一名勇猛的匪徒,就是巴頓這小子!他是一個真正的鬥士!一個值得大家學習的鬥士!”
1916年以後,巴頓開始扶搖直上,晉升之快令他自己也感到吃驚。到1918年年底時,他已經升為上校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意大利、奧地一利組成同盟國,英國、俄國、法國組成協約國,兩方展開了戰鬥。美國是協約國的軍火供應商。1917年,美國宣布不再中立,對德宣戰。潘興將軍被任命為遠征軍總司令,率軍到法國參戰。
巴頓拜訪了潘興,請求把他調到戰鬥崗位去。
這時,潘興正在設法組建美國第一支坦克部隊。於是,他對巴頓說:“小夥子,我非常理解你現在的心情。我這兒有兩個職位供你挑選,你可以去指揮一個步兵營,或者去坦克部隊。你好好想想。”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巴頓決定參加坦克部隊。他第一次接觸坦克時,並不喜歡它,甚至不承認坦克是一種新型的戰爭工具。
巴頓選擇了輕型坦克作為突破點,並建立了一個訓練中心,訓練和指揮兩個坦克營。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訓練出世界上最優秀、最有戰鬥力的部隊。
巴頓的目標實現了!由於嚴格的軍紀和正確的學術指導,再加上近乎殘酷的訓練,美國遠征軍中最厲害的部隊就這樣產生了。雖然巴頓受到了手下人的咒罵,但他毫不在乎。巴頓焦急地等待著實戰的來臨,以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