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痛風病人每日飲水量要比一般的人明顯增多,所以應講究科學飲水。飲水不當也會給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下列幾點可作為科學飲水的參考:
(1)要養成飲水的習慣,每日堅持一定量的飲水,切忌平時少飲,臨時暴飲,這樣不可能達到促進尿酸排泄之目的。
(2)不要在飯前半小時內大量飲水,這樣會衝淡消化液和胃酸,影響食欲,妨礙正常的消化功能,久之易導致胃病與消化不良。
(3)不要在飽食後立即大量飲水。食後大量飲水也會衝淡消化液,並妨礙食物在胃內的加工過程。應在進食後45分鍾左右再飲水。
有人喜歡在飯後立即飲茶,認為這樣有助於消化吸收,其實飯後飲茶除和飲水一樣能稀釋消化液,影響食物消化與加工外,尚易導致缺鐵性貧血。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紅茶中含5%~6%,綠茶中含量高達10%~24%。飯後立即飲茶,則茶水中的鞣酸與食物中的鐵相結合,形成不溶性沉澱物,使鐵難以吸收。久而久之,則造成缺鐵性貧血。此外,茶水中的鞣酸尚可與某些蛋白質結合,形成難以吸收利用的鞣酸蛋白,妨礙營養物質的補充。一般主張在飯後一小時飲茶為宜。
(4)飲水的最佳時間是兩餐飯之間及夜間與清晨。夜間飲水是指在晚飯後45分鍾至睡前這一段時間:清晨是指在一起床至早飯前30分鍾這段時間。痛風病人易合並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病變。夜間缺少水分,會使血液濃縮、血粘性升高,加上夜間睡眠狀態下血流緩慢,則在原已動脈硬化的血管內極易發生血栓,而於淩晨突發中風或心肌梗塞。如果在夜間或清晨多飲開水,則血液粘度可明顯下降,中風及心肌梗塞的發生率也隨之下降。
(5)不要等感到口渴明顯時才想起飲水,因為口渴明顯時體內已處於缺水狀態,這時候才飲水是一種被動飲水,對促進尿酸排泄效果較差。痛風病人必須養成主動飲水的良好習慣,才有利於體內尿酸的主動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