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最精深的部分為思想文化。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蜂起,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的基礎,形成了儒家和諸子百家。漢代佛教傳入,道教興起,中國思想文化更加豐富了。
中國思想文化最鮮明的特色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道家、法家、佛教、道教等眾多思想兼容並包,形成精深、博大的思想文化景觀。
一 儒家
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古人的政治觀、人生價值觀、思維方法、日常行為等各個層麵,都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
十三經
儒家經典的集大成總集,在宋代最後確立。具體指《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穀梁傳》、《春秋公羊傳》、《孝經》、《論語》、《孟子》、《爾雅》。清代阮元主持刊刻的《十三經注疏》,被認為是標準的十三經文本。
五經
形成於先秦時期的五部重要文化典籍,因曾經過孔子等儒家學者整理和加工,融入了不少儒家思想,因此自漢以來一直被尊奉為經典。“五經”具體所指,西漢為《詩經》、《尚書》、《周易》、《儀禮》、《春秋》,後世一般改《儀禮》為《禮記》,改《春秋》為《左傳》。
四書
“四書”的名稱始於宋代,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是了解儒家思想最簡明的讀本。因朱熹作注,撰成《四書章句集注》一書,後世奉為科舉取士的教科書。“四書”是古代讀書人的知識基礎。
《大學》
“四書”之一,原為《禮記》中的一篇。“大學”原指王公貴族子弟十五歲以後求學的學校。“大”,指大人,即成年人。“學”,指學校。據說,早期的貴族子弟八歲入“小學”,到十五歲以後,可入“大學”,主要學習如何成為聖人、如何治國。《大學》的核心內容為“三綱領”和“八條目”。“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三綱領”,是學習的目標。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稱為“八條目”,是實現“三綱領”的路徑與步驟。
《中庸》
“四書”之一,原為《禮記》中的一篇。《中庸》的作者據傳是子思(孔子之孫)。《中庸》以“中庸”、“誠”為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其中還提出了與學習有關的理論,如“尊德性,道問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等重要思想。
《論語》
孔子及弟子研習學問、探討人生、研究社會等的記錄,全書共20篇,采用語錄體寫作。該書語言樸實,所講道理淺近,但又集中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它是曆代讀書人的基本教材。其影響已遠及世界各國,如在美國,20世紀50年代就將《論語》列入世界十大名著的名單;有關圖書館根據譯本之多、流傳之廣論定《論語》為世界上僅次於《聖經》的典籍。後世最重要的注本除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外,還有清劉寶楠的《論語正義》。
《孟子》
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成,全書7篇。此書所說的“仁”、“義”,源於孔子,但有所發展;所說的“性善論”,對宋代以後的思想影響很大;所強調的“浩然之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此書有東漢趙岐的《孟子注》和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宋代被列入“四書”。明朱元璋對其中的“民貴君輕”及反對暴政等觀點極為不滿,令刪去這類段落而有《孟子節文》,降低了此書的思想價值。
《周易》
儒家“五經”之一,漢代以來被尊為群經之首。包括經、傳兩部分,前者稱為《周易古經》,後者稱為《易傳》。此書以六十四卦的符號形式和陰、陽思想概括宇宙萬物,解釋人事各種現象,包含有很豐富的哲學思想,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等許多重要思想觀點。
《尚書》
我國最古老的一部曆史文獻,錄載了自堯、舜至秦穆公時候的一些檔案文獻,據傳曾經過孔子編定,漢代列入“五經”。《尚書》保存記錄了夏、商、周三代的部分思想資料,首創中華大一統的思想,提出了人本思想、德治思想,這些對後世有重要影響。
三禮
《周禮》、《儀禮》和《禮記》的合稱。《周禮》是記載周代官製、軍製、田製、稅製、禮製等國家政治製度的重要典籍。《儀禮》是記載早期朝覲聘問、冠婚喪祭以及揖讓周旋等禮節儀式的典籍。《禮記》是秦漢以前儒家各種禮儀著作選集,其中的《大學》與《中庸》兩篇後被取出與《論語》和《孟子》合編為“四書”,另有《學記》、《樂記》分別是中國古代教育理論、音樂理論的重要篇章。
春秋三傳
《春秋》是“五經”之一,是孔子對魯國的國史進行整理、加工而編成的,記事非常精約,又包含有很深的意旨,此即“微言大義”或“春秋筆法”。後來出現了三種發揮、解釋和補充的書,即《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此三書同時列入“十三經”。其中《公羊傳》和《穀梁傳》主要就《春秋》的文字推闡其“微言大義”;《左傳》則屬於史書,詳於記事,補充了《春秋》所不載或不詳載的史實。
玄學
魏晉時期興盛的哲學思想。玄學主要圍繞《老子》、《莊子》和《周易》三書展開討論,探討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等抽象的哲學問題。魏晉重要的玄學家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其中,王弼是最有才情、最能代表玄學風範的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