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神經精神係統病症
中風偏癱
【概述】急性腦血管病,又稱腦血管意外或中風,係腦部或支配腦的頸部動脈病變引起的腦局灶性血液循環障礙,從而導致急性或亞急性腦損害症狀。偏癱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主要症狀之一,是病灶對側肢體癱瘓,癱瘓側同時有下麵部肌肉及舌半側肌肉的癱瘓。肢體癱瘓的表現,視病變部位不同而異。但均屬於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範疇,具有肌張力增高、腱反射增強、病理反射存在、肌肉萎縮不明顯等錐體束受損的特點。偏癱可見於高血壓性腦出血(如基底節區出血較常見到偏癱)、腦栓塞的病程中,更常見於動脈硬化性腦梗死。頭穴針刺等治療方法對中風偏癱有顯著療效,可提高患肢肌力,改善肌張力,不同程度地恢複肢體的運動功能和感覺功能。
【取穴】頂顳前斜線(患肢對側)為主。配頂旁1線、頂旁2線(均取患肢對側)。高血壓加頂中線,腰脊無力加枕上正中線,共濟失調加枕下旁線(雙側)。
【操作】常規消毒後,用30號1.5寸毫針,在頂顳前斜線從上而下連針3~4針,即三段接力刺法。其中,第針應從前神聰(或前頂穴)透過。每根針的進針點之間的距離為1寸左右。當刺人帽狀腱膜下層、深1寸左右,術者指下有吸針感時,則可行抽氣法。體質虛弱用進氣法。上述的3~4針可分別行針。如此反複行針直至肢體活動有所恢複,或患肢自覺有力時為得氣。行針時,需配合主動或被動的意念導引動作,如跺足、抬腿、握拳、舉臂和上下肢屈伸等。在這個基礎上,留針和行針時,可囑患者站立(坐位時)和起坐(臥位時)。
如已能站立,則囑其起步行走,可根據情況作適當扶助和保護。如患者原用拐杖助行,一定要求他不再用拐杖或其他助行器具,其他各條治療線,在行針和留針期間,也需配合導引和活動等。一般可留針2~24小時。在第1次完成各線行針後,隔半小時再按上法行針1次。在留針期間,仍囑患者隔一段時間作1次導引等輔助動作,但以自己不感到勞累為原則。必須強調的是,長時間留針要在醫生和護士嚴密觀察下進行。
【療程】急性期每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慢性期(恢複,期和後遺症期)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時,間,急性期為3~5天,慢性期為2~3周。
【取穴2】對側運動區、雙側足運感區為主。感覺異常加對側感覺區,平衡障礙加雙側平衡區,患肢水腫加血管舒縮區。
【操作】用1.5~2寸毫針快速進針至皮下,並迅速推進至帽狀腱膜下層,快速撚轉每分鍾200次左右,各針連續撚轉3分鍾,隔5~10分鍾再撚,重複3次後即可出針。行針時,要求患者進行肢體活動等。治療期間,可配合各種功能鍛煉。
【療程】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為3~5天。
【專家提示】
一般來說,腦血栓形成所致的偏癱用頭針治療比腦栓塞和腦出血所致者療效好。
偏癱病程短者療效顯著。
在頭針治療的同時,可以配合體針、按摩、導引、氣功等治療方法,從而提高療效。
中風失語
【概述】失語症係由單側局限性大腦器質性疾病所產生。失語症多見於急性腦血管病的過程中,是其主要臨床表現和後遺症之一,包括有感覺性失語、運動性失語、命名性失語、失讀症和失寫症等類型。
運動性失語,又稱表達性失語。臨床特點為說話少,講話慢,不流利,詞彙少,用錯詞彙,說錯字音。屬口語障礙範疇。命名性失語,也屬於口語障礙的範疇,是運動性失語的進一步病情發展。表現為:能講述該物的用途,但不能稱呼該物的名稱。感覺性失語,為聽語的理解障礙。特點是自發性說話多,言語快而流利,語言雜亂難以聽懂,答非所問,閱讀與書寫障礙,患者無自知力。失讀症,即閱讀障礙。是指看到文字符號的形象讀不出音、不理解其義。失寫症,屬書寫障礙,是不能用文字書寫表達意思的一種言語障礙。
【取穴】頭皮針治療各種中風失語症,一般均根據大腦皮質功能定位的相應投影區來取穴。運動性失語取言語1區(即運動區下2/5),感覺性失語取言語3區,命名性失語取言語2區。言語恢複遲緩,加用語言加強區,該區位於運動區下2/5段兩側旁開0.5~1厘米處。除上述處方的頭針刺激區以外,還常可配合運動區、感覺區等。對習慣用右手動作者,其言語中樞主要在左側大腦半球。在頭針治療時,加強左側頭穴的刺激量尤其重要。
【操作】快速進針,迅速將針體推進至帽狀腱膜下層,進行快速撚轉,頻率為200次/分,持續1~3分鍾後,留針30分鍾。留針期間,行針2次。
【療程】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1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為3~5天。
【專家提示】
中風失語症,尤其是作為後遺症的失語,一般恢複較為緩慢。
在治療中和治療後,還要加強語言訓練。
癲癇
【概述】癲癇是一種突然發作的暫時性大腦功能紊亂的疾病,常反複發作。原發性癲癇可能與遺傳有關,繼發性者則因先天性腦缺陷、腦炎、顱腦外傷等所致。以下主要介紹原發性癲癇的頭皮針治療,繼發性癲癇亦可參用之。頭皮針可以緩解癲癇發作症狀,縮短發作時間,減輕發作程度,延長發作間期,同時有改善患者異常腦電圖變化的作用。
【取穴】根據疾病分型,大發作型取運動區、舞蹈震顫區,小發作型取胸腔區、製癲區(在胸腔區向上針4厘米),精神運動性發作取暈聽區,均為雙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