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2歲7個月~2歲9個月寶寶的早教(1)(2 / 2)

正確的走路姿勢是上身自然挺直、抬頭挺胸、目視前方、雙手自然下垂、手指並攏並自然彎曲、兩臂以肩關節為軸心前後自然擺動、上下肢協調、兩腿腳尖向前交替前進。

2~3歲的寶寶雖然已經會走路,但走路時仍常常出現頭重腳輕、動作不協調、速度不均勻的問題。這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腳部力量仍較差,為了保持身體平衡,常以身體重心前移來帶動位置的移動,寶寶往往以類似跑的動作代替走。因此,在這個階段,寶寶非常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和指導,並提供練習的機會。爸爸媽媽可以采用音樂伴奏、拍手等,有節奏地讓寶寶做快走、慢走的練習;如果爸爸媽媽的走姿正確而且好看,就可以讓寶寶和爸爸媽媽一塊走,這樣既可提高寶寶練習走路的興趣,也不會使寶寶感到疲勞和乏味,同時也訓練了寶寶走路的協調性和穩定性。

精細動作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提高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

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按形狀撕紙,選擇帶有針孔紮出一定形狀的紙,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讓寶寶沿針孔撕紙。

還可以讓寶寶玩拚圖,讓寶寶拚分割成4~6塊的圖。這樣可鍛煉寶寶手的敏捷力,以及從局部推及整體的思維能力。

語言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爸爸媽媽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練習表達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要和寶寶多說話,常問寶寶一些問題,鼓勵寶寶多表達。比如問寶寶“媽媽叫什麼名字”、“媽媽去哪了”、“媽媽是做什麼職業的”等,鼓勵寶寶表達出來。

聽詞模仿動作

爸爸媽媽說出一些詞,讓寶寶模仿詞的動作,比如“開汽車”、“唱歌”、“大聲笑”等,也可以爸爸媽媽做動作,讓寶寶說詞語。

說反義詞

讓寶寶說出反義詞,爸爸媽媽先做示範。如爸爸媽媽說“多”,讓寶寶說“少”;爸爸媽媽說“高”,讓寶寶說“低”;爸爸媽媽說“大”,讓寶寶說“小”。在說的過程中,如果寶寶說不上來,爸爸媽媽就說出答案,解釋給寶寶聽。

粘卡片遊戲

可以把寶寶所學的詞語製成卡片,再在牆上貼兩行膠布,在爸爸媽媽念卡片上的詞語時,讓寶寶把相應的詞語卡片粘在膠布上。

拚字遊戲

在事先做好的卡片中間貼上一個完整的圖案,這個圖案應該是能夠用兩個字組成的詞語說明的,然後把與圖案相對應的兩個字的詞語寫在圖案上,比如圖案貼的是一個蘋果,就在蘋果圖案上寫上“蘋果”兩個字。整個卡片做好後,從兩個字中間剪開,並把這樣的幾個剪開的卡片混在一起,讓寶寶把能拚成一幅圖案的兩半部分找出來,重新拚貼在一塊,使寶寶通過拚湊圖案,學會和記住相關詞語。

找顏色遊戲

準備一個布板,分別寫上各種顏色的詞語,然後把各種顏色的布條交給寶寶。媽媽說出一種顏色後,讓寶寶把這個顏色的布條貼在相應的詞語上。比如,媽媽說:“這是紅色”,寶寶如果能把紅色的布條貼到寫有“紅色”的詞語上,就應及時給予寶寶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