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2歲1個月~2歲3個月寶寶的早教(1)(1 / 2)

寶寶現在有了自理能力,而早教仍需繼續堅持,爸爸媽媽要知道,科學正確、持之以恒的早教會給寶寶的成長增添更多助力。

寶寶的發育變化

寶寶的成長速度如何

接下來這一年裏,寶寶的整體發育將稍稍放慢速度。寶寶發育最顯著的變化是身體的比例。寶寶的四肢變長,肌肉由於經常使用而變得強壯,體態變得挺拔了,腹部也變平了。

寶寶的腳掌心有何變化

嬰兒時期的寶寶腳掌肉乎乎的,根本看不出有內凹,被稱之為生理性平足底,這是寶寶皮下脂肪太多的緣故。寶寶3歲以後,那些連接小骨的韌帶和肌肉等發達起來了,腳掌心就明顯地內凹起來,這樣一來,長時間走路,腳就不會感到累和疼了,一般腳掌心內凹明顯的人,走路就輕快,彈跳力和爆發力就好。

寶寶走的能力有何進步

2歲以前,寶寶走路時步態還不穩,更不要說快了,寶寶爬樓梯時,都是雙腳站穩後再繼續前進。而現在的寶寶,爬樓梯時,可以單腳交互,一步一階。還可以在坡路上走,也不怕在沙子上行走。走路的速度也快了,在走路的時候,寶寶甚至還能抱著一個玩具。

寶寶跑的能力有何發展

寶寶跑的能力較2歲之前有了新的發展。寶寶2歲之前的“跑”沒有騰空的過程,兩腳總有一隻在地上,嚴格講隻能說是“快步走”,而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跑”。而2歲以後,寶寶的跑有騰空的過程,盡管短暫,但已開始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跑”。但由於此時寶寶身體形態還是頭大、軀幹長、四肢短,另外,寶寶雙腿的力量還比較弱,平衡能力掌握得還不是很好,所以跑起來仍顯得頭重腳輕,搖搖晃晃,步幅小,步頻較快,而且容易摔倒。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兩腳之間的距離也較寬。但不管怎樣,寶寶的運動能力已經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寶寶的語言能力有何進步

寶寶在2~3歲時,語言能力提高很快,能看圖講1~2句話,並能講對圖中動物、人物的名稱,比如“小狗跑了”、“玩滑梯”等;能正確使用形容詞,比如,“黑黑的大笨熊”、“白白的小鴨子”、“快樂的小朋友”等;還能說出一件衣服的名稱或顏色,以及其他物品的名稱、用途、顏色、特點;能背誦幾首兒歌、唐詩、廣告詞及簡單的故事;猜簡單的謎語、學習自編謎語、玩“過家家”時說互相囑咐的句子等。

現在,寶寶對句子的組織能力很強,能用語言表述自己心裏的一些願望,而且喜歡使用新學的詞語,有時還會故意說一些不雅的話,讓爸爸媽媽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寶寶是如何顯露出自己的個性的

個性即一個人比較穩定的、經常表露的心理特征。寶寶出生後就有神經類型的差異,這些差異在後天的生活和教育影響下不斷地改變著。也就是說,在個性的發展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遺傳的作用越來越小,而環境的影響卻越來越大。由於寶寶所處的環境各不相同,因此,2~3歲的寶寶在個性顯露上就出現了個體差異。

如有的寶寶活潑好動,有的寶寶沉靜內向;有的寶寶伶俐乖巧,有的寶寶呆板木訥;有的寶寶有了某些良好的行為傾向,而有的寶寶卻有了某些不良的行為傾向。盡管這些個性特點或傾向是容易改變的、極不穩定的,但是,這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萌芽表現。也正是在這個萌芽的基礎上,寶寶的個性發展起來,包括自我意識、道德品質和性格等。

由於2~3歲這一階段,是寶寶自我意識、道德品質和性格特征等開始形成的時期,爸爸媽媽應給予充分重視。早期個性形成是今後個性發展的基礎,因此,爸爸媽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寶寶樹立良好的形象,幫助寶寶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使寶寶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

寶寶的認知能力有何進步

2~3歲寶寶的認知能力進一步增強,知道爸爸媽媽和家庭中的一些人是從事什麼工作的,比如,知道媽媽是醫生,爸爸是經理,小姨是老師等;寶寶還能將毛巾、牙刷、香皂、皮球、玩具貓等,按用途進行分類,知道前3種是洗漱用的,後2種是玩具;如果讓寶寶拚圖,他能拚上4~8塊的拚圖,並能從圖中找出缺漏的部分;認識4~6種幾何圖形;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寶寶還能從地圖上找出自己居住的城市,或者能從本市地圖中找出家庭所在位置;知道8~10個反義詞,並懂得其中的意思,比如,“出來、進去”、“冷、熱”、“幹、濕”、“大、小”等;認識冬天和夏天,兩種季節所穿的衣服及特有的凍柿子、冰激淩等食物;如果媽媽給寶寶一塊麵包,寶寶還會將麵包一分為二,掰半塊給小朋友吃;對包袱、剪刀、錘的遊戲非常感興趣,懂得輸贏;如果在寶寶麵前放一堆玩具,寶寶會數出5個以內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