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3 第一百五十三章 痛風病人伴有高血壓時,應怎樣進行治療?(1 / 1)

痛風病人高血壓的發生率較一般人為高。無痛風性腎病者,多屬原發性高血壓,可在罹患痛風之前存在,也可在痛風之後發生。並發痛風性腎病者,也可引起高血壓,而高血壓會加重腎病,如此相互影響,造成惡性循環。所以,痛風病人一旦發現有高血壓,就應及時治療,積極控製血壓在正常範圍內。痛風病人伴有高血壓時,治療方麵應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1)在降壓藥的選擇方麵,與非痛風病人高血壓大致相同,一般的降壓藥均可選用。例如複方降壓片、倍他洛克、心得安、利尿劑、肼苯達嗪、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羅布麻等。使用時應注意降壓藥物的有關副作用。

(2)有冠心病、腦動脈硬化以及腎功能減退者,不宜使血壓下降過快及幅度過大。血壓急驟下降會使腎血流量減少而導致腎功能損害加重,尚有可能誘發腦血管意外(中風)、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故對這類病人降壓治療要謹慎。凡血壓輕微升高者不必使用降壓藥,或隻給予小劑量的溫和降壓藥如複方羅布麻、複方降壓片即可。要盡量避免使用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壓的藥物如可樂寧、呱唑嗪、胍乙啶、甲基多巴等。

(3)如果隻是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正常,則降壓藥物的效果一般均不顯著。如果加大藥物劑量強行降壓,可能會引起心髒及大腦供血不足,反而產生頭昏、頭痛、心動過速、心絞痛等症狀。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可不服用降壓藥物。隻是在收縮壓明顯升高(超過180mmHg)的情況下,才考慮給予降壓治療。

(4)對有痛風性腎病伴高血壓的病人,應采取有效的降壓治療,以降低腎內壓力,延緩腎髒病變的發展,保護腎功能。在降壓藥物的選擇方麵,以心痛定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為佳。

(5)肥胖的痛風病人伴高血壓時,除合理的降壓藥物治療外,通過控製飲食及適當的運動使體重減輕到正常水平,對降低血壓也具有良好作用。

(6)限製鈉鹽攝入也是不可忽視的降壓治療措施,它對血壓正常患者尚具有預防作用。將每日鈉鹽的攝入量限製在3克以下,再配合小劑量利尿劑,即可使一般的高血壓得到控製。低鹽飲食可使高血壓的發生率減少,即使出現了高血壓,也不會逐漸加重。我們並不主張無鹽飲食。一則無鹽飲食淡而無味,影響食欲,很難被病員接受;二則無鹽飲食可使人體鈉離子缺乏,出現頭昏、思睡、軟弱無力、惡心嘔吐、反應遲鈍等症狀,臨床稱之為“低鹽綜合征”。有時可引起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