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風/情/集/一/身
那飛簷翹角的木質吊腳樓,街道上的茶樓店鋪,古廟內的繚繞青煙……在黃龍溪你能找到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黃龍溪由正街、橫街、新街、上河街、下河街、背街、巷子街等七條老街組成,這些老街總長1000多米,有著“川西一絕”之譽。古鎮的老街中,最為繁華的是順河岸的千米街道,中間為碼頭,左右兩端各有一座寺廟,鎮江寺在上遊,古龍寺在下遊。多少年了,兩座寺院在日暮晚鍾中遙遙相望。
老街兩旁的建築也是木建築或磚木結構,而且形式多樣、不拘一格,有抬梁式、穿鬥式、硬山式、懸山式等,這些木柱青瓦的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杆窗欞,多為明代所建。吊腳樓保存得非常完好,那幾座古老的寺廟將它與其他民居巧妙地相連。
夏夜裏漫步於老街,很容易被迎麵而來的黃果蘭香氣包圍著。不遠處,那被煙雲籠罩的、遠遠近近的樹和房屋,伴著古廟裏繚繞的青煙,總是讓人產生遊走於被曆史遺忘的歲月裏的錯覺。古鎮上,茶館隨處可見,路兩旁、河堤上、竹林裏,花枝招展的太陽傘下,“一”字展開的竹台、竹椅及竹凳,成為古鎮上不可或缺的誘人風景。
“燒火龍”是古鎮黃龍溪最馳名、最傳統的文化體育活動,有著深厚的曆史淵源。據說此活動源於東漢,盛於南宋,之後代代相傳。四川雙流縣誌上記載:先民們為了祈福平安,根據“火龍”和“應龍”的神話及“龍生九子”的故事,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火龍燈舞”——燒火龍。每年正月初二晚上至正月十五元宵節,黃龍溪都會舉行耍火龍、水龍等娛樂活動。活動的節目豐富多彩,有燒火龍、彩龍表演、南獅表演、漂河燈、燃放孔明燈、燃放煙花爆竹、舉辦焰火晚會、舉辦迎春同樂晚會、放露天電影、聽川劇坐唱等精彩迭出的節目。在五彩煙花綻放中,人們扶老攜幼,傾城而出,湧向街頭。於是,小鎮就成了歡樂的海洋,到處都是明亮的燈火和歡樂的人群,濃鬱而吉祥的節日氣氛在小鎮經久不散。直到很晚,燈流散去後,夜空裏仍有絢爛怒放的煙花不肯消散。
清早,熱鬧的古鎮碼頭成了最吸引人的地方。放眼望去,遠處遊船及快艇在河麵上遊弋,河對岸依稀可見的是疾馳而過的車輛,聽到的是河麵上快艇疾馳時發動機發出的轟鳴聲。河兩岸滿眼都是青翠欲滴的叫不出名字的樹和蔬菜,還有竹子,景色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