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爸爸媽媽可引導寶寶多說話,多發聲,可以說一些聲音的詞,比如拍手時的“啪啪”聲,打雷時候的“隆隆”聲等。這樣可豐富寶寶聽聲模仿能力,提高聽與動作的協調統合能力。
認知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教寶寶看照片認親人
平時,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看照片,讓寶寶認識不常在家中出現的親人,比如在遠方工作的小姨或者當兵的叔叔,當寶寶日後見到親人,會更易於辨認。如果沒有這樣的情況,可以讓寶寶通過電視認識一些角色,如孫悟空、唐僧等。
怎樣教寶寶認物品或動物
爸爸媽媽可以通過圖冊讓寶寶認識物品,並說出各種物品的名稱,告訴寶寶物品的簡單用途以及之間的聯係。同時,還可以讓寶寶認識自己的杯子、帽子、衣服、毛巾等生活用品,接下來可以進一步認識媽媽的高跟鞋、爸爸的錢包等。還可以拿動物圖片讓寶寶一個一個地認識,同時把動物的特征告訴寶寶,方便記憶。
怎樣和寶寶比賽畫長線
和寶寶在戶外土地上玩,找兩個長棍,爸爸媽媽拿一個,寶寶拿一個。爸爸媽媽在地上畫長線做示範,讓寶寶也畫,可以比賽看誰畫得長。
情緒和社交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教寶寶和爸爸媽媽做遊戲
爸爸讓寶寶騎到肩上,拉好寶寶的雙手後,對寶寶說:“小乘客坐好了,飛機要起飛了。”然後帶著寶寶走幾步再轉幾圈,對寶寶說:“飛機已經到達,請乘客下來。”讓寶寶下來。也可以讓寶寶做商店售貨員,把一些玩具等物品“賣”給媽媽。這樣可訓練寶寶與爸爸媽媽的合作能力。
和夥伴一起玩對寶寶有什麼好處
現在的寶寶一般都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在這一時期要鼓勵寶寶多和同齡小夥伴一起玩耍。爸爸媽媽可以拿著積木等玩具,帶寶寶到鄰居小夥伴家,讓寶寶和小夥伴一起搭積木、蓋房子。或者在小區裏,讓寶寶和其他小夥伴一起玩玩具、拍手、做遊戲等。這樣可訓練寶寶與同伴的交往能力,同時也能使寶寶有快樂的情緒。
怎樣教寶寶學會分享
平時,爸爸媽媽要多給寶寶灌輸“分享”的意識。比如,當給寶寶講故事講到小動物分享果實的時候,告訴寶寶,小動物這樣做是值得稱讚的,讓寶寶知道食物、玩具應該大家一起分享。在寶寶情緒好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兩塊餅幹,告訴寶寶給小夥伴一個,自己一個。或者當外婆給了寶寶兩塊水果的時候,要告訴寶寶,讓外婆也吃一塊。
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培養寶寶愛勞動的好習慣
由於寶寶在這一階段非常愛動,對什麼都好奇,喜歡模仿。基於寶寶這一心理特征,就可以因勢利導,在寶寶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寶寶參與一些簡單易行的事情,充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以發揮寶寶的積極性,從小培養寶寶愛勞動的好習慣。比如,可以讓寶寶幫媽媽拿肥皂,把自己髒了的衣物拿來讓媽媽清洗;在疊衣服時,讓寶寶幫忙疊一疊小手帕、襪子等,或者給爸爸遞報紙、拿拖鞋等。
怎樣教寶寶用勺吃飯、用杯喝水
現在,寶寶自己用勺子吃飯時已經可以吃半頓了,剩餘的要靠爸爸媽媽來喂。有的爸爸媽媽覺得讓寶寶自己吃飯會把飯弄得到處都是,時間拖得長,因而堅持喂寶寶。其實爸爸媽媽應相信寶寶,讓寶寶自己用勺子吃飯,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寶寶手部靈活能力,對寶寶的自理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這時寶寶基本可以自己用杯子喝水了,很少灑漏,爸爸媽媽可以繼續鼓勵寶寶自己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