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規劃(下)(2 / 2)

“職業最好清貴一點,不能從商,尤其是服務業,不能是完全的軍人兵家子。”

“你信奉佛家,還不能有宗教上的衝突。”

“教養必須要好,不能是暴發戶。”

“……”

蕭宛華專注地聽著,隨著他的話,唇角的弧度不自禁越來越大,終於忍不住揶揄地插口道:“你確定這些是你的建議,而不是青蕙姑姑的意思?”

王錚理直氣壯道:“如果汪阿姨跟我的意見一致,那隻能說明英雄所見略同。”

“好吧,那麼請問王錚大哥,你在這個世界上見過完全符合以上所有的人嗎?”說到“這個世界”時,她加重了語氣。

老實說,那些條件哪怕隻是放在一百年前,都絕對算不上苛刻,甚至隻能算是最基礎的要求,更不必說是門戶森嚴的唐五代了。但把這些條件放在如今,簡直就是在無理取鬧。

這個年代的青年男女,有幾個能寫一首漂亮的毛筆字,將用毛筆寫字當做本能?不是專業的,又有幾人去學古琴、音律,要聽懂蕭宛華彈的曲子,可不是隻上過音樂掃盲班就算數的?誰能在這樣的和平時候有一身不遜於蕭宛華的武藝,還不能是軍人士兵這樣的身份?在這個子女從小和父母師長做朋友的年代,又如何能用古代堪稱“變態“的道德標準來限製他人呢?

蕭宛華是出身正氣凜然的世家不假,但這並不代表她是一個泥古不化的“老古董”。事實上,越是真正繁榮的家族,其家風就越是開明,反而隻有那些行將沒落的世家,才會整日死盯著“士庶之別”之類形式上的東西。蕭宛華並不是個人主義者,作為“外來者”,她從來都是不斷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而不會想當然地將自己的標準加在別人的頭上。

對未來伴侶的要求也是如此。她理性地明白自己找的是現代的良人,而不是在現代找一位古代的君子。當然了,這個時候,她是完全忽視了蕭行、蕭止和李墨三人的。

見王錚當真開始仔細思索,蕭宛華無奈地撫著眉心韻秀的緋色蘭花文身,道:“退一步說,就算真有那麼一個符合全部條件的,跟我的要求又有什麼直接關係嗎?”婚姻又不是做填空題,全部對上了就能算數的。

王錚已經想明白了,恍然道:“好吧,是我想岔了,不拘那些條件,日後若遇到差不多能配的上你的男孩子,我都幫你留意著。”

“那就麻煩大哥了。”

蕭宛華道謝,算是把這件事揭過不提。

之後,二人又談了些瑣碎的家常,比如,王錚方才提到蕭宛華日常所用的化妝品,在兩人熟悉之後,蕭宛華索性直接拿了家傳的養顏聖方交給風華閣美容會所專門調配的。成品的效果如何不言而喻,王錚作為自然不會錯過這種商機,蕭宛華彼時正計劃投資一家綢莊,以供應自家日常布匹衣料,因此沒有反對,除了壓箱底的幾個方子外,其餘的直接賣給了風華閣,王錚則定期將抽成直接彙到綢緞公司那邊。

再比如,導致蕭宛華設置路障的省委換屆大事,兩人差不多確定了消息,新任□□將不會在本地提拔,要麼外省選調,要麼由中央委任,目前看來,第二種可能比較大。

再比如,淺談一下王錚未婚妻的情況,順便涉及目前國內,尤其是京城的幾方主要勢力。蕭宛華本來就受過非常專業而瑣碎的譜牒學教育,即使是足不出戶,蕭宛華對國內形勢也了解了八九不離十,再有著趙老先生的關係在,一些相對重要的機密她也能了解到。基本上,所有地方副廳級以上、京城副處級以上幹部,軍、商、文化等各界要人的履曆以及家庭關係,蕭宛華都能倒背如流。如今各種信息公開,這些東西收集起來並不麻煩,對比古代枝繁葉茂的世家譜牒來說,過目不忘的蕭宛華記熟這些可謂單純的東西毫不費事。

轉眼到了中午,汪青蕙來叫午飯,二人方起身到正院用餐。

方形的餐桌,主位空著,趙老夫人坐在次席——她平日的位置上,見兩人過來,先是和藹地招呼王錚,問了他的婚事,才一指對麵:“坐吧!”王錚是客,又比蕭宛華年長,也不虛讓,徑直坐下。

趙老夫人見蕭宛華一身打扮亭亭玉立,清爽幹淨,滿意地點頭,待看見她眼下的青痕,又蹙了眉頭,不提她熬夜的事,隻道:“一會兒去歇個中覺!”蕭宛華應是,坐到趙老夫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