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青雲寺(1 / 3)

青雲寺位於西雲省中部的青雲山頂,坐西北朝東南,呈中軸線對稱格局。寺中房舍240楹,占地約2萬平方米,僧眾80餘人。跟少林寺、大相國寺這樣的千年古刹無法相比,青雲寺始建於1919年,初期隻是一間破敗的和尚廟。建國後經國家允許,由當地百姓鄉紳數次捐款擴建,才有了今天的規模。香火雖不算鼎盛,但在當地,也算是一處很有名氣的景點了。

青雲山下經濟繁華,多年來自發形成了一個經營各種花鳥、美食、古玩、服裝等諸多精奇玩意的大型商業街。離青雲山最近的山麓,還開了許多專門售賣佛珠、佛像、香燭、經書及各色法器的佛具用品店,實際價格比寺裏的便宜不少。佛具店裏家家用擴音器放著經典的佛教音樂,聽不出梵唄禪音的超凡入聖,反倒平添了不少紅塵的喧囂氣息。

青雲山上開發得並不徹底,現今並沒有直達山頂的公路,隻在山下為香客和遊人開辟了一個不算小的停車場。

上午九點半,一行三輛黑色汽車速度平穩地穿過鬧市,徑直停在了停車場上。主副駕駛的車門同一時間最先打開,寺裏專管接待的知客攜著幾個小沙彌殷勤地上前招呼。

排在最前的是一輛奔馳E350,配置豐富,舒適安全,最適合老年人乘坐的那款。知客因而便直接候在這輛車前,果然看到氣質雋雅、滿頭白發的趙老夫婦從車後座下來。開車的依舊是趙老的專用司機——沉默堅毅的退伍兵魏長坤,副駕駛是一個麵相敦厚,形容懇切,五十出頭年紀,看起來毫不起眼的中年男子。

知客卻知道這人來頭不小。中央高級幹部保健基地的醫學專家孫世凱,大國士秦老的入室弟子,主攻中醫,曾為多名國家領袖和國外元首做過保健工作。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被降職到了這偏僻的西雲省,但憑他足夠年輕的歲數和身後的背景,前途依舊是不可限量。現今雖然在省衛生廳掛職,但實際上,平日能勞動他出手瞧病的,除了□□王連生等數位軍政大領導,也就隻有趙家這兩個老人了。即便如此,蕭宛華作為晚輩邀請他來,也是用的一起出遊的名義。雖然本質上都是為老人的安全保駕護航,在態度上卻是大大的不一樣了。

第二輛車是平日常開的黑色紅旗H7,司機就是那個皮膚黑黝、身板挺直的小保安陳喜,他身手不錯,在家裏僅次於魏長坤。副駕駛的位置坐著汪青蕙,蕭宛華在右後方,旁邊是新上任的私人助理葉子。

排在最後的是一輛與小巴差不多的本田奧德賽,裏麵即使坐了八個保鏢還有充裕的地方。他們與陳喜一樣都是軍人出身,被魏長坤用各種方式邀請來,平日負責同春園的安全工作。

今日天氣晴好,萬裏無雲,一行十六人俱是一身休閑的淺色登山運動裝,樸素的打扮,平常的車型,人數雖多,在這遊人如織的山寺下,卻半點不引人注目。隻是在看到知客親自出麵時才有人多瞥上兩眼。蓋因寺院之中,住持之下設四大班首、八大執事,知客地位雖然不顯,也是八大執事之一,隻招待最具名望身份的客人,普通香客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趙老先生是本地人,對這裏已經來過多次,十分熟稔,兼之本人並不信佛,所以雖然來了這一回,卻並不打算入寺。一行人就此分作兩支,一邊以趙老先生為首,孫世凱、魏長坤、汪青蕙跟從,在附近山上和街市隨意遊逛;另一邊以趙老夫人為中心,蕭宛華、葉子、陳喜隨在身邊,進青雲寺燒香。兩邊各配上4名保鏢,約定中午在山下訂好的素膳坊集合。

那知客僧人不過四十歲出頭年紀,身著橙黃色的七衣,約莫是做慣了迎來送往的工作,很有些世故圓滑的感覺,在蕭宛華看來,這一點大抵古今皆同。知客見趙老先生竟不入寺,心中不免覺得失望,態度上卻依舊熱情地引路講解、通報方丈等。趙老夫人自覺腳程太慢,索性打發他先走了。