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終生性疾病,它的發展全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高尿酸血症期:又稱痛風前期,在這一階段,病人可無痛風的臨床症狀,僅表現為血尿酸升高。
(2)痛風早期:此期由高尿酸血症發展而來。突出的症狀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在急性關節炎發作消失後關節可完全恢複正常,亦不遺留功能損害,但可反複發作。此期一般無皮下痛風石的形成,亦無明顯的腎髒病變如尿酸性腎病及腎結石的形成,腎功能正常。
(3)痛風中期:此期痛風性關節炎由於反複急性發作造成的損傷使關節出現不同程度的骨破壞與功能障礙,形成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可出現皮下痛風石,也可有尿酸性腎病及腎結石的形成,腎功能可正常或輕度減退。
(4)痛風晚期:出現明顯的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皮下痛風石數量增多、體積增大,可以破潰流出白色尿酸鹽結晶。尿酸性腎病及腎結石有所發展,腎功能明顯減退,可出現氮血症及尿毒症。
以上各期為典型痛風的發展經過,這一過程可長達十幾年或幾十年。但不少病人,尤其是堅持長期治療者,可中止於這一過程的某個階段而不再繼續發展。例如,有的病人隻停留於高尿酸血症而不進入痛風期;有的病人雖進入痛風早期,但在一兩次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後永不再發;有的病人雖屬痛風中期,有痛風石的形成,但經過適當治療後病情保持長期穩定而不再進展。當然,也有的病人逐漸發展進入痛風晚期,最後死於腎功能衰竭或其他並發症。此外,在病情上也有明顯的個體差別。有的病人發展到中、晚期時,主要以關節損害及皮下痛風石為突出表現,不一定同時有明顯的腎髒病變和腎功能受損,有的病人則兩者同時存在。少數痛風病人則主要以腎髒病變為突出的表現,而無明顯的關節損害和皮下痛風石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