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讓寶寶在長2米、寬25厘米、高15厘米的平衡木上兩手平舉走過。
怎樣做全身運動體操
爸爸媽媽把繩子拉到與寶寶腰部齊平的高度,在繩子前麵擺上玩具,讓寶寶哈腰過繩,用雙手拿起玩具,再高舉過頭。然後再把玩具放回原處,以鍛煉寶寶背、腹部的肌肉。
讓寶寶坐在椅子上麵,兩手拿著旗子,媽媽喊“舉旗子”、“把旗子藏在身後”、“再把旗子舉起來,在頭上麵搖動”等口令,讓寶寶按照口令做相應動作,以鍛煉背腹肌和屈伸臀部。
把椅子排成一排,媽媽、爸爸和寶寶坐在上麵,做傳球遊戲。
讓寶寶拿著圓環,做“下蹲”和“起立”的屈伸運動。
讓寶寶用拳頭打吊在網兜中晃動的球。
怎樣教寶寶學跑步
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在遊戲中學跑步,比如爸爸媽媽示範讓寶寶用肥皂水吹泡泡。當泡泡飛出來後,讓寶寶跑著追。在寶寶跑的時候,爸爸媽媽還可以和寶寶強調“跑”這個詞,以及“飛”、“追”,讓寶寶了解這些詞的真正意義。爸爸媽媽也可以讓寶寶拖拉玩具,寶寶會在拖拉玩具的鼓舞下,從快走逐漸慢慢學跑。或者爸爸媽媽拉著寶寶的一隻手帶著寶寶跑步,也可以和寶寶一同跑,然後站在寶寶麵前,讓他跑過來。
精細動作能力提高練習
穿繩玩具對寶寶有什麼好處
穿繩玩具可以鍛煉寶寶手部小肌肉動作和手指的靈活性、準確性,這個過程還會激發寶寶對這種因果關係的注意和思考。
穿繩玩具包括木珠和塑料珠、塑料管、木線軸和花片等。爸爸媽媽可先給寶寶做示範,然後再教寶寶把散落的珠子穿到繩子上。穿到繩子上後,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牽著繩子兩端來回掄兩下。
怎樣教寶寶搭積木
讓寶寶搭積木,可以從搭兩塊開始,然後逐漸增加。在開始時,一般寶寶可搭3~4塊,到1歲半時,寶寶就可用積木搭成簡單形狀,如火車、橋等。
搭積木可以鍛煉寶寶手部肌肉動作和手指的靈活性、準確性,培養寶寶的注意力和觀察力。
怎樣做把小球放進杯中的遊戲
爸爸媽媽給寶寶做示範,用拇指和食指拿住小球,把小球拿到杯子上方,然後說“鬆開”,把小球投進杯子裏。讓寶寶也用拇指和食指拿住球,放進杯子裏,做到後稱讚寶寶。讓寶寶繼續再放4~5個。這樣可鍛煉寶寶手、眼、腦的協調能力。
語言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教寶寶認名字
寶寶現在已經認得家裏的每一個人了,現在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寶寶這些家人的名字,讓寶寶記住並學說。教的時候要先教會寶寶說一個人的名字再教另一個,然後再讓寶寶區分這些名字,比如爸爸媽媽說“把這個餅幹給×××”,看寶寶能否做對,做對了鼓勵寶寶。
怎樣教寶寶表達想法
現在,寶寶已經會用個別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喝”表示“喝水”,“不”表示“不要”。在這個基礎上,爸爸媽媽可以教寶寶用兩個字以上的詞來表達想法,如爸爸問寶寶:“媽媽去哪了?”教寶寶說:“上街”、“上街買買”等。
怎樣教寶寶兒歌押韻的最後一個字
爸爸媽媽給寶寶念三字童謠或兒歌,寶寶在旁邊隨著童謠或兒歌做點頭、拍手、擺動身體等動作,爸爸媽媽念時故意空出最後一個字,讓寶寶說出來。比如爸爸媽媽說“小白兔,白又——”讓寶寶說出“白”。
如何引導寶寶多說話,多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