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鹽沉積在關節附近的皮下組織就形成痛風石,尿酸鹽不斷刺激皮膚及皮下組織,引起局部炎性反應,逐漸隆起形成黃白色外觀的結節,就稱之為痛風結節。因此,痛風石和痛風結節二詞實際上是一回事,可以通用。有人將痛風石又稱為痛風結節腫,這一名詞比較形象化,但臨床上不常用。痛風石主要見於關節附近的皮下軟組織及耳廓等處,但也可見於內髒,尤其是腎髒。在腎髒內的痛風石稱為痛風性腎結石(尿酸結石),而不稱為痛風性腎結節或痛風性腎結節腫,這是命名習慣上的不同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